2014年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知识要点集成目录•第一章工程地质•第二章工程构造•第三章工程材料•第四章工程施工技术•第五章工程计量•5、《土建计量》近年考试题分章节分布考试培训教材章节2012年2013年单多分第一章工程地质3+06312第二章工程结构13+511317第三章工程材料12+28416第四章工程施工技术10+517527第五章工程计量14+518528合计6020100第一章知识要点集成颜色颜色是矿物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按成色原因,分为:自色、他色自色是矿物本身固有的成分、结构所决定的颜色,具有鉴定意义。他色是由于混入物引起的颜色;如无色透明的水晶里,含铁质时呈玫瑰色。光泽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类比方法常分为四个等级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及玻璃光泽。矿物遭受风化后,光泽强度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玻璃光泽变为油脂光泽等。硬度鉴定矿物常用一些矿物互相刻划来测定其相对硬度,分为10个标准等级岩石类型(按成因分)特征岩浆岩(火成岩)喷出岩比侵入岩强度低、透水性强、抗风化能力差如:流纹岩、粗面岩、安山岩、玄武岩侵入岩深成岩形成深度>5km。是理想的建筑基础。如: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浅成岩形成深度5km工程性质差。如:岗斑岩、闪长玢岩、辉绿岩、脉岩沉积岩(水成岩)结构组成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分类碎屑岩如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如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如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变质岩形成原岩浆岩、沉积岩经地壳或岩浆活动形成的新岩石结构组成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构造组成①板状构造;②千枚状构造;③片状构造;④片麻状构造;⑤块状构造(如大理岩、石英岩等)土的组成颗粒(固相)、水溶液(液相)和气(气相)土的结构单粒结构(散粒结构)碎石(卵石)、砾石类土和砂土对工程性质影响:在于其紧密状态集合体结构(团聚结构或絮凝结构)黏性土特有对工程性质影响:含水量影响比较大整个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包括层理、夹层、透镜体、结核、组成颗粒大小悬殊及裂隙特征与发育程度等。土的分类根据有机含量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泥炭根据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类碎石土粒径2mm的颗粒含量全重50%的土,砂土粒径0.075mm的颗粒含量全重50%的土;黏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粉土粒径0.075mm的颗粒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结构面的特征一般从方位、间距、延续性、粗糙度、结构面侧壁强度、张开度、充填物、渗流、节理组数、块体大小等方面来描述。节理组数的多少决定了岩石的块体大小及岩体的结构类型发育程度等级基本特征对基础工程对工程建筑物裂隙规则性间距裂隙填充物被切割成不发育1~2组规则1m密闭巨块状无影响对岩体稳定性影响不大较发育2~3组较规则0.4m多为密闭少有大块状影响不大相当影响发育3组不规则0.4m大部分为张开裂隙部分小块状很大影响很发育3组杂乱0.2m张开裂隙为主一般均有碎石状严重影响表1-5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单斜构造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褶皱构造褶曲背斜、向斜褶皱断裂构造裂隙构造裂隙张开型、扭剪型非构造裂隙原生裂隙、风化裂隙、卸荷裂隙断层断层要素断层面、破碎带断层线断盘上盘、下盘断距总断距水平断距垂直断距类型平推断层正断层逆断层冲断层逆掩断层辗掩断层结构体形状根据其外形特征柱状、板状、楔形、菱形和锥形等六种基本形态岩体强烈变形破碎时片状、碎块状、鳞片状等结构体平缓产状的层状岩体方块体、三角形柱体等在陡立的岩层地区块体、锥形体和各种柱岩体结构类型整体块状结构这类岩体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性质,往往是较理想的各类工程建筑地基、边坡岩体及地下工程围岩。层状结构作为工程建筑地基: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满足要求。但当结构面结合力不强,其强度和变形特性各向异性作为边坡岩体时,当结构面倾向坡外时要比倾向坡里时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得多。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岩体结构体为硬质岩石,具有较高的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工程地质性能尚好。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结构岩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散体结构属于碎石土类岩体的力学特征变形特征设计人员所关心的主要是岩体的变形特性。岩体变形参数由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反映的。岩体弹塑性变形>岩石弹塑性变形流变特征岩石和岩体均具有流变性。有些工程建筑的失事,往往不是因为荷载过高,而是在应力较低情况下岩体产生了蠕变。强度特征岩体的强度≠岩块岩石的强度岩体的强度≠结构面的强度而是二者共同影响表现出来的强度。1、重量重量一般用比重和重度两个指标表示岩石的比重岩石的比重是岩石固体(不包括孔隙)部分单位体积的重量,在数值上等于岩石固体颗粒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C时重量的比。常见的岩石的比重一般介于2.4--3.3之间。岩石的比重决定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比重及其在岩石中的相对含量。岩石的重度也称容重岩石的重度是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在数值上等于岩石试件的总重量,(包括孔隙中的水重)与其总体积(包括孔隙体积)之比。岩石重度的大小决定了岩石中矿核的比重、岩石的孔隙性及其含水情况。岩石孔隙中完全没有水存在时的重度,称为干重度;孔隙全部被水充满时的重度,称为饱和重度。一般来讲,组成岩石的矿物比重大,或岩石的孔隙性小,则岩石的重度就大。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种岩石,重度大就说明岩石的结构致密、孔隙性小,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较高。2.孔隙性岩石的空隙性用空隙度表示,反映岩石中各种空隙的发育程度。空隙度(%)=岩石中各种空隙的总体积/岩石的总体积空隙性对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岩石空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同时也受外力因素的影响。未受风化和构造作用侵入岩和某些变质岩,其空隙度一般是很小的,而砾岩、砂岩等一些沉积类的岩石,则经常具有较大的空隙度。3、吸水性岩石的吸水性一般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岩石的吸水重量/同体积干燥岩石重量岩石的吸水率与岩石孔隙度的大小、孔隙张开程度有关。岩石的吸水率大,则水对岩石颗粒间结合物的浸润、软化作用就强,岩石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的影响也就越大。4.软化性用软化系数作为岩石软化性的指标软化系数=岩石饱和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风干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软化系数越小,表示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的影响越大未受风化作用的岩浆岩和某些变质岩,软化系数大都接近于1,是弱软化的岩石,其抗水、抗风化和抗冻性强。软化系数小于0.75的岩石,是软化性较强的岩石,工程性质比较差。5.抗冻性一般用岩石在抗冻试验前后抗压强度的降低率表示。岩石抵抗孔隙中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能力。抗压强度降低率小于25%的岩石,认为是抗冻的;大于25%的岩石,认为是非抗冻的。在高寒冰冻地区,抗冻性是评价岩石工程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物理性质孔隙比孔隙比<0.6低压缩性土,>1.0高压缩性土黏性土稠度界限缩限,塑限,液限含义塑性指数塑性指数越大,土的可塑性越强液限指数液限指数越大,土质越软力学性质压缩性无黏性土透水性大,在荷载作用下,压缩过程短黏性土透水性小,在荷载作用下,压缩过程长抗剪强度特殊土性质软土高含水量、高孔隙性、低渗透性、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较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性。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遇水后强度迅速降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红黏土强度高,压缩性低,无湿陷性,饱和水下仍坚硬膨胀土明显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且往复可逆填土素填土堆填10年黏性土、5年粉土,2年砂土,可为天然地基杂填土以生活垃圾和腐蚀性及易变性工业废料,不宜作为地基;以建筑垃圾或一般工业废料,处理后可作为地基。冲填土含水量大透水差,比自然沉积饱和土强度低、压缩性高。Vw0Vs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态Ws缩限Wp塑限WL液限塑性指数=液限-塑限塑性指数=WL-WP液性指数=WT-WP塑性指数(WL-WP)WT天然含水量震源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等震线受震破坏程度相同点的外包线震波纵波质点振动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周期短,振幅小,传播快横波质点振动与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周期长,振幅大,传播慢面波传播速度最慢地震震级中国科学院:微震、轻震、强震、烈震和大灾震。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不可调整建筑场地烈度考虑建筑场地条件的小区域地震烈度可调整设计烈度考虑建筑物的地位、作用,在基本烈度基础上调整的烈度。可调整震级与烈度的关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分类特征按埋藏分包气带水位于地表下,潜水位上,受大气降水影响上层滞水土壤水潜水位于地表下第一层隔水层以上的自由水,受气候,地质,地形影响承压水位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压力水,不受气候影响按孔隙分孔隙水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存在抗风化裂隙中,互相连通由大气降水补给成岩裂隙水成岩时产生的裂隙中存在的潜水构造裂隙水岩溶水存在于可溶岩的溶隙和溶洞中地下水地下水对土体和岩体的软化造成岩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下降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轻微流砂:增加坑底的泥泞程度;中等流砂:冒出的水夹带着细小土粒在慢慢地流动严重流砂,基坑底部称为流动状态,施工困难,影响邻近建筑物安全。地下水的浮托作用如果基础位于粉土、砂土、碎石土和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100%计算浮托力。如果基础位于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50%计算浮托力。如果基础位于黏性土地基上,浮托力难确定,结合经验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的作用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松散软弱土层风化破碎岩层裂隙发育岩层岩溶、土洞浅埋挖除换土深埋①打桩②水泥浆灌浆③地下连续墙裂隙和风化破碎水泥浆灌浆断层、泥化软弱夹层断层充填胶结差浅埋:挖除回填深埋:注浆加固泥化夹层浅埋:挖除回填深埋:不影响不便挖除回填可用锚杆、锚索、抗滑桩地下水发育地层采用洞、井、沟进行导水排水软弱破碎地下工程围岩支撑①柱体②钢管排架③钢筋④型钢拱架支护①土钉;②锚杆;③锚索;④喷射砼衬砌①砼;②钢筋砼;③钢板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内在因素起主要作用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应力等外在因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地震、风化作用、人工挖掘、爆破以及工程荷载1、地貌条件深沟峡谷地区,陡峭岸坡地形易发边坡变形和破坏。坡度越陡,坡高越大,对稳定越不利2、地层岩性地层岩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大,软硬相间,并有软化、泥化或易风化的夹层时,最易造成边坡失稳3、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地质构造因素包括褶皱、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及地应力。这些对岩质边坡的稳定也是主要因素。4、地下水(外在因素)①地下水会使岩石软化或溶蚀,导致上覆岩体塌陷,进而发生崩塌或滑坡。②地下水产生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促使岩体下滑或崩倒。③地下水增加了岩体重量,可使下滑力增大。④在寒冷地区,渗入裂隙中的水结冰,产生膨胀压力,促使岩体破坏倾倒。⑤地下水产生浮托力,使岩体有效重量减轻,稳定性下降。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1.防渗和排水在滑坡体外围布置截水沟槽大的滑坡体尚应在其上布置一些排水沟针对已渗入滑坡体的水地下排水廊道,或钻孔排水2.削坡3.支挡建筑4.锚固措施预应力锚索或锚杆适用于加固岩体边坡和不稳定岩块。锚固桩(或称抗滑桩)适用于浅层或中厚层的滑坡体。直于滑动方向布置,深度滑动面以下桩长占全桩长的1/4~1/3。5、其它可采用混凝土护面、灌浆及改善滑动带土石的力学性质等措施。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地形条件隧洞进出口不应选在排水困难的低洼处,也不应选在冲沟、傍河山嘴及谷口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岩性条件岩浆岩、厚层坚硬的沉积岩及变质岩,围岩的稳定性好,适于修建大型的地下工程。凝灰岩、粘土岩、页岩、胶结不好的砂砾岩、千枚岩及某些片岩,稳定性差,不宜建大型地下工程。松散及破碎的岩石稳定性极差,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地质构造条件①褶皱的影响在布置地下工程时,原则上应避开褶皱核部。若必须修建时,可以将地下工程放在褶皱的两侧。②断裂的影响一般而言,应避免地下工程轴线沿断层带布置。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大断层。③岩层产状的影响对于地下工程轴线与岩层走向垂直的情况,围岩的稳定性较好。当岩层较陡时,稳定性最好。在水平岩层中:使工程位于均质厚层的坚硬岩层中。在倾斜岩层中:地下工程选在均一完整坚硬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