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载体建设打造文化品牌——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探索之路校园文化是无形的,校园文化也是有形的,无形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理性的熏陶,而有形的校园文化则可以让师生在真切可感的具体形象中受到直观的教育。正因如此,汽车学院在抓好优良院风、教风、学风等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申报科技创新项目、打造特色社团等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拓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新载体,以可亲、可感、可以触摸的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一、探索与发展(一)加强“硬”载体建设,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硬件支持1、多角度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科技创新创建理想环境学院拥有创新实践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始建于2003年5月,其前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及汽车驾驶培训教学部。几年来,工程训练中心在院领导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经历了起步建设、充实发展、规范完善阶段,走过了不平凡的快速发展历程。中心现已发展成为以大工程意识为背景,集金工、电工电子、工程认知、工程训练和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训与创新相结合、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为保障学生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学院增设了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现已拥有各种学生专用试验台、试验设备、试验用品)和全天候开放网络机房。2、全方位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科技创新争取硬性支持学院先后通过“搭建校企共建交流平台,研讨校企发展大计”、“制定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突出‘双师’机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深入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高企业效益”、“积极争取企校共建资金,发挥应有效益”、“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继续完善并遵循‘123’原则,寻求校企联合新突破”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七项举措,相继建立了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时风集团、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处校外教学科研基地,成立了“聊城汽车零部件及整车性能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凯思博宏环保节能技术研究所(聊城)”、“聊城大学中通客车实验室”3个校内企校共建机构,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共建共赢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企业支持学校,学校服务企业,企校共赢共进”的良好局面。3、整体改善课程设置,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教学工作是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石,是各种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语言》等系列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使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二)加强“软”载体建设,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全面服务1、加强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构建团小组科技创新模式,营造学生科技创新良好氛围学院以“团小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作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示范项目,鼓励、引导团员青年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和品格,增强学生的课外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辐射作用,使更多的优秀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学院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凸轮驱动式四足机器人动力学仿真与物理样机研制、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竞赛用模型车制作、太阳能路灯草坪灯控制器研制等九项科研项目获得学校批准立项。2、创新管理模式,健全工作保障机制,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成立了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安排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指导、协调和组织科技创新竞赛的有关事宜,形成了学院大学生创新教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重视制度建设。学院关于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课题申报、基金支持、专利申请、创新团队管理和学生创新实验室管理等也形成了一系列制度,从而促进了学生科技活动向正常化、制度化方向的发展。组建科研团队。学院在专业培训的基础上,以历届竞赛中的亮点、成长点项目或技术为依托,组建了“开拓者”车队和科技创新小组。科研团队配备了专业老师,从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技术、科研项目评比等环节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完善激励机制。学院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学术氛围与舆论导向。学院还加大了科技创新资助和表彰,对在全国、全省大学生科技类竞赛中获奖学生给予奖励,并把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获奖情况和优秀成绩纳入综合测评,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人才评价体系。(三)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展“创新”社团。学院学生社团成立专门科技创新协会——车行天下科技社。车行天下科技社坚持“正确引领学生科技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发动机拆装大赛、电路板焊接大赛、“霹雳火”车模大赛等一系列学生科技活动,每次活动都吸引了来自不同学院的百余名同学的参与,在扩大社团影响力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科技社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取得了丰硕成果。搭建“创新”平台。学生社团在学院分团委的指导下,积极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参加国家、省、市重大学科竞赛提供培训平台;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的产生提供全程支持;为学生独立自主或协作互助的进行研究性学习创建开放性的实践创新平台。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技能培训。主要加强工程实践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构筑知识创新的工程实践平台;第二阶段,综合实践。以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为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项目,学生创造性完成培训项目为标志,实现知识转化;第三阶段,创新实践。以参加国家、省、市开放性竞赛和申报各项创新基金项目为目标,以培训学生自拟项目,创造性地完成竞赛或基金项目为标志,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飞跃。二、成效与影响(一)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1、学院学生设计制作的“开拓1号——自动避障智能小汽车”荣获2006年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2、学院学生设计制作的“汽车发动机余热发电器”荣获2007年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3、学院学生自行设计的“开拓二号”模型车荣获全国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优秀奖4、在2007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正保教育杯”第三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中,学院三名同学在AutoCAD机械设计组荣获三等奖,三名同学在AutoCAD机械设计组荣获优秀奖,一名同学在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组中荣获优秀奖5、2009年,学院再次参加瑞萨MCU超级模型车大赛。比赛中A组是由瑞萨公司提供的芯片和空件组装模型车,B组是在瑞萨公司提供的芯片基础上,在其他硬件方面进行自主创新。学院两支代表队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优秀奖6、2009年,学院在山东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三名同学的《凸轮驱动式柔性四足机器人机械系统虚拟设计》和《基于凸轮驱动式的四足机器人系统设计与仿真》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7、山东省首届大学生专利产品设计竞赛于2009年10月17-19日在中国石油大学隆重举行。学院学生李正茂设计的新型椭圆轮式发动机获得此次大赛实用新型类专利铜奖8、2010年,学生设计的小型大蒜收获机和保温箱双双获得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9、由国家教育部主办、株式会社瑞萨科技赞助并冠名的2010瑞萨全国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于11月13-16日在中国农业大学隆重举行。学院车行天下科技社自主研发设计的“开拓者”车队获得此次大赛的三等奖,指导老师楚晓华获得“大赛伯乐奖”(二)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影响深远学院学科竞赛成果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的同时,学生意识、竞赛内容、宣传效果均发生可喜的变化:第一、学生参与竞赛的自主意识明显加强,竞赛的参与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逐渐形成了“自主竞赛”的竞赛文化;第二、国家级学科竞赛成绩取得重大突破,学院车行天下科技社自主研发设计的“开拓者”车队在2010瑞萨全国超级MCU模型车大赛荣获三等奖,指导老师楚晓华获得“大赛伯乐奖”。此次竞赛极大地鼓舞了学院师生参加国家学科竞赛的信心;第三、宣传渠道更加畅通,《齐鲁晚报》、《聊城晚报》、山东新闻网、山东学校工作网等省市级新闻媒体对学院科技创新活动和获得奖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学院科技创新良性氛围。三、经验与体会随着竞赛项目的增多,学科竞赛的组织与培训,竞赛培养体系的构建,竞赛与实验室建设、与相关课程建设、与学风建设、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关系调节,竞赛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竞赛资源的整合等系列问题都亟待研究。同时,由于长期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重知识轻实践,忽视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尤其从大学生参与“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撰写科技作品(论文)”等三项科技创新活动中发现,大学生真正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早进入科研领域的比例普遍较低。同时,学院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平台,学生多以自发地创作为主,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科技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方式,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展望2011年,我们坚信在校内外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汽车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10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