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一(重点)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有明显、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2.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称为生存条件。3.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4.耐受限度: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这一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受限度。5.限制因子:在特定环境条件中,使某一生物的耐受达到极限,对其机能、活动以至地理分布起直接限制作用的环境因子。6.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即生物种对外界环境适应幅度的大小。7.生态型: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一物种,由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叫做生态型。8.潜热: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仪测定,所以叫非可感热或潜热。9.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出动物等热区,动物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10.适应: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反应。11.表型适应:动物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体型外貌特征的适应性变化。12.习惯:动物受到同一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产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习惯。13.风土驯化: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14.生理学节律:受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动物在行为、生理上出现相应的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理学节律。15.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到内部某种计时功能的控制,这种内部计时称为生物钟。16.生态锥体:指生态系统中顶部尖而底部宽的锥体状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17.营养级:生态学上将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为营养级。18.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过程。19.叶面系数:是反映光合作用面积的指标,即叶子总面积对植物占地面积的倍数。20.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无生命物质之间长时期处于动态平衡。21.生态阈限:生态系统对自然界或人类施加的干扰能够进行自动调节,但是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一限度,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降低或消失,出现生态平衡失调,这一限度称为失调阈限。22.结构缺损:指生态系统缺损一个或几个组成成分,使生态平衡破坏,系统崩溃。23.最大持续产量:在不损害资源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持续地利用某种资源所能获得的产量。24.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角度来研究由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结合的复合体系,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25.系统生态学:是指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的科学。26.最小因子定律:在动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中,如果有一种达不到需要量,尽管其他各养分都满足甚至超过了需要,这一不足的养分就成了最小因子,使动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木桶效应)二、单项选择题1、在生态系统中,蛙属于(D)A.生产者B.一级消费者C.二级消费者D.三级消费者2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从种内来看主要是(C)。A.疾病B.气温C.迁移D.水源3只呈金字塔形的生态锥体是(C)。A.数量锥体B.生物量锥体C.能量锥体D.都不一定4关于生态系统,错误的是(B)。A.生态系统与一定时间相联系B.物流是单向的C.系统各部分功能存在补偿D.有一定的空间结构5红外线照射过度可引起家畜发生(A)。A.热射病B.皮肤炎C.皮肤癌D.色素沉着6.下列指标一般为常数的是(C)。A.实际出生率B.种群的死亡率C.种群的生理寿命D.生态寿命7.动物处于等热区时,(A)维持体温恒定。A.依靠物理调节B.依靠化学调节C.依靠物理和化学调节D.不需要任何调节即可8.在解释种群增长与密度关系问题中,外因说包括(B)。A.气候学派和行为调节学说B.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C.生物学派和遗传学说D.遗传学说和行为调节学说9.关于家畜采食特点,错误的是(C)。A.牛总是喜食茂盛浓密的牧草B.羊善食矮短的牧草C.猪能拱取泥土下的食物D.羊喜食茂盛浓密的牧草10.家畜适应性指标应以(C)为主。A.生化指标B.生理指标C.生产力指标D.综合指标11.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A.浮萍B.人C.蚯蚓D.家畜12.大气层的第二层是(A)。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13.在历史上不曾存在的生态农业的提法是(B)。A.有机农业B.再生农业C.自然农业D.生物农业14.动物适应性反应中,不属于缓慢反应的是(C)反应。A.代谢B.酶C.内分泌D.心血管15.我国南方和北方相比,在畜产品产量上略占优势的是(D)。A.奶类B.肉类C.绵羊毛D.山羊毛、绒16.生态农业区别于其他农业的最大特点是(B)。A.禁止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B.追求整体效益C.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D.与传统农业完全不同17生物群落是(B)。A.生物偶然的组合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意的组合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18物群落是(B)。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19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A.植物的种类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20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21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22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23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A.信息少B.稳定型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链)简单25演替速度特点是(B)。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26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C.群落结构一定型D.种类数量不稳定27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28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有机个体29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A.岩石圈的上层B.全部水圈C.大气圈的上层D.大气圈的下层30破坏属于(B)。A.地区性环境问题B.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31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3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33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蓝绿藻D.真菌34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A.高等植物B.哺乳动物C.大型真菌D.蓝绿藻35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A.树木B.鸟类C.昆虫D.蚯蚓36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保持生态平衡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37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A)。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38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A.能量越来越少B.能量越来越多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39选出正确的答案(A)。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40温室效应指的是(B)。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41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A)。A.气温升高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C.海平面上升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42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C)。A.煤炭资源B.核能资源C.森林资源D.天然气资源43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A)。A.太阳能资源B.天然气资源C.土地资源D.淡水资源44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D)。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45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D)。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环境46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D)。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D.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三、简述题:1.简述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有(1)品种;(2)年龄;(3)体重;(4)被毛;(5)生产性能;(6)饲养水平;(7)管理方式;(8)气流和湿度。2.简述动物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适应表现。答:表现为:1〕从解剖学和形态学方面表现为(1)体尺和体表:寒冷气候中,动物体格一般较大,皮肤皱褶较少,体表面积相对就愈小,体躯呈粗短;(2)腿、脚和耳:寒冷环境中,动物腿较短,脚上角质坚实耳较大;(3)体被方面表现为:皮肤颜色浅、厚度变厚,寒冷地区的家畜一般被毛较厚、密,外层是鬃状粗毛,内层是厚而软的绒毛。(4)皮下脂肪多起到散热作用。2〕从生理学角度表现为:(1)寒冷环境条件下,动物产热量升高;(2)寒冷条件下,动物甲状腺素水平;(3)寒冷条件下,动物生产能力降低。3.简述风土驯化的途径:答:主要有:1〕是直接适应,即家畜在新环境条件下,在行为上和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反应,直到基本适应新环境条件为止。2〕是定向改变遗传基础,当新环境条件超越了该品种的耐受范围,家畜就会产生种种不适应的反应,甚至发病、死亡。此时通过人工选择的作用,淘汰不适应个体,留下适应的个体,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使家畜群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当然,上述两种途径不是孤立的,在实践中往往是首先通过直接适应,然后经过人工选择,使遗传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从而达到风土驯化。4.简述生物钟的生理作用及其意义。答:其意义在于:1〕它是动物的生物行为计时器。2〕生物钟的调节机制能够将一些生理过程和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紧密结合起来,使动物更容易适应环境。3〕医学上可利用生物钟的知识鉴别,诊断周期性疾病,控制给药时间,掌握病畜对药物的耐受规律。4〕在生产上可用于控制禽的产蛋,调节牛、羊的发情和配种。5〕在杀虫害方面,可帮助确定最佳施药时间。5.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6.简述优化牧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措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