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过关】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1~2题。1.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2.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2009年7月8日,G8峰会在意大利城市拉奎开幕,全球气候问题提上G8议程。八国集团领导人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并首次提及“将工业革命以来的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据此回答3~5题。3.G8峰会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指()A.全球变暖B.臭氧层破坏C.城市的“热岛效应”D.酸雨危害4.大气中CO2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有()①全球陆地面积减小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③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④高纬度地区蒸发量加强,降水更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应采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有()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②加快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④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污染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能力提升】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6~7题。6.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7.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8~9题。8.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10.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6℃。(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气候变暖?(2)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3)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1.D2.C[由图可知,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气温不断降低,是个变冷的时期,与现代气候变暖恰好相反。变冷时,雪线不断降低,我国1月0℃等温线位置不断南移。]3.A[G8峰会上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温室气体增多导致的全球变暖。]4.A[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快,因此沿海低地被淹没,喜马拉雅山雪线升高;同时蒸发加强,中纬度温带草原地区有可能退化成荒漠,高纬度气流上升加强,降水可能增加。]5.D[限制和压缩重工业规模、减慢工业发展步伐的发展模式不符合现实。]6.B7.C[第6题,温暖时期,树木生长旺盛,年轮稀疏;寒冷时期,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因间隔小而密集。第7题,M所指时期,气候寒冷,冰川面积增多,海平面下降。]8.B9.A[第8题,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许多地区的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但对洋流影响不大,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的明显,全球变暖,对非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也会相应北移。第9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公众参与的含义,全球温度升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10.(1)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2)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亚热带地区。(3)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④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解析(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2)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不同,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影响,中高纬地区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而低纬(亚热带)地区蒸发增加,干旱程度加重,农业减产。(3)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措施:要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