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课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把握城市功能定位促进首都持续健康发展》公共知识培训考试试题一、判断题第一讲1.1954年,北京市在提交中央的《北京市第一期城市建设计划要点》中强调:推动北京迅速由以消费为主的城市发展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2.1958年,《北京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提出,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要迅速把它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3.1973年,《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多快好省地把北京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城市设施的清洁的社会主义首都。(√)4.大力发展重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作为纯消费城市的地位,对吸纳快速增长的劳动力没有起到作用。(×)5.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对北京的定位做了调整,不再提“经济中心”。(√)6.1993年,指出北京不要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不能再发展那些耗能多、用水多、占地多、运输量大、污染扰民的工业。(√)7.199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8.首都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核心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经济发展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9.《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进一步丰富了“首都经济”内涵,促进了首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0.依托首都资源优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优势领域。(√)第二讲1.北京地区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单位占全国的八成以上。(×)2.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和国内枢纽的作用日益强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大进大出。(√)3.世界经济传统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调整,目前复苏动力并不强,短期内,世界经济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4.我国经济运行虽总体平稳,但短期内下行压力仍然存在。(√)5.受居民收入增势放缓等因素制约,居民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呈小幅降低趋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减弱。(√)6.近年来,教育培训、健康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发展迅速,但并不能完全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得到体现。(√)7.十二五期间人口的规模和增速都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表明“以业控人”“以房管人”等措施取得初步成效。(√)8.水资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最短板”。(√)9.“高端不高”的问题,使我市高技术制造业在全国的规模优势与市场优势均有所减弱。(√)10.北京金融总部、金融机构高度密集,金融改革对本市经济发展影响深远。(√)-2-第三讲1.2013年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京津冀地区。(√)2.北京未来发展的出路在京津冀。(√)3.首钢搬迁是北京由以“集聚”为主向以“扩散”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意味着北京与周边的关系已发生了重大转折。(√)4.从国家战略看——京津冀城市群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担负着重大使命。(√)5.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要加强规划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长效机制。(√)6.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产业群、港口群以及科技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它的振兴对缩小我国“东西和南北”差距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7.280多条国省干线以及城际高铁网络相连,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冀2小时都市交通圈。(×)8.随着首都第二国际枢纽机场的建成及运营,预计到2040年,北京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的年客运量将居世界第一。(√)9.京津冀都市圈人均GDP只有国外著名都市圈的30%左右。(×)10.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在高端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方面呈现明显的梯度差,为京津冀产业链接与整合提供了条件。(√)第四讲1.1973年编制的《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开始提出要合理控制人口和市区规模,规划力争到198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2.199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共作了8条批复。(√)3.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北京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思路迫切需要调整和创新。总体规划修编成为北京市在中央领导及中央部委指导下,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具体的实践活动。(√)4.北京要坚持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5.作为一个功能复合度极高的首都城市,各个城市职能间的关系相互交织.互为依托。(√)6.对于非首都核心职能的疏解,政府可以简单地“切块”。(×)7.在人口调控方面,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2114.8万人。(√)8.以目前北京的人口规模来看,平原现有绿色空间总量已不能再减少,规划对城乡土地资源的统筹和对建设空间的控制刻不容缓。(√)9.城和乡的规划统筹不能“等”,更不能“急”,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冒进,只有通过逐步的试点探索,分阶段.有层次地陆续推进。(√)10.未来仍要进一步引导新城合理有序发展,关键是要提高优质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和产业发展质量,增强新城的吸引力。(√)第五讲1.从一定意义上说,北京已经患上了相当程度的“城市病”,必须下决心动手治理,不把难题都留给后人。(√)-3-2.“城市病”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及相关发展要素向大城市过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3.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间.城乡间资源投入不平等,各种社会资源过度集中,尤其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数量.质量大大超出周边地区,城市单向的集聚效应使得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导致城市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无法满足激增人口的需要,降低了城市的承载能力,超出承载限度便会引发“城市病”。(√)4.体制、政策不合理是我国“城市病”产生的更深层的原因。(√)5.城市化以后,大量农民努力离开农村,不断涌向城市,超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从而引发“城市病”。(√)6.墨西哥城交通拥堵严重,位居“全球通勤痛苦指数”首位;空气污染严重,一度被评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7.北京的“城市病”有其自身病因,解决“城市病”的思路、路径、方法、手段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需要创新、需要不断探索的,要找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解决“城市病”的道路。(√)8.2003-2012年,北京户籍人口年均增长16.3万人,年均增速1.3%,占全市常住人口增量的23.9%。(√)9.北京市到“十二五”末需要增加253所小学,才能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入学。随着时间推移,学位缺口还将传递到中学阶段,在“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学学位缺额将逐年增加。(√)10.大量外来人口聚集使得城乡结合部地区成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居住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治安秩序混乱等问题集中凸显,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第六讲1.近年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以“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和“精细管理,服务群众”为主题,在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城市区域环境整体水平提高、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当前,我们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阶段,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3.首都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不到位给城市管理带来诸多问题,教育、卫生、城市运行压力巨大,由于社会单位和市民群众忽视环境责任,造成城市管理中各类问题层出不穷。(√)4.多年来,北京市在城市环境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县、街乡结合实际,推进创新,完善有关法规、政策和标准,探索建立起一整套城市环境建设的思路、机制和办法,逐步推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由运动型、粗放型向常态化、精细化管理转变,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5.2011年11月,北京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调整为市政府直属行政执法机构。(√)6.2012年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加强首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对健全完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提高城管执法科学化水平等做出了新的安排和部署。(√)7.奥运会后,为巩固奥运成果,继续加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2010年5月,经中央编办批准,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下设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为其日常办事机构,该办公室设在北京市市政市容委。(√)8.2005年10月,原崇文区从城市管理的实际出发,按照加强“综合管理”设想,将区市-4-政管委更名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城管委),将环保局、民防局、园林局、城管大队、城管监督中心、环卫服务中心纳入其中作为成员单位。(√)9.2004年10月,东城区依托信息技术,将无线传输、定位等多种移动通信技术运用到城市管理中,在城区实现网格化管理。(√)10.西城区在原来“四位一体”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基础上,拓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创建了“全响应”模式。(√)第七讲1.2013年北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6%,其中轨道交通出行比例上升至20.6%(不含步行)。(√)2.北京部分轨道站点周边规划用地均质化特征明显,用地容积率普遍较高。(×)3.从世界城市交通治理的实践经验来看,停车治理是调控机动化进程和缓解交通拥堵最有效、使用最广泛的措施。(√)4.如果政府希望有更多的居民选择采用公共交通出行,那么改善服务质量,降低运行时间比降低票价更有效。(√)5.伦敦的道路密度约是北京的3.7倍。(×)6.在出行需求总量与机动化水平同时持续攀升的时期,城市道路运行效率主要取决于出行结构,而不是道路供给量。(√)7.当前,北京正处于机动化发展的饱和阶段,短期内机动车增长的潜在需求将会改变。(×)8.从世界各大城市出行结构分布来看,均呈现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中心城高、外围区低的特点。(√)9.目前北京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重要功能区(CBD、中关村、金融街、丽泽商务区等)相结合,有效发挥了枢纽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10.当前北京市公交专用道大部分施划在道路条件较好的主干路上,最拥堵、公交客流最集中的路段反而缺少公交专用道。(√)第八讲1.人类的生产性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2.98%的SO2来自煤和石油及其制品燃烧。(×)3.2013年本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SO2超标40%。(×)4.NOx会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5.O3是二次污染物,是NOx和VOCs在空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污染物,高温、日照充足的情况下容易反应生成。(√)6.飘尘是指能进入人体呼吸道,并且能长期飘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7.与国家空气质量老标准相比,2013年SO2、N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老标准,PM10年均浓度基本达标。(√)8.近年来北京市采取有力措施,使全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止升反降”,持续改善,SO2年均浓度由1998年的7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3年的56微克/立方米,下降了24.3%。(×)9.2013-2014年采暖季,全市空气中的SO2、NO2、PM10和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了-5-10.6%、10.9%、11.1%和10.7%。(√)10.从成分上讲,PM2.5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碳化合物、元素碳、地壳元素等多种成分。(√)二、单选题第一讲1.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首都建设方针的重要指示中第一次提出要紧紧抓住(B)。A.政治建设B.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经济建设2.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指出北京不要再发展重工业,而应着重发展(A)。A.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的工业B.文化产业C.服务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进一步丰富了“首都经济”内涵,促进了首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围绕新的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北京市坚持以(A)为主攻方向。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建设C.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