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2014年版)培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申报表构成大成方略纳税人俱乐部4新申报表表格数量的增加,是否会加重纳税人的申报工作量?•新申报表虽有41张,但纳税人仅需根据自身适用税收政策情况选择填报,无需全部填报。例如,占企业所得税纳税户80%以上的小型微利企业由于涉税事项少,平均填写7至10张表即可,与以前相比,填报数量并未增加(旧表至少填报6张)。而对业务复杂的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来说,尽管申报涉及的表单有所增加,但其财务核算能力较强,并且基本上实现电子化申报,且需要披露的信息较多,不会过多增加办税负担。新申报表发布前的纳税人模拟填报情况显示,平均每一纳税人填报的表格与现行申报表相比,基本持平,但信息量却大幅增加。需要填写的表格•必填表格:填报表单、基础信息表A000000主表A100000•有收入支出有资产(正常):•+收入A101010A101020A103000•+成本A102010A102020A103000•+期间费用A104000+资产折旧摊销及调整表A105080•有纳税调整项目+A105000及其附表•有亏损弥补:+弥补亏损A106000•有税收优惠+A107010-A107050(小型微利)•有境外所得或属于总分机构另行填报年度申报表填报原则、顺序•填报原则•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的勾选是填报41张表的前置条件。•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主表数据来源于一级附表,一级附表的主表数据来源于二级附表。•具体填表顺序•1、先填报《A0000基础信息表》,再填报主表。•2、主表结构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13行“利润总额计算”;第二部分为第14-21行“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第三部分为第22-23行“应纳税额计算”。主表第一部分“利润总额计算”其主附表的填报顺序与其他两部分的主附表填报顺序略有不同。•第一部分“利润总额计算”填报顺序:先填报收入、支出及费用类的一级附表,再填报主表中这部分的相关数据。因此,主表中收入、成本、费用等主要行次数据来源于一般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及费用类的附表填报。•第二部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及第三部分“应纳税额计算”的填报顺序原则:先填报二级附表后生成一级附表的主要行次后再生成主表的主要行次。•上述填报原则基础上同步生成的主表、一级附表,在填写过程中仍有一些项目需要进行分析填报。封面填报说明•“税款所属期间”,要根据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填写。•“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根据税务登记证填写。•“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它与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的名称都是一致的。•“填报日期”:填报纳税人申报当日的日期。要注意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确认日期应该是在“填报日期”之前,或者与“填报日期”一致。纳税人聘请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的,加盖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并填报经办人及其执业证件号码等,没有聘请的,填报“无”。这需要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对选择“不填报”的表格,可以不上报税务机关。1.是纳税人自行披露重要涉税基础信息的平台2.为税务机关后续管理提供企业重要基本情况3.为纳税人减负,如可替代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备案资料基础信息表有哪些作用?基础信息表为必填表,主要反映纳税人的基本信息。提醒纳税人,切勿忽视填报此表的重要性。基础信息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企业基础信息表》填报点•纳税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常申报、更正申报或补充申报”,补充申报为申报期后,由于纳税人自查、主管税务机关评估等发现以前年度申报有误而更改申报为“补充申报”。•103、104、105、107为小型微利企业必填项。必须填好,否则将来补充申报、更正申报较麻烦。“104从业人数”和“105资产总额”行填报是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填报说明第5“104从业人数”修改为:从业人数指标,按企业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4•删除104从业人数:全年从业人数=月平均值×12•20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207存货成本计价方法”填报需要关注政策规定,可选择多项。主表主表—简介•设计目的:展现企业所得税计算的整体过程•力求简洁:仅体现附表汇总金额除直接填写的简单项目外,详细数字在附表填报•变更要点:调整境外所得税收优惠项目顺序•增加计算过程说明以会计核算为切入点,围绕税会差异和税收优惠两个核心内容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不再拘泥于“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主要内容•主表(A10000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弥补亏损明细表(A106000)主表—利润总额计算A100000(联系预缴申报表)数据(1-13行)取自利润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行次类别项目金额1利润总额计算一、营业收入(填写A101010\101020\103000)2减:营业成本(填写A102010\102020\103000)3营业税金及附加4销售费用(填写A104000)5管理费用(填写A104000)6财务费用(填写A104000)7资产减值损失无附表8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无附表9投资收益无附表10二、营业利润(1-2-3-4-5-6-7+8+9)11加:营业外收入(填写A101010\101020\103000)12减:营业外支出(填写A102010\102020\103000)13三、利润总额(10+11-12)事业103000第8行、非营利第16行主表—利润总额计算•实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实行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其利润表中项目与本表不一致的部分,应当按照本表要求对利润表中项目进行调整后填报。•营业收入:A101010或101020或103000(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A102010或102020或103000(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A104000表(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除外)•资产减值损失:无附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无附表•投资收益:无附表(事业103000第8行、非营利第16行)主表—利润总额计算•营业外收入:A101010或101020或103000•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7行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减去第8行后,第9行内容即为事业单位的营业外收入•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纳税人第17行•营业外支出:A102010或102020或103000•事业单位第23行民间非营利组织第28行主表—利润总额计算填报项目与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基本相同主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境外所得、税收优惠项目从纳税调整表中分离出来14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减:境外所得(填写A108010)(包括预提所得税部分)15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填写A105000)16减:纳税调整减少额(填写A105000)17减: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填写A107010)18加: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填写A108000)(境内所得不能弥补境外亏损)19四、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16-17+18)20减:所得减免(填写A107020)19-200,28=021减: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填写A107030)(无限期递延)22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写A106000)23五、应纳税所得额(19-20-21-22)24应纳税额计算税率(25%)25六、应纳所得税额(23×24)26减:减免所得税额(填写A107040)低税率27减:抵免所得税额(填写A107050)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28七、应纳税额(25-26-27)29加: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写A108000)30减: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写A108000)31八、实际应纳所得税额(28+29-30)“汇算”完成!32减: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33九、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31-32)“清缴”完成!34其中:总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A109000)便于打完税凭证!35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A109000)36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A109000)37附列资料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额在本年抵减额1、汇算抵税;2、补充申报38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税额(如:补充申报)主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主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扣除境外所得:A108010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分国(地区)别取得的境外税后所得计入利润总额的金额。填报《境外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明细表》(A108010)第14列减去第11列的差额。•即:境外税前所得—间接负担的所得税额=境外税后所得+直接缴纳的所得税额•纳税调整:A105000•收入减免和加计扣除:A107010(没有所得减免)•用境外所得抵减境内亏损:A108000•所得减免:A10702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A107030•弥补以前年度亏损:A106000主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流程主表—应纳税额计算•“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口径需关注•第32行“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本纳税年度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包括按照税法规定的特定业务已预缴(征)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所得税额。•本行填报的是本企业当年实际已预缴入库的税款,强调的是“当年实际已预缴”,注意不要混淆本表第37行“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额在本年抵减额”和第38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额”数额,该两行强调的是,不属于本年度应纳税额。•本行填报数额公式:“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数额=本纳税年度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含总、分机构)+建筑企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所得税额。•表A10000第32行包括A109000《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第5行的数据。主表—应纳税额计算•增加了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附列资料:•第37行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款在本年抵减额•第38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税额•信息披露,不参与本年度应纳税额计算,打印缴款书时参考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变化要点•一、视同销售(营业)收入单独设表,放入纳税调整表附表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填写,体现了新表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二、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细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明细信息的填报•三、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和信息采集的需要,对其他业务收入的明细项目进行了调整,对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入需要明细填报。•四、对执行小企业准则企业增加汇兑收益明细信息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注意点•一、本表适用于执行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非营利企业会计制度以外的其它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非金融居民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二、第4行、第11行分别填写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交换产品)、其他业务收入(交换原材料),第18行填写纳税人发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