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滨城区小麦保优节本高效生产技术规程2014-8-30发布2014-9-1实施滨州市滨城区农业局发布2前言为大力推进滨城区小麦保优节本高效标准化生产,实现产品安全、卫生,巩固拓展国内市场,实现小麦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各项指标,是在有关省、市小麦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吸纳最新科研成果,并考虑到地域气候、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和便于生产者实际操作,结合滨城区的实际提出的。本规程由滨州市滨城区农业局提出。本规程起草单位:滨州市滨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滨州市滨城区土壤肥料工作站本规程适用范围:滨州市滨城区各地小麦保优节本高效生产。目标产量:450—600kg/亩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尹洪俊赵根林董晓军张志峰张智慧3滨城区小麦保优节本高效生产技术规程1种植基础1.1土壤适宜中壤和轻粘壤条件下种植,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表层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壤容重1.37g/cm3,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3.6g/kg以上,全氮0.96g/kg以上,水解氮86mg/kg以上,有效磷21.6mg/kg以上,速效钾126mg/kg以上。1.2土壤耕作深耕“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精细整地,打好播种基础是小麦高产、高效的基本要求。深耕土地有利于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促进根系下扎和养分吸收,对小麦健壮生长极为有利。实行隔季深耕,深耕麦季耕翻深度宜在23-25厘米。以利作物秸秆和基肥均匀深翻入土,提高养分利用率。严控旋耕,严禁抢墒旋耕。耕地应在宜耕期内进行,防止过湿或过干耕翻土地。确保在播种时土壤耕层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0-80%。整地耕地后及时耙耢对提高整地质量至关重要,努力做到耙透、耙平、耢实,消灭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在耕翻、耙耢过程中,注意保墒,防止跑墒。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做畦,整平待播。1.3足墒播种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是培育冬前壮苗、创建合理群体结构,保证高产稳产的基础。一般年份在耕地前7-10d进行造墒;灌水后土壤达适耕期再耕地;遇降雨,或土壤商情好的年份,可及时借墒耕地。如时间紧迫,也可以播后灌溉,但播后灌溉的地块一定要浅播,尤其是粘土地,播种深度以不露种为宜。在干旱年份或土壤墒情较差时,必须造墒播种,做到宁晚勿旱。1.4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基肥4有机肥有机肥养分全、肥效长,增施有机肥能够全面提高和改善土壤肥力和理化性状。鉴于当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降低的状况,增施有机肥尤为重要,是提高有益微生物活性和促进作物矿物营养代谢和水分吸收利用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基础。耕地前每亩施用优质有机肥4000~5000㎏,或优质腐熟圈肥1000㎏。将上茬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等粉碎后直接还田,配合施用必要的无机肥,也可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化肥基施化肥的种类和数量要在测土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情况确定,原则是磷钾肥全部做基肥施入,氮肥基施数量以全生育期氮肥总施用量的1/3左右为宜。一般地块参考基肥施用数量为:亩施标准氮肥20-30㎏,过磷酸钙50-60㎏或磷酸二铵25-30㎏,硫酸钾15-20㎏,硫酸锌1-1.5㎏,硼砂0.5~1km。也可用三元复合肥或多元复合肥60-70㎏。在施入了大量优质有机肥的情况下,尽可能少用氮素化肥做基肥,以减轻地下水污染。当耕层土壤养分较低时,则应适当增加所缺乏营养元素的投入量;对土壤中含量丰富的元素,则可不施入或者降低施用数量,实现营养平衡,为小麦生长发育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土壤养分状况和优质小麦需肥规律积极推广使用小麦配方肥。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70%的磷肥、钾肥、锌肥、硼肥于耕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然后耕地翻于地下;30%的磷肥耕后撒垡头,利于苗期吸收。提倡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用还田机将玉米秸秆打碎,均匀铺施于地表,用旋耕机耙一遍,然后亩撒施尿素10千克,以满足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秸秆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用深耕犁深耕25厘米,将秸秆翻于地下,然后再用旋耕机耙一遍,使秸秆在土壤耕作层中分布均匀,地表平整,土壤疏松。1.5适期适量播种播种时期根据滨城区的气候变化特点和小麦目前的生产水平,在播期方面要避免播种过早造成基础群体过大。冬小麦的适宜播种范围在冬前0°C以上积温550-650°C,即日平均气温14-18°C时播种为宜。5滨城区今年主推的师栾02-1、济麦22号适应性强,播期弹性较大,但应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早播。常年最佳的播期范围为10月3日-10月8日为宜。播种量播种量的高低是确定基本苗和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播种量的多少与要求基本苗高低、整地质量、土壤墒情以及种子千粒重和田间发芽率等因素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半精播是获得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师栾02-1、济麦22号小麦适宜采用半精播播种技术,做到“以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在做好种子发芽试验的基础上,要严格控制播量,基本苗以15-20万/亩为宜,即一般每亩播种量在7.5-10kg。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万~2万。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5万~18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万~30万。通过适宜的播期和播量,调节和控制群体的发展,为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获得高产优质奠定基础。1.6实行机播,提高播种质量实行机播是全面提高播种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小麦出苗齐全、生长均匀的重要措施。机播一是有利于控制播种量,达到适宜的基本苗。二是有利于控制行距的大小,使小麦出苗均匀,生长整齐。三是有利于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培育壮苗。播种深度宜掌握在3-5cm,过深容易使出苗推迟,形成弱苗,且会降低出苗率。播种过浅易造成种子落干或加重麦苗冬季冻害。推广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和种肥同播精播机播种。使用该机械可实现播种和施种肥一次完成,提高播种质量,有利于播全苗和培育壮苗。1.7精选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种子处理选用良种可选用产量潜力大,穗重高、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师栾02-1、济麦22。种子精选要求精选种子。选用饱满的大粒种子是实现幼苗健壮的基础,未经精选的种子不仅影响出苗率,而且出苗势弱,分蘖少,长势差,不利于个体的健壮生长和群体良好发育。除去小粒、秕粒、破碎粒、6霉变粒、虫伤粒和杂质,提高用种质量。包衣或拌种随着生产水平的改善和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白粉率、纹枯病、金针虫等小麦常见病、虫的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发病程度越来越严重,由此造成的产量损失也越来越大。种子包衣是防治小麦常见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小麦专用种衣剂70%的福蝶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或60%高巧包衣种,不仅含有一定数量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而且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微肥和生长调节剂,种子包衣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和培育壮苗,故提倡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没有包衣设备和条件的单位,应根据常年病虫发生特点,统一选购适宜的药剂,分户进行药剂拌种。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选用50%的辛硫磷乳剂,每100ml药剂兑水8-10kg,拌麦种60-120kg。或用20%的甲基异硫磷乳剂100g,兑水2.5-3kg,拌麦种50kg,堆闷3-4小时后播种。防治上述土传病害,可选用2%戊唑醇(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用20%粉锈宁乳剂50ml,兑水2~3kg,拌麦种50kg,以防治纹枯病等病害。拌种后应注意增加10%左右的播种量。同时,药剂拌种后,应在4-8小时内播完,不可隔夜再播,防止烧种或导致麦苗畸变。1.8种植方式实行小麦畦田化栽培,以便于精细整地,保证播种深浅一致,浇水均匀,节省用水。畦的大小应因地制宜,水浇条件好的要尽量采用大畦,水浇条件差的可采用小畦。畦宽1.65~3米,行距21~23cm,畦埂40厘米左右。在确定小麦播种行距和畦宽时,要充分考虑农业机械的作业规格要求和下茬作物直播或套种的需求。采用小麦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要注意使播种机械加装镇压装置,播种机不能行走太快,以每小时5公里为宜,以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2田间管理技术规程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种好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提高种植基础的前提下,必须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应根据生产实际,采用促控结合措施,合理运筹肥水,建立高效群体,调节和协调穗、粒、重的关系,从而达7到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目的。2.1冬前麦田管理主攻方向:促苗匀、足、齐、壮。主要措施: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麦田要及早补种,杜绝10厘米以上的缺苗和断垄现象。待麦苗长到3~4叶期,结合疏苗和间苗,进行一次移栽补苗。划锄保墒苗期管理以镇压划锄、灭草为主。小麦出苗后遇雨、冬灌或因其他原因造成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划锄,破除板结,通气保墒,促进根系和幼苗的健壮生长。适时划锄保墒,可达到提高地温,促进冬前分蘖的效果。若出现异常暖冬,麦苗旺长或超过合理群体(师栾02-1、济麦22要求越冬时群体达到计划亩穗数的1.4-1.6倍)量,应及时采取镇压、化控或深耘断要等措施,控制群体。划锄后要及时镇压,以防冻害。及时浇足越冬水浇冬水有利于沉实土壤,保证麦苗安全越冬,有利于麦田贮存水分,翌年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为氮肥后移创造条件。立冬至小雪可依据土壤墒情、苗势强弱浇足越冬水。对基施氮肥不足的地块和苗稀苗弱地段,结合浇冬水适量追肥。防病治虫对于苗期根腐病等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要针对病害种类,选择农药进行药剂防治。对未拌种,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片,要及时补苗,并用辛硫磷等与细土拌匀,撒在小麦基部或兑水成1500倍液顺垄浇灌。除草秋季化学除草,在小麦播种后25-30天,冬小麦3-6叶期间,禾本科杂草2-4叶期(2个分蘖前),基本出齐苗,苗龄小,对药剂的敏感程度高,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根据多年的试验,提倡秋季除草,此期间出苗的杂草占杂草总数的95%,秋季防治安全、效果好,杂草防除的干净。春季化学除草,对于秋季遗漏的可作为补充措施,此时麦田恶性杂草的植株相对较大,抗药性增强,除治效果较差,年后除草最晚在3月1日前完成。8麦田麦蒿、荠菜等阔叶杂草等阔叶杂发生重的麦田,可每亩用1g巨星兑水30km均匀喷雾防治防治;麦田禾本科杂草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等恶性杂草发生重的麦田,亩用3%阔世玛悬浮剂每亩20毫升兑水30kg均匀喷雾防治;以上两种杂草都发生较重的麦田,可将上述两种除草剂混合喷雾防治。做到不漏喷、不重喷。2.2春季麦田管理春季管理的关键是保证群体沿着合理动态发展,促进穗大粒多和减轻病、虫、害。2.2.1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初)主攻方向:促早返青、早生长。主要措施:及时划锄麦田返青期管理的关键是,划锄有利于通气、提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促苗早返青早生长,加速两极分化。在冬前浇足越冬水的情况下,返青期不追肥、不浇水,以免造成春季旺长,导致群体过大,以致中后期倒伏。促控措施控制群体和长势至关重要,要做到因苗管理,促控结合。对播种早、群体大、麦苗长势旺的麦田,可在早春进行镇压,促进旺苗转壮。对徒长的麦田,要采取地下部深耘断根(深划锄10厘米以上)、地上部镇压等措施进行控制。在正常年份,浇过越冬水的麦田返青期应控制肥水,以免因浇水而降低地温,延缓小麦正常返青和生长。对土壤缺磷、钾素而底肥施入不足的麦田,应补施磷钾化肥,开沟深施磷、钾肥料,这类麦田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0-30kg,硫酸钾肥20kg为宜。发生严重冻害的麦田,可在返青期及时清垄,适当追施尿素5-10kg/亩,施肥后浇返青水,浇水后,应及时划锄。2.2.2起身期(3月中旬)主攻方向:促稳健生长,防群体过大。主要措施:肥水控制三月中、下旬,气温进一步回升,小麦开始起身,生长9速度加快,群体的光合能力和光能利用率明显提高。在田间管理上,对群体适宜、麦苗健壮的麦田,应进行适当的肥水控制,以免群体过大,引起徒长和后期倒伏减产。对干旱缺水或苗情较弱以及缺肥的麦田,起身期可结合浇水追施适量的肥料(10-15㎏尿素)。对干旱缺水但不缺肥、群体较大的麦田,可只浇水不施肥,但需进行化控。对生长正常,群体适中的麦田,起身期一般不追肥浇水,以免引起徒长。通过控制肥水,壮大蘖、控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