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管理学》练习题一、概念题1、从一般意义上来定义管理: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2、管理的综合性特征: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它要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要运用多种手段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以达到系统的协调和管理目标的实现。3、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结构。4、管理客体: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5、管理机构设计类型中的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管理机构是直线制和职能制的有机结合,其突出特点是:各单位的负责人统一负责本单位的全部业务工作,并直接对上级负责;各级管理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必要的职能机构,但这些职能机构只是该级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无权对下一级负责人发号施令;各级负责人实行自上而下的逐级领导,一般不应越级进行指挥。6、管理目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7、管理的人本观念:人是管理的决定因素。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把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8、管理的系统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9、管理的战略观念: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客体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10、管理的权变观念: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11、不确定型决策:任何决策问题都面临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如果这些环境和条件是决策者主观所不能控制的,就叫自然状态。如果自然状态是不确定的,而且也无法计算其发生的概率,其结果也无法预料,这种决策就叫不确定性决策。212、实施过程中的激励: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迸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13、赞扬激励:管理者在下属的工作作出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下属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会精神振奋,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工作。14、沟通激励:管理者同群众打成一片,彼此间感情融洽,信息沟通,相互依赖了解。15、现代管理中的监督: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地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16、审计监督:由独立(不同情况下是相对的)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接受第三方的委托,对审计指向的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的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查证、鉴证、评价等一系列行为。17、现代管理中的评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第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的一个复合分析过程。18、现代管理方法中的经济方法: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二、辨析题1、任何管理都由以下因素构成: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职能和方法、管理环境。正确,任何管理活动都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管理主体,即回答由谁来管?2)管理客体,即回答管什么?3)管理目的,即回答为什么来管?4)管理职能和方法,即回答怎样来管?5)管理环境,即回答影响管理的主要外部、内部因素和条件是什么?2、在管理实际中,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统一的。正确。管理的科学性强调的是管理的理论,而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两者看似是矛盾对立的,但二者却具有辩证统一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相互补充。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正比例关系,即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少。错误。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就多。4、可控性或称可管理性是管理客体的重要特征。正确。管理客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可控性四项特征。管理客体的可控性,是指管理客体能对管理3主体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管理主体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影响和控制管理客体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并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5、管理目标具有评价作用。正确。管理目标不仅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而且也是评价各项管理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这一作用不仅适用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工作成绩的衡量,而且也适用于对个人政绩的衡量。6、管理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正确。管理的过程,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也是管理的各项职能发挥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信息为媒介,表现为信息的不断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管理中所做的一切工作,实际上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7、管理目标的分类,按管理的职能分,可分为经济管理目标、行政管理目标、科学技术管理目标和社会管理目标。错误。按管理的职能分,可分为决策目标、计划目标、组织目标、协调目标、监督目标、控制目标等。8、按管理者的职责,可分为一般的管理者和管理中的领导者,但管理中的领导者不是劳动者。错误。管理中的领导者也是劳动者,也直接、间接地参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只是劳动形式不同,他们属于脑力劳动者的范畴。9、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多种关系,但最主要的是处理好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财、物的关系。错误。在管理活动中,要处理众多关系,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财、物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10、管理的系统观念就是管理的整体观念。错误。管理系统观念包括管理的整体观念、管理的动态观念、管理的开放观念、管理的层次观念和管理的信息观念。11、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为现代管理开辟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武器。因此,树立系统观念和掌握系统方法,是现代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正确。树立系统观念、掌握系统方法是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从而也是每个现代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412、管理的权变观念的核心内容,就在于管理效果完全取决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正确。管理的权变观念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地权宜应变,采取预制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其核心,就在于管理效果完全取决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13、按监督的主体划分,可分为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错误。按监督的主体划分,可分为党的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14、经济监督就是财政监督和财务监督。错误。经济监督是指由综合经济管理机关和专门经济监督机关,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所进行的检查、监视、督促及控制的活动。监督的主要种类有:计划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银行监督、物价监督、审计监督及工商行政管理监督、质量监督等。15、实施是现代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责任。正确。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一是作决策、订计划;二是抓决策、计划的落实;三是检查总结管理工作的全过程。16、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否定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管理已经不重要了。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作为管理重要职能的地位不能削弱。我们要正确区别“计划管理”与“计划经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计划管理,是指对任何事情或工作都要有计划的合理安排,使之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计划管理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强调和加强的。17、经济方法的调节作用是直接的。错误。经济方法的调节作用是间接的。一是它不直接干预和控制管理客体的行为。二是经济方法的运用要以市场调节为媒介,借助于市场机制来发挥调节作用。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都是由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与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政策无关。错误。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受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三、简答题51、管理主体决定管理活动的方向。任何管理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而目标是由管理者和管理机构制定的。没有目标,管理活动就失去了方向。方向是否正确,即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又取决于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的业务知识水平、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度及管理水平。2、要使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起主导支配的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管理主体要在管理过程中起到主动支配的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权力;二是要有一定的能力。3、管理的艺术特征。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们之所以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主要是因为,影响管理的因素不仅有确定性因素,而且有不确定性因素;不仅有稳定性因素,而且还有突发性、偶然性因素;不仅有物质性、技术性的“硬”因素,而且还有观念性、文化性的“软”因素。影响管理的因素的这种复杂多变性,就决定了管理的艺术性。4、管理机构的设计要坚持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管理机构设置中,对权力和责任划分必须相一致,坚持有多大的权力就要负多大责任,有什么权力就要负什么责任。在现代条件下,还应坚持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即有多大的责任,承担多大的风险,就应有相应的利。5、管理机构的设计要坚持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中心的原则。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是管理机构设计中应当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一方面,只有坚持以目标为中心的原则,才会使管理机构的各级领导和成员形成共同协作的意愿,使管理机构形成一个团结有力的集体;另一方面,设计和建立管理机构,还必须进一步明确该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和负担的任务,只有明确了职能和任务,才能确定管理机构应设置哪些部门,选择什么样的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因事设人,而不是因人设事。6、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地位。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反馈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管理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67、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特征。(一)个性;(二)社会性;(三)能动性8、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一)管理所应解决的问题;(二)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三)管理的内部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四)管理的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可能性9、管理目标的制定要坚持方案选优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管理目标的指定中,首先要指定多个选择方案,然后通过科学决策和可行性研究,从多个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要遵循满意原则进行方案选优。所谓满意,有三标准:一是目标要有较高效益性;二是目标要有先进性;三是目标要有可行性。10、管理系统观念中的动态的观念。(一)在任何管理活动中,管理系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二)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从不平和到平和的过程11、管理实施中激励的作用。(一)挖掘人的内在潜力;(二)保持现有人员稳定并吸引所需人才;(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12、激励方式中的奖罚激励。奖与罚是对人的某种行为所给予的褒或贬。对某种行为的奖与罚,若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作用,对鼓励先进,消除不良行为由积极的影响。13、激励方式中的尊重激励。指的是管理者以平等的态度、同志的感情,对待被管理者,它包括信任、尊重、支持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4、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具有反馈的功能。7监督也是一种反馈,而且是一种及时的反馈。通过审核检查,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偏差,从决策的目标是否先进,计划的安排是否合理,指挥是否得力,协调是否有效,以及组织机构是否健全等各个方面都能反馈有关信息,为管理者和管理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不断改进管理等方面提供迅速、可靠地科学依据。15、管理过程中的监督要坚持经济性原则。规划和实施监督活动,还应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进行考虑,及监督所支出的费用应当小于监督活动所能带来的利益,否则就是不合算、不成功的监督活动。16、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具有预防功能。监督活动除了要检查、发现并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以外,还要善于发现和寻找各种对未来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现实因素或潜在因素,以预防、阻止各种错误和偏差的产生和出现,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管理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