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说课内容选自:二〇〇五年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祖国统一大业本次的主要说课内容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设计五、说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新课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板书设计请听我“五”说一、说教材—教材分析(三个“三”)1、本节课分三个部分的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难点)2、本节课空间跨度:空间跨度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香港,澳门和台湾!3、本节课位于第六单元第三课,即“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中,这样的课程安排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和祖国统一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试想,如果民主政治足够完善了,台湾还有什么理由不回归呢?一、说教材—三维目标的依据【课标要求】: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过程,把握中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教材内容】:一国两制的提出、港澳的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学生情况】:初中学习过这段历史,但着重强调的只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记载,没有对事件的原因和过程进行探讨,并且也已经记忆模糊。一、说教材—教学目标A、知识能力:【知识】:通过“一国两制”提出过程,理解港澳回归的历史事件,进而把握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能力】:通过零碎的知识点把握整个历史事件发展过程,提高学生“连点成线”的能力.B、过程方法:【过程】:分组学习,师生互动。【方法】: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C、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结合党和政府对台问题的基本政策理解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一、说教材—重点和难点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依据:(1)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的重点掌握的内容。(2)虽然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与老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新、老人教版的教材都强调了“一国两制”这个知识点。(3)单元重点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了解“一国两制”对把握民主政治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说教材—重点和难点难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依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其中会有很多的知识点,要把握一个过程需要连点成线的能力。所以要全面而准确的把握一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二、说学情(智力、非智力)1.智力因素(1)知识基础:经过初中历史课的比较系统学习,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沿革有个大概的框架,知道一些历史名人和事件。但储备非常有限。(2)认知能力:虽然具有较强的记忆、想象能力,但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不足,分析归纳能力薄弱。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不足。(3)认知结构:初中教材主要还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将经济、文化等参杂在一起学习,而不是新高中教材这样以专题模块方式学习历史。二、说学情2.非智力因素(1)刚进入高中历史的学习有种新鲜感,大多数的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相对来说还是高的。(2)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受到教师讲授的方式、技巧和课堂气氛的影响。(3)对和自己在高中学习时使用同一本教材的老师充满好奇和期待,并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今后历史的学习。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为主,图表、多媒体为辅;营造情境,设悬设疑,激发他们多思考;分组讨论,适时引导突破重难点;游戏教学法轻松突破重点和难点。2.学法: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发言,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小组探究,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四、说教学设计—时间分配(3+32+5+5=45)教学设计时间分配新课导入新课设计新课巩固板书设计新课学习导入板书巩固①新课导入:3分钟②新课学习:32分钟③新课巩固:5分钟④板书设计:5分钟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新课导入(3分钟)[凝神]:上课前的3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我的中国心》,同时在课件上展示台湾风光图片,也就是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起来。[拼图游戏]:在课件上展示一幅拼图式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故意将港澳台这三个行政区空出来,让同学们补上它们相应的位置。[点题]:告诉学生新课内容都是和港澳台有关的,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慢慢找答案。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习新课(30分钟)第一目:“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0分钟)[情境营造]:课件展示一幅特别设计的图画:一片没有标题的文章。你看到爸爸收藏的1979年元旦出版的人民日报有篇文章发黄了,标题看不清楚,根据内容你打算如何补全标题呢?[课堂设问]:《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什么方针?之后,我们的邓小平爷爷又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呢?[回答]:1979年元旦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一国两制”构想。利用图画,营造情境;课堂设问第一目:“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0分钟)【课堂设问】“一国两制”构想的“妈妈”是邓小平同志,那么,我们想不想知道“宝宝”是怎样被孕育出来的呢?一定很有意思吧?【寻找答案】和同学们一起翻开课本,找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相关历史事件,回顾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过程。【连点成线】引导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概括,培养他们连点成线的能力。师生互动,突破重点“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过程(三步走)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此后台湾大陆长期隔绝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中国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第一目到第二目的过渡)成功实践案例:香港澳门的回归图表分析法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习新课第二目:香港、澳门的回归(10分钟)思考题:1、香港、澳门回归原因。2、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分组探究性学习法第二目:香港、澳门的回归(10分钟)【分组学习】:根据学生人数和学生座位分布情况,分为3个小组,分别讨论港澳回归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合作探究】给他们3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并请出一个代表回答问题,小组成员补充。【师生互动】由老师给出比较主流的答案,学生补充,师生互动。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思考港澳回归的原因:1、“一国两制”的提出(思想)2、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3、中英、中葡会谈(政治)港澳回归的过程:谈判—确定时间—正式回归港澳回归的意义:1.推进祖国和平统一;2.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促进港澳的稳定、发展和繁荣;4.“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港澳回归了,我们的宝岛台湾又如何呢?(引出第三目的学习)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习新课第三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2分钟)【课堂小游戏】男生女生大比拼【游戏环节】请一位女生团的代表和一位男生团的代表。女生代表大陆,回答出两岸关系中大陆方面作出的努力;男生代表台湾,回答出台湾方面作出的努力。看谁找得全面准确,由老师做裁判,输的一方要给胜方买一颗棒棒糖。【表格归纳】由老师采用表格归纳法,总结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如下表:图表分析法双方努力共同点中国大陆1979,解放军停止炮轰金门倡议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性质)九二共识(含义)2005,和平之旅2008,实现“三通”台湾1987,允许探亲和经济文化交流;1990年,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性质)第三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2分钟)1、双方已经做出的努力第三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看法【播放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1分钟视频—《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看法》,引出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课堂设问】:从影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邓小平认为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回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堂设问第三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3、双方正在努力着走向统一课本的知识停留在2005年的大陆和台湾的形势。但是,历史定格,我们走向统一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七子之歌》再次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中升华本课课程的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老师有感情旁白我的台湾宝贝,一个人吹了那么久的海风,冷吗?快回来吧,妈妈爱你!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巩固新课(5分钟)课堂提问,师生补充1、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成功运用。2、三通政策的内容()、()、()3、“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简述其主要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4、结合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简述台湾问题的由来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习题巩固法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老师一边板书,一边带领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一国两制构想1、含义2、形成过程3、意义二、港澳回归的原因、意义、过程三、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发展板书设计“三步走”五、说教学反思1、因为本教材是我高中所学过的教材,所以我能够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2、整个教学的设计围绕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展开。拼图导入新课,营造情境突破重点,大比拼游戏突破难点,板书结尾。教学环节设置紧密相联,要点清晰。3、本节课主要围绕“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这样讲”的问题,层层推进突破重难点,结构明确。4、对课程的生成性把握不够,没有能够充分的挖掘课堂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