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E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D.行政区的界限是明确的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寺堡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四川差B.红寺堡民居屋顶坡度平缓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右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3~5题: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人均耕地面积广D.水热条件好4、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5、土壤和植被是区域的主要标志,代表该区域的土壤和植被是A.红壤、常绿阔叶林B.棕壤、常绿阔叶林C.黑土、常绿阔叶林D.黑土、落叶阔叶林6、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7、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28、对红寺堡罗山林区火灾的监测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9、私家车用来确定行车路线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10—11题10、土地荒漠化包括①土地沙漠化②石质荒漠化③次生盐渍化④土地污染⑤水土流失⑥沙尘暴A、①②B、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11、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①植被破坏②气候变异③海面上升④酸雨危害⑤风沙侵蚀⑥水土流失⑦过度开发⑧太阳活动A、②③④⑤⑥⑧B、①②⑤⑥⑦C、③④⑤⑥⑦⑧D、④⑤⑥⑦⑧1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突出,造成这一问题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A.干旱的气候B.河流缺少的地表C.沙源广布的地表D.稀少的植被13、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B.南亚、南美洲、欧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D.南亚、非洲、南美洲14、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15、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D.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16—17题。16、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①洞庭湖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17、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B3C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18、下列关于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消费量高B.能源安全受到威胁C.煤碳大量的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D.单位产值能耗高19、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20、在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有A.2种B.3种C.4种D.5种21、“坑口”电站就是在煤矿附近建设电站。“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阅读下图: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22题。22、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23、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C、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D、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24.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4读下图,完成25~26题。25、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26、图示区域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劣势在于A.土壤贫瘠B.地形平坦C.低温冷害D.人均耕地少中国2014年各省GDP排行中:广东破6万亿居首超韩国,“经济霸主”的地位牢牢确立。据此完成27、28题。27、珠江三角洲成为“最早富起来”的区域,其决定因素是A.国际环境B.对外开放政策C.优越的区位条D.著名的侨乡28、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A.地势低平,水热丰富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国家优惠策D.劳动力丰富,低价低廉2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增加值最为迅速B.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C.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D.外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30、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二、非选择题(40分)31、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5(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2分)(2)A处的天然植被是,B处的天然植被是,C处的天然植被是。(6分)(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的地带性规律,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决定的条件。(4分)(4)B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生产活动中如何防止该问题?(8分)1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6分)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6(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话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6分)(3)最近几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将近1半,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回答4点得8分)红中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DBCBD6--10BABCD11--15BAABB16--20DDACB21--25DDCDD26--30CBBCB31.(20分)(1)自西向东减少(2分)(2)森林草原荒漠和荒漠草原(6分)(3)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水分(4分)(4)荒漠化(2分);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蓄量、轮牧圈养、培育优良草品种、营造薪炭林(回答出3点可得满分6分)32、(20分)(1)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回答出一点得2分)。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2分);同时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分)(2)相同点: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2分)不同点;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促进了城市化(2分)。苏南地区的城市7化主要是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工业崛起,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久久地转移,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分)(3)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台地区,高近海外市场(2分);是我国主要的侨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2分);交通(海运)便利(2分);工业基础好;科学文化发达,高等院校众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