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页1第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2.“夫善牧民者,非以城郭也。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这一制度所起的作用是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B.推动城市经济发展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这一措施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4.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冯太后与孝文帝颁行三长制,冯太后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可见实行三长制的主要作用是①清查户口,增加国家赋税收入②打破豪强地主控制人口的合法性③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④建立基层行政机构加强社会控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均输法C.青苗法、免役法D.保甲法、保马法6.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采取的变革措施之一是A.“整理国故,尊孔复古”B.“改革科举,废除八股”C.“立行宪法,大开国会”D.“设置内阁,厘清官制”7.1896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同时将商部和传统的工部合并,成立农工商部。这些措施A.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8.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这一规定表明清末教育改革A.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B.依旧带有盲目排外色彩C.是戊戌变法的继续发展D.带有明显的专制烙印9.“皇太后和她的顽固派支持者们在1898年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但是1901年之后却采取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对于慈禧太后的这些措施,评价正确的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C.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宗旨D.起到了稳定清朝统治的作用10.费正清说:“清代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十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页2第期。”这个“新的开创时期”,主要指清政府A.通过改革开创新的时代B.废科举推动教育近代化C.倡办商业加速经济转型D.改革官制促进民主进程11.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时章程规定“本会拟妥筹经费,设立商务学堂,造就人才,以维商务”,1906年商部对此批示:创设中等商业学堂,系属振兴商业要义,自应准予立案。这体现了A.新式学堂创办受到扶持B.实业救国思想成为潮流C.政府改变传统经济政策D.商会增强地方自治实力12.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①废除哈里发制度②进行军事改革③建立近代工业④实行教育改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对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埃及阿里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特征的表述最恰当的是A.工业文明促进政治改革B.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C.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扩展D.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回应14.下列改革措施与解释准确的是A.北魏均田制——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王安石的免役法——根据每户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C.戊戌变法改革教育制度——废除科举制,改试策论D.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15.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移风易俗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中国明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C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3,其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4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力D19世纪末,日本建成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它第一年生产的钢铁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日本钢铁行业出现了垄断16.梭伦在其诗歌中写到:“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梭伦的诗吟诵的是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D.废除债务奴隶制17.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1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B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主要意图是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法国颁布的《人权宣言》被誉为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的发表确立了美国建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9.“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A.《九十五条论纲》B.《基督教原理》页3第C.《大宪章》D.《至尊法案》20.俄国1861年改革剥夺了贵族地主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地主的强烈抵抗。过去贵族地主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土地,他们现在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并获得最好的土地。许多贵族已经或濒临破产,改革却使他们获得了一大笔资金。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改革实际上是由贵族地主支配的B.改革使俄国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C.改革加强了贵族地主的经济实力D.改革未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趋势21.1860年,日本出口470多万美元,进口160多万美元;1867年出口1200多万美元,进口2160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B.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C.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D.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22.“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23.明治维新前,日本曾出现过类似于义和团的尊攘派,他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暗杀卖国的幕府官员,还攻击西方商人和外交官,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外国船只。但日本的尊攘派后来转化为明治维新志士,而中国的义和团最后土崩瓦解。其主要原因是A.日本倒幕思想渐趋流行,而中国的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B.日本明治政府支持改革,而清政府一直对义和团大肆镇压C.日本的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强大,而中国的义和团却孤军奋战D.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而中国的资产阶级缺乏改革的决心24.为了结束埃及分裂割据的局面,穆罕默德·阿里采取的措施是A.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C.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D.彻底铲除马木路克25.1868年4月在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是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五条誓文》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它是A.改革派的誓言B.废除身份制度的法令C.明治政府改革的施政纲领D.规定必须效忠天皇的法令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顾炎武曾经概括战国时期的政治情况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材料二西汉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包括了贵族,文武官吏和大地主,大商贾四种人。这四种人各自均有割据性,只有在皇帝和他的朝廷坚强有力的时候,他们才拥护统一,成为中央集权的支持者,如果皇帝和他的朝廷力量衰弱了,他们便扩大自己的势力,与朝廷抗争。作为统治阶级首领的皇帝,一方面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以换取他们对朝廷的支持,一方面又要限制他们的过度活动,以减轻他们对朝廷的损害。———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材料中的观点。(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高祖与汉武帝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8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改革时代”。这场进步主义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等方面,目的在于消除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所引起的种种社会弊页4第端,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其动力来自南北战争后逐步兴起的进步主义思想以及这个时期波澜壮阔的民粹主义和工人运动。如果说民粹主义和工人运动是来自美国社会下层的话,那么进步主义思想和改革则是来自美国的上层,而且以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主。……这场进步运动同时在联邦、州和市三级展开,从政治上的争取妇女选举权、市政改革到经济领域的反托拉斯运动,从救济穷人和改善工人待遇的社会正义运动到自然资源保护,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步主义改革把美国的社会改革运动推向新的阶段。———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1945年以后美国经济、教育与科技改革:1945~1970的25年间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肯尼迪政府的新边疆政策;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政策;1970年代后的第二次改革浪潮,有尼克松政府的新联邦主义政策;卡特政府的反滞涨政策;里根政府的以减税、反滞涨的振兴经济政策;布什政府的稳定经济,缓减危机对策。1958年,美国总统颁布了《国防教育法》。1983年以告全国人民公开信的形式发布了《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危险中,现正在被全世界竞争者超越。”1993年,克林顿政府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其施政纲领。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了《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步主义改革”的主要特点,分析美国“进步主义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影响。(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注重改革的原因。指出与1945~1970年代的改革相比,美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主要特点。(9分)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外近代史上改革的作用:第一,它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它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它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途径;第四,它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必然选择;第五,它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试运用世界史史实各举一例论述材料中所归纳的五个方面内容。(15分)页5第2016高二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ADDDC6—10:BCAAC11—15:CCDBD16—20:DBADB21—25:DDACC26、(17分)(1)秦制并非始皇一统之后突然建立的,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春秋到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小农经济兴起,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