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程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一、开国大典1.筹备:新政协(1)召开:1949年9月21日在________召开。(2)任务:讨论建立____________的有关事宜。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3.意义(1)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革命的基本胜利。(2)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3)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宪法的颁布(1)目的:保障政治上从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顺利过渡,替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颁布: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3)内容①确立了我国的____________和政府组织原则。②规定了________的权利和义务。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________的方针政策,并将____________写入宪法中。(4)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5)意义①加强了__________,巩固了中国人民________和建设的成果。②反映了国家在____________的根本要求。③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2.法治的完善(1)背景:1956年底,过渡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2)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国家必须系统制定____________,严格遵守,人民的____________受法律保护。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建立与发展: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政治生活开始沿着____________制定的程序运行。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选举了国家领导人并通过了多部法律。2.内容和意义:人大代表经由____________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这一制度奠定了新中国____________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基础:中共与____________团结合作、共同反对__________专制独裁的历史。2.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主要形式:政治协商。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____________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施背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____国家。2.基本内容(1)在国家的____________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2)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3.法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4.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5.实施:形成了________、广西、________、西藏、内蒙古五大省级自治区,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6.意义: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知识点一开国大典1.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右边这幅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当时能够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C.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变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知识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知识点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4.下图是为纪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在当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其发行年代应该是()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5.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C.全国政协成立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知识点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7.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的出山与下列哪项制度相关联()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8.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根本依据是()A.民主党派帮助过中国共产党B.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C.中国共产党信任民主党派D.中国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知识点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西藏自治区成立几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②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③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伟大力量④西藏自治区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0.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材料二第一章总纲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同通过会议性质意义规定国体相同规定(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点。(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12.阅读下列图片:图一一届全国人大图二毛主席主持全国纪念邮票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图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银币(1985年发行)请回答:(1)指出与图一相关的两大重要历史信息,并从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评价其意义。(2)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3)概括新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答案解析】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清单一、1.(1)北平(2)新中国3.(1)新民主主义二、1.(1)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3)①政治制度②人民③建设过渡时期总路线(5)①人民民主专政革命②过渡时期③民主和法制2.(2)完备的法律民主权利三、1.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各项政治建设四、1.各民主党派国民党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4.参政议政五、1.多民族2.(1)统一领导(2)区域自治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5.新疆宁夏对点训练1.A[第一幅图片反映的事件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二幅图片为新中国的成立,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政权保障。B、C两项不符合辛亥革命,D项不符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A[注意时间“1949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选A。]3.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的最大不同就是规定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4.C[第一届全国人大是1954年召开的。]5.A[过渡时期总路线不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全国政协在1949年建立;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是在1982年9月提出的。]6.B[毛泽东的想法是,一个党不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党的领导,又有民主党派的监督,可以群策群力。]7.B[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体系的建构,因此排除D项。依据题干中“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可以判定答案为B项。]8.B[解答原因分析一类的题目,要注意结合历史背景,对比分析各种因素。本题中,A、C、D三项都不是依据历史背景得出的结论,不是根本的因素。]9.B[西藏自治区不是我国的发达地区,排除④,故选B。]10.A[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不是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排除③,选A。]综合运用11.(1)《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同通过会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一届人大性质临时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规定国体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相同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法律依据:《共同纲领》。特点: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两者的异同即可;第(2)问,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可判断出法律依据是《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的特点据材料二概括;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新中国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12.(1)信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社会主义特色。②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昭示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④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于国情而实施的重要政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解析本题以三幅图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成果,但评价一定要概括。第(2)问根据图片判断即可。第(3)问实际上要求回答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材问题解答阅读与思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毛泽东所提出的群众路线。中共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都来源于群众,它的制定符合客观实际,并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这条路线有利于实行正确的民主集中制,保证正确的民主方向,形成统一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