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一、海岸类型的比较类型概念特征形成的景观分布开发利用方向基岩海岸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又称岩岸。它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线十分曲折海岸分布着向海突出的海岬和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山东、辽宁等地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加之沿岸有众多的岛屿,常在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避风浪的天然良港。基岩海岸在海浪侵蚀和岩石崩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砂质海岸通常为堆积性海岸,主要由砾石和沙子组成,堆积物颗粒通常较粗,经海水冲刷和搬运,形成向海洋缓缓倾斜的沙滩地形平坦、开阔往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沙滩等地貌海南岛的亚龙湾、广西北海的银滩海滩多开阔平坦,常形成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淤泥质海由于平原河流流速较缓,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淤泥质海滩主要分布在河口或平原大多数淤泥质海岸土质2岸只能携带颗粒较细的物质,故海岸物质的组成以淤泥为主海岸线平直地区。在我国广泛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北等地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养殖,晒制海盐,但缺乏建造海港与海滨浴场的条件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减少海浪侵蚀海岸及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珊瑚礁海岸由生物堆积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由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珊瑚礁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常发育珊瑚礁海岸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起到良好作用典例读“澳大利亚大堡礁图”,分析回答问题。(1)大堡礁所在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__,落潮时,部分礁体会露出水面,形成______________。(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珊瑚海的是__________,其海岸类型是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与__________海岸同属于生物海岸。(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大堡礁的影响是________,大堡礁的存在对海上航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珊瑚礁对于人类而言具有哪些重要意义,人类又应该如何合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答案(1)大陆架珊瑚岛(2)③红树林(3)使大堡礁逐渐减小易导致船只触礁(4)意义:①提供丰富的海洋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资源;②为海鸟提供栖息地;③丰富3的物种基因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④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人类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⑤能够分解大量陆地上的废气、废物;⑥保护海岸,减少海水的侵蚀和海啸的威胁;⑦提供海上避风的港湾等。(答出4点即可)开发利用时应做到:①注意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污染;②防止过度捕捞,维护生态平衡;③加强立法,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经济活动的区域;④加强科学研究、污染检测;⑤全球合作,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等。(答出4点即可)练习1下图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中间。(2)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利用方式答案(1)地球(2)海岸曲折、陡峻多港湾风暴潮(3)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利用方式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捕捞业、海水养殖业海洋空间资源建港口、海运海洋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对海水水体运动(潮汐)成因理解、对海岸地貌特点的认知及对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1)题,天文大潮形成在朔、望时,而“八月十八”则是望日即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之时。第(2)题,从图示信息可知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岛屿众多,海岸曲折、陡峻,海阔水深,多天然良港。第(3)题,舟山群岛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适宜发展捕捞业、海水养殖业等;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舟山群岛海岸曲折、陡峻,多良港,附近浙江、上海经济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故舟山群岛空间资源开发价值极高,适宜建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4二、全球构造理论目前对全球陆地构造、海陆演化过程和机制等有关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地学界仍有不同的见解。仅就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解释作简要介绍。1.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认为,在古生代全球只有一块巨大的原始古陆,即泛大陆,其余是一个广泛的原始大洋,即泛大洋。两亿年前的中生代初,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离心力和自东向西的潮汐摩擦力作用,使泛大陆开始分裂漂移。花岗岩质的大陆漂浮在玄武岩基底上。所有大陆都自东向西移动,其中美洲漂移最快,而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漂移得最慢。这样,首先在美洲和欧洲、非洲陆地之间形成大西洋。接着在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之间形成印度洋。大陆漂移过程是缓慢的。直到第四纪初期,才形成现代世界海陆分布的轮廓。2.海底扩张说的产生及其观点20世纪60年代初,在下列观点影响下形成海底扩张说。(1)联合古陆的重建、拼合和越来越多的大陆漂移的其他证据。(2)大洋中脊体系及其中央裂谷带的形成机制与特征。(3)海洋沉积物自大洋中脊轴部向两侧依次变厚的事实。(4)海洋地壳的年轻性(不超过两亿年)。(5)某些大陆边缘海沟—岛弧体系的发现及其突出的地震、火山活动特点等。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其速度大约为每年几厘米,这就是海底扩张。海底扩张在不同大洋的表现形式不同。一种是扩张着的洋底同时把与其相邻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大陆与相邻洋底镶嵌在一起随海底扩张向同一方向移动,随着新洋底的不断生成和向两侧展宽,两侧大陆的距离随之变大,这就是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的解释。大西洋及其两侧大陆就属于这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洋底扩展移动到一定程度便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中去,相邻大陆逆掩于俯冲带上。洋底的俯冲作用导致海沟—岛弧体系的形成,太平洋即是如此。洋底处于不断的生长—运动—潜没的过程中,周期不超过两亿年。驱使洋底周期性扩张运动的原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大洋中脊体系的中央裂谷带对应地幔对流的涌升和发散区,宽广的大洋盆地对应海底扩张运动区,海沟则对应对流的下降汇聚区。洋底的周期性更新,使其年龄较轻,接受沉积作用时间短,沉积物厚度较薄,从中脊轴向大洋边缘呈逐渐增厚趋势。3.板块构造学说其主要内容如下:地球的最上部被划分为岩石圈和软流层,软流层在缓慢而长期的作用力下,会呈现出塑性或缓慢流动的性质。软流层物质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原动力,它借助岩石圈底部的黏滞力带5动上覆板块移动,板块被动地驮伏在对流体上发生大规模运动。岩石圈被一系列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球面板状块体,这些构造块体就称为板块。全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带。位于板块上面的大陆,伴随着板块的运动而被动地发生长距离水平位移,形成了大陆漂移。板块边产生,边运动,边消亡,周而复始,在地球表面留下板块活动的痕迹。板块在洋中脊轴裂谷带因炽热地幔物质不断涌出而得到补充,当其冷却到足以产生机械强度时便成为板块的一部分。大洋板块从生成至海沟俯冲带消亡一般不超过两亿年。板块潜入地幔内数百千米才被熔化,故沿板块俯冲带可发生浅、中、深源地震活动。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最具有权威性的全球构造理论,但它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板块构造的驱动力问题,目前还没有圆满的答案。典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双选)()A.全球地壳共分为七大板块B.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很深的海沟D.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答案BD解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割成若干“块”,即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两个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处,形成很深的海沟和弧状的岛链,并产生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就是由板块张裂而产生的。练习2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下图是“科考船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科考航线上a、b、c、d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A.aB.bC.cD.d(2)科考船途经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3个板块B.4个板块6C.5个板块D.6个板块答案(1)C(2)C解析以我国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这个社会热点材料作为试题的导入,综合考查世界大洋的盐度分布规律,全球六大板块的分布、范围等问题。第(1)题,考查对盐度分布规律的理解,根据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高纬递减的规律,c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是盐度最高的地区。第(2)题,考查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要求掌握六大板块的范围、板块的边界等。三、主要海底地形的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区别不同海底地貌类型的特点可以联系字面含义,结合板块构造学说从位置、深度特点、分布规律等方面列表分析如下:位置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大陆架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大陆架是地壳运动或海浪冲刷的结果。地壳的升降运动使陆地下沉,淹没在水下,形成大陆架;海水冲击海岸,产生海蚀平台,淹没在水下,也能形成大陆架水深小于200米,深度浅,坡度缓,光照、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丰富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大陆坡大陆架向外伸展陆坡是轻而浮起的大陆和重而深陷的洋底之间的接触过渡地带。随着大陆裂开,其间形成狭窄的幼年海洋水深200米至4000米,坡度大岛弧大陆与洋盆之间呈弧形分布的群岛,也称“岛链”或“弧形列岛”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弧形分布海沟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深度大,海洋中最深处7洋盆海沟与洋中脊之间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水深4000米至6000米,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洋中脊大洋中心为板块生长边界,地幔物质上涌形成中轴为裂谷,其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典例结合下列材料和大西洋海底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海洋的底部到底是什么样子?现代海洋探测技术表明,海底与陆地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地球上最凸起的山峰、最深的沟谷和最长的山脉,都分布在海底。(1)我国下列海域全部位于大陆架的是()①渤海②东海③黄海④南海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下列有关岛弧和海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岛弧和海沟分布在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地带B.岛弧和海沟常伴生在一起C.马里亚纳海沟分布在东太平洋,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最深处超过11000米D.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带,多火山、地震(3)下列岛屿位于洋中脊附近的是()A.英国的大不列颠岛B.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C.中国的台湾岛D.大西洋中的冰岛(4)有关大西洋中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8A.分布在大西洋中间B.呈“S”形纵贯南北C.面积占大西洋的一半D.中脊与两岸大致平行分布答案(1)A(2)C(3)D(4)C解析我国大陆架比较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全部,东海的大部分,以及南海的一部分。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位于西太平洋海底。世界大洋相互连通,构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大西洋中脊是一条纵贯南北的海底山脉,全长1.7万千米,面积占大西洋的1/3。其中冰岛即位于大西洋中脊上。练习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2)①处为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式为__________;②处为砂质海岸,其特点是____________;③处为珊瑚礁海岸,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