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B.某合成酶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变形虫的运动解析:某合成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该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答案:B2.人的成熟红细胞溶血后,只剩下一层细胞膜外壳,称为血影。如果将血影中的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并用板条将其推挤到一块,则测得的脂质面积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A.1/2B.1倍C.2倍D.4倍解析: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将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其表面积约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答案:C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科学家通过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解析:欧文顿是通过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的推理得出结论的。答案:A4.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解析:磷脂分子的结构是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所以构成磷脂双分子层以疏水性尾部相对,外部是亲水性头部。答案:A5.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鉴别细胞膜的内外侧的有效依据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对于细胞膜来说,糖被只能分布在外侧,这是区分细胞膜内外侧的重要依据。答案:A6.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最可能是()A.人的白细胞B.鸡的红细胞C.蛔虫的体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2解析:生物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如果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说明该细胞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他的生物膜。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除细胞膜外,没有其他类型的生物膜。答案:D7.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③④解析:膜的融合、变形虫伸出伪足、吞噬细胞吞噬病菌都是反映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典型例子。细胞对Na+、K+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能反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需要通过细胞膜。答案:C8.变形虫的表面任何部分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C.保护性D.全透性解析:变形虫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答案:B9.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解析: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故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答案:A10.罗伯特森的关于生物膜模型的构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暗层是蛋白质分子。这一观点的局限性最主要在于()A.不能解释生物膜的化学组成B.不能解释生物膜成分的相似性C.不能解释脂质类物质较容易跨膜运输D.不能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解析:罗伯特森较科学地说明了细胞膜的构成,但其还没有说明这种结构的特点,所以其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生物膜成分的相似性以及脂质类物质较容易跨膜运输,但这个静态的结构不能科学地阐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答案:D11.下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面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细胞膜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PC.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适当提高温度能加速图示细胞融合过程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和磷脂,它们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P;两种膜的融合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适当提高温度就会加速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流动性。3答案:A12.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储存脂肪,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基本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解析:由于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性的,所以头部在外与细胞质基质相接触,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性的,所以会与小油滴直接接触。答案:A13.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示意图见下图,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解析: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答案:C14.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解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答案:C15.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解析:包裹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的微球体是用磷脂制成的,因此微球体如生物膜一样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微球体到达患病部位后,与患病部位的细胞膜融合,将携带的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带入细胞内。答案:B二、非选择题16.下面是一组关于细胞膜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实验一: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细胞,使其分散成单个的,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4实验二:科学家将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实验三: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分解。(1)实验一可作为的典型例子。(2)实验二说明。(3)实验三说明。解析:由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通常只有同种细胞才能相互结合。蛋白质能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中有蛋白质;细胞膜能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说明细胞膜中有脂质。答案:(1)细胞识别(2)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呈双层排列(3)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和蛋白质分子17.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能分别与人体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种细胞分别产生红色和绿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在37℃下保温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就呈均匀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1)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种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组成细胞膜的是可以运动的。(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种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这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3)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若在0℃下培养40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解析: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其上覆盖、镶嵌或贯穿着蛋白质分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所以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1)蛋白质分子、磷脂分子等(2)一定的流动性(3)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表现18.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这个简图表示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的化学成分:①,②,③,④。(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功能特性是。(4)该结构中的②③所代表的成分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有。(5)组成该细胞结构的化学元素主要有,合成图中②③成分的细胞器是。(6)决定细胞识别作用的成分是图中的。(7)真核细胞中无该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中的O2进入同一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穿过层该结构。解析:(1)此简图为生物膜亚显微结构图。(2)①是磷脂双分子层,②③都是蛋白质分子,④是糖蛋白。(3)该结构的特点是有一定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4)从图中看出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的排布方式有镶嵌、嵌入、贯穿等。(5)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可见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P;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6)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7)真核细胞中不具膜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叶绿体中的O2穿出叶绿体(2层膜),直接进入同一细胞中的线粒体(2层膜),共穿过4层生物膜。5答案:(1)生物膜(2)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糖蛋白(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4)镶嵌、嵌入或贯穿(5)C、H、O、N、P核糖体(6)④(7)核糖体、中心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