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语文试卷2015.8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三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正是一种音乐性的美。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了盛唐各艺术门类,成为它们美的魂灵。(2)我们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有些缘分只是▲,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过往云烟。(3)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扁舟轻驶,务必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导致什么都不得不割爱。A.渗透黄粱美梦徜徉B.渗入南柯一梦徘徊C.渗入黄粱美梦徜徉D.渗透南柯一梦徘徊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河南鲁山养老院火灾突发时,不但老年公寓房屋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这些房屋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B.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应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和重要受益者,诸如学校、医院、媒体、行政机关等应是互联网服务的引导者和领先者。C.随着智能手机技术升级换代的加速推进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手机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也在快速易主,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更难寻找永远的王者。D.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规划直接影响城市形象,责任重大,由于这种理念的盛行,使得中国城市经历了一场残酷的规划性破坏。①把本来鲜活的一个城市整体解构并简单化了②最致命的是那种功能性分区的规划理念成了一时的潮流③一方面泯灭了城市丰富厚重的历史人文记忆,一方面把城市生活变得单调④可惜我们很少能做出巴黎、老北京那样高明的规划。2⑤就是按照使用功能把城市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娱乐区等等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4.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可以用肉眼看见木头的纹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去,桌子却是光滑的。如果通过显微镜,就会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各式各样的差异。用一架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就会又有所改变了。A.我们直接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种现象。B.凭借不同的观察方式会看到不同的现象。C.事物实在的形状不只是肉眼看到的那样。D.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5.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做事要脚踏实地方能成功B.要学会突破自我,迎接挑战C.要灵活变通,不要生搬硬套D.成功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6—9题。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旨而已,不寻章句。年十四,遭父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大统二年,州民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①等,据州城反。贤乃招集豪杰与之谋曰:“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其势虽盛,其志已骄。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残剥为业。夫以羁旅之贼,而驭乌合之众,势自离解。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如吾计者,指日取之。”众皆从焉。贤乃率敢死士三百人,分为两道,乘夜鼓噪而出。群贼大惊,一战而败。狼乃斩关遁走。贤轻与三骑追斩之。迁原州长史,寻.行原州事。八年,授原州刺史。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十二年,随独孤信征凉州,平之。又抚慰张掖等五郡而还。俄而茹茹围逼州城,剽掠居民,3驱拥畜牧。贤欲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未决。贤固请,德乃从之。贤勒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贤因率骑士追击。斩二百余级,捕虏百余人,获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胜计。魏恭帝四年,王师东讨,朝议以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使持节、河州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焉。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②,以备寇戎。于是羌、浑敛迹,不敢向东。五年,宕昌寇边,百姓失业,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七防诸军事、洮州刺史。属羌寇.石门戍,撤破桥道,以绝援军。贤率千骑御之,前后斩获数百人,贼乃退走。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虏遂震慑,不敢犯塞。俄废洗州总管,还于河州置总管府,复以贤为之。(选自《周书·列传·卷二十五》,有删节)【注】①大野树儿:人名。大野(dàyě),后魏赐谢总为大野氏。②斥候:侦察兵。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师受.业,略观大旨而已受:通“授”,教授B.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卒:通“猝”,仓促C.迁原州长史,寻.行原州事寻:不久D.属羌寇.石门戍,撤破桥道寇:进犯,侵犯。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贤自小就有志向节操,在他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就担负起了抚养教育弟弟的责任,十分友爱。B.对于州民豆卢狼杀害都督大野树儿、据城作乱一事,李贤认为谋划得当,就可以诛杀为首的将领,平定叛乱。C.李贤在跟随独孤信平定凉州后,又安抚了张掖等五郡,不久,又带兵击退了抢劫百姓的茹茹族,百姓得以安居。D.李贤在河州担任总管期间,积极备战,撤破桥道,斩获数百人,打得羌族、浑族不敢进犯,从而境内太平。8.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4处)(4分)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4分)4(2)贤勒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贤因率骑士追击。(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辛弃疾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视草③,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注】①范倅: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城临安。悴,副职。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②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③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1)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5分)(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2)▲,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3)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4)▲,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白居易《与元九书》)(6)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7)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8)同声相应,▲。(《周易》)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清粥王岫榕5⑴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⑵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⑶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的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⑷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洗衣机里转动着衣服;或者摘一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⑸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过是添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⑹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⑺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的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变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并不干扰。⑻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只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只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6顾,感知安静的,有粥可食的人生。⑼青春飞扬的年纪,处处都是好风景,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便常常用稀饭代替,哄骗的,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⑽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了第一需求。⑾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⑿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的熬煮着,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摘自《文苑经典美文》2014.8)12.文章详细描写了煮粥这个富有情趣的过程,请简单概括这个过程。(6分)13.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⑸段划横线语句的作用。(4分)14.请修辞角度赏析第⑿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15.请结合文本探究“煮一锅清粥”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岁岁年年人不同杨迎新①眼看老父亲的头发一根根变白,绕膝蹒跚的娇儿一寸寸长高,不禁想起了当初唐诗人刘希夷《白头吟》里的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②韶华易逝,岁月难再,这是古人一再咏叹的题材。屈原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怕的是蹉跎时日、老大无成,这应算是比较积极的。曹操这个人是很有大志的,但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却弥漫着一种苍凉之气。刘希夷的那两句呢?大概也没有突出的格调。不过,当我吟哦这两句诗的时候,父亲却独有所感,说:“我看这诗讲得在理,就说咱爷仨吧,我小时候不用说了,旧社会,饿得皮包骨;你小时候赶上‘瓜菜代’,气色也不好;哪像现在我这‘甜窝’里的小孙子,牛奶、肉松、水果不断,长得像嫩葱一样!这不正是‘人不同’么?”③我父亲是农民,不大懂诗。他的解释也未必符合诗的原意,但他讲的我们祖孙三代童7年的情况却是真的。其实,这些变化,社会学家们早就揭示过了。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状况一年比一年好。平均身高在增加;平均寿命从以前的三十多岁,四十多岁,增加到现在的七十多岁。④然而往深处一想,“人不同”主要还是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变化上。前些年谁不对“富”字畏之如虎?现在哪个劳动者又不求知若渴?过去一说赚钱,仿佛是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如今则是生财有道的人当劳模;过去一提生活享受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现在吃穿讲究一些,被视为劳动者的正当追求。如今,如果有哪位老先生再把农民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