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行业不缺热情缺匠心文/桂子无人机越来越火,关于无人机的报道也是络绎不绝,几乎每周都有“爆炸式”新闻推出,特别是隔三差五就冒出一家行业“精英”,似乎无人机人人都能做,而且都能做好,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奇迹”!但只要你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这些报道很多都是避实就虚,混淆概念,很少有那种真正让人震撼的创新与亮点,就比如一个简单的一键反航功能都能当作新闻头条。更不用说标题党了:比如今天跳出来一个“某某公司成为某疆的最强竞争对手”,明天钻出一个“某某公司成为某疆最紧密的追随者”,后天再冒出一个“某某公司成为无人机某某领域的领导者”,要不就来个“某某将成为无机行业的苹果”,“某某有望成为无人机行业的Android”等等,这种高歌猛进的热情,让人局外人看得都热血沸腾:谁要是茶余饭后不聊几句无人机似乎都跟不上时代的节凑!特别是最近一媒体重磅推出的一篇长达五千多字的报道,更是将这份“热情”展现的淋漓尽致。文章先生从比生世开始(正宗的航天国企科班出身),接着比公司注册时间,比资本,比融资,比市值,比价格,好不容易“期盼”到比性能章节,却发现文章不是从正面去描述自己无人机的优异性(仅仅轻描淡写),反而是大肆揭露其它家无人机的缺点,用以反衬自己虚无缥缈“辉煌”的未来!笔者挺敬佩这位作者的,其行文构思要远远的甩出笔者几条街,但通读下来没看到这家无人机外观上有那一丝创新,技术上有一点突破,看的人也是醉了!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研发出“高性能”的无人机,笔者就开始纳闷了,无人机真的那么容易做?果真如此,那还算的上高科技产品吗?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咨询了资深玩家出身的无人机行业的创业者:深圳市曼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先生。据了解,王总玩航模有七八年历史,最早从玩油动力的直升机航模开始,到后来的大型专业航拍多旋翼无人机,再到目前流行的小型娱乐性无人机,对都每种无人机的性能,操作技巧以及优缺点都了如指掌。当对此行业有了真知灼见后,两年多前果断的开始了创业,虽然小有成就,却没有丝毫张扬与懈怠,依旧默默耕耘。在王总看来无人机主要分三大块:一是飞控,好的飞控不但能让飞机灵活高效的完成各个特技,还能让飞机自动应对各种突发状态,能自动避障,自动返航等,比如突遇强风,面对环境干扰,遭遇遥控失灵等等,无人机都能自主灵活应对,安全着陆。要完成这套自主飞控至少需要6人的团队,花上2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研究与实践;二是摄像系统,要拍摄优质的视频和图像不仅离不开高性能稳定的云台系统,更离不开高品质的运动相机,而要自主设计好这两套系统,需要有专业的研发人员,更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积累;三是图传,既要保证画质清晰、流畅与稳定,又要保证延时足够小,还要保证图传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其成本还不能超出一般航拍无人机,能够做到这几点就需要在研发上下真功夫,需真本事。谈到这里王总感慨道,国内除了某疆外,舍得这方面大量投入,执着钻研的还真不多,市面上所谓的无人机绝大部分只能算得上是航模(没有自主导航功能的无人机严格来说只能算的上是航模),一方面是企业在研发方面目光短浅且较为吝啬,很多企业依据是用做手机、做平板的方式,用拿来主义思想做无人机;另一方面是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上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致志搞研发的人是越来越少,特别是那种匠心独具型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而要把无人机做好,不仅仅靠热情,更重要是靠匠心!说的真好!靠匠心!何为匠心?笔者认为那就是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保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与态度。记得小时候家里请了两个木匠做桌椅,当面对一堆七弯八拐粗细不均的沉年朽木时,木匠没有丝毫抱怨,而是迅速地拿出纸笔和工具,认认真真的测量每根木头的尺寸,描述出大体形状,再经过一番酝酿后,接着有条不紊地开始弹墨,切割,整形,刨光,打孔……;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尽心竭力!一天下来,几把精美的椅子和一张结实的桌子并展现在眼前,让人由衷称赞!时至今日,每当有机会回老家时,笔者都禁不住去摸一摸、闻一闻那桌子,每次都觉得它是越发的厚重与芳香!虽然时代在变,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个行业,这种匠心都不能变!尤其是无人机这个行业,仅仅靠热情吹上天的无人机最终只会是吹的越高摔的越惨!只有靠匠人之手托举上天的无人机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才能真正承载起民族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