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定区201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政治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共90分,每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DBCBDC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BCCDCBA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DBCDABAC二、简答题(共32分)31.(1)①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折不扣地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格遵守法律。对于一切违法行为,都要依法认真追究,使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②国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体现司法机关是维护正义和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③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④党领导人民制定和遵守宪法和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写出其中一条,要写明实施的主体,如:政府、司法机关、党、公民等)(4分)(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有序地进行,注重规则和程序,而不能随心所欲、无法无序。无法无序的政治参与方式将会使社会付出较高的发展成本,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消极的影响,也是对法律的践踏。(3分)32.(1)答案示例中德合作体现了我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彼此互相尊重,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合作。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主张各国之间和谐共处,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中德两国存在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两国合作的基础,中德经济互补性十分突出,合作空间极其广阔。加强中德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促进两国在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相互提高,相互带动,共同发展。(6分)(2)答案示例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中国有机会参与到工业化4.0的进程中。我国要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现代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这样可以2促进我国向工业化4.0迈进。从对外开放的角度:中国有机会参与到工业化4.0的进程中。我国要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中德两国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学习和引进德国先进技术,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步缩小差距。这样可以推动我国朝着工业化4.0方向发展。(5分)33.(1)物质极简(2分)(2)示例一:我赞成这种方式。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品质。也有利于节俭、环保等理念的贯彻。示例二:我不赞成这种方式。这是一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消费。消费具有动力功能。这种方式不利于拉动经济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示例三:这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我们既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进行合理消费,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又要贯彻节俭、朴素、环保的社会风尚。在生活中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不能绝对化。(5分)34.答案示例启示:我国高校要坚持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将理论研究等理性认识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使之成为改造世界的现实的物质力量。(2分)人们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有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的认识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高校的科研成果就是经过加工制作,从而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还需要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高校的科研成果应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中获得新的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而且在于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才能使客观世界发生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的改变,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高校要注重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祛除“唯论文”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5分)三、分析说明题(12分)35.答案示例: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世界各国携手打击网络犯罪、互联网技术发展难题不断得到解决等,这些理由都强调了保障网络安全外因的作用。但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理由中忽略了社会成员自觉守法、规范网络行为这一重要的因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有当全社会成员人人自觉遵守互联网的有关法律,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积极用法治和道德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才能真正实现网络安全的有效治理和保证。因此,该观点持有者陈述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析评分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概述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分析材料;获得评价结论。概述评价标准:2分运用评价标准分析材料:8分获得评价结论:2分3四、论述题(16分)36.答案示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社会公平和城乡共同富裕,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调整城镇化战略重点,是我国立足实际,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1.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显著提高,将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料;农村市场规模巨大,农业产业化使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明显加大。同时,农业产业化使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从而刺激工业生产和农村城镇化发展;高效集约的农业产业化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转入第二、第三产业,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人力服务。2.城镇化能为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创造必要条件。随着城镇化推进,期间建立的一些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公共服务为周边农村提供信息、交通、物流等专业化生产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城镇人口的集聚为农产品创造更大的消费市场,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这些功能对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3.新阶段推进城镇化需要政府运用规划、计划手段,制定和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为保障城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创造条件。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城镇盲目扩张;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民权益保护,为缩小城乡差别消除制度障碍。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析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有:围绕论题提出总论点;分论点紧扣总论点;论述逻辑连贯而完整,并运用恰当事例论证;正确使用学科术语。考生围绕论题展开论述应当包括以下逻辑线索:①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的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农业的作用;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消费与生产的关系。②从“城镇化能为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创造必要条件”的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工业的作用;第三产业的作用;生产决定消费。③从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国家计划手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维护社会公平。评分量表:评分项1:论题、总论点(结语)与分论点等级等级描述3分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一致。即,①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一致;②大部分分论点都与总论点(结语)一致。2分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一致。即,①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一致;②少部分分论点都与总论点(结语)一致。41分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不完全一致。0分没有提出总论点(结语);或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不一致;或提出分论点并展开论述,但分论点与论题、总论点(结语)不一致;或提出分论点,但都没有展开论述;或有论述,但没有提出分论点。评分项2:分论点与论述等级等级描述6-8分①评分项1得3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连贯且较完整。3-5分①评分项1得3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较连贯,但缺少部分重要逻辑环节。或①评分项1得1分或2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较连贯,且较完整。1-2分①评分项1得1分或2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缺少部分重要逻辑环节。0分①评分项1得0分;②论述中没有连贯逻辑线索,只是孤立地罗列部分非重要逻辑环节,即简单堆砌教材内容。说明:“有效分论点”指与论点(结语)、论题内在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评分项3:术语等级等级描述2分①评分项2得3分以上;②较正确使用学科术语。1分①评分项2得3分以上;②较少使用学科术语;或使用学科术语,但有较多明显错误。0分评分项2得0-2分。评分项4:事实论证等级等级描述3分在至少两个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分别恰当举例并论证相应分论点。2分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恰当举例,但只就其中一个用于论证相应分论点。1分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展开的论述中,恰当举例,但没有展开论证;或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展开的论述中,恰当举例,展开论证,但没能论证相应分论点。0分没有举例;或在非有效分论点中的举例论证;或举例不恰当。说明:“有效分论点”指与论点(结语)、论题内在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