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应对之策【概述】我省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一般是指“现代文阅读”部分第一篇文章的阅读题。第一篇文章,是命题人员非常看重的,也是全卷阅读难度最大的部分。以记叙为主,偏重叙事抒情类散文。此类文章一般是有内涵、有文化品味、语言优美,可读性强的散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有较多命题点,字数在1500——2000之间。多于是名家名作。也不排除有新意的新生作家作品。【概述】设题4——6题,题目不会太琐碎。第1题:整体把握题。如:“文章写了一件(几件)什么事?”“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有那几个人出现?”“文中写了***的哪些内容?”等。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有一个整体了解。第2题:文章内容的探究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更深层的理解,对作者着力想要表达的、比较重要的重点语句用来测试。第3题:与理解文章内容有关的线索、结构、标题、结尾、思路、写作方法、表现手法等有特点的题目。涉及到行文。第4题:文章主旨、情感的理解或感悟题。读了以后的认同感受。第5题:文章优美语言赏析题。一般很少牵涉具体词语的解释,很琐碎的题目一般不考。【常见题型及应对之策】(一)理清思路类这类试题要求考生理清行文思路的顺序,或说出文章结构的特点。这属于整体把握文本材料的题型。常见的试题形式有:梳理文章的思路,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主要情节;提出来的几个句子与全文有什么关系;领起的内容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文章的几则材料、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等等。例子分析例1:(213年北京试题)(一)阅读《洞茶》,完成第15-17题。(共15分)洞茶毕淑敏①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百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15.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①→②→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④答案示例:①初见砖茶,不以为意②茶砖相伴,温暖安慰③误买茶砖,绝望黯然④重逢茶砖,思念感动例子分析【解析】行文思路题。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有一定难度。因为划分层次较简单。在划准层次的基础上,每空由事件加上情感构成。答题思路: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应对之策:1、解答这类题,必须尽快读懂全文,准确切分全文层次,理清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阅读时,要尽快理清文章的思路,最好运用“三读法”:(1)粗读——整体阅读,快速浏览,了解文章的内容梗概和整体思路,领会文章在“写什么”。(2)细读——了解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是“怎样写的”。(3)精读——审查题目、定位阅读,筛选信息,最后确定答案。应对之策答题要做到三步:第一步筛选,根据语境,通过上下文对材料的限制准确筛选有效信息。第二步分析摘要,根据试题要求认真分析思考,区分主次,权衡轻重。第三步表述,根据题目要求,对前面所做的分析按照答题“三诀”组织答案。答题的“三诀”是:(1)摘取,直接摘取原文词句。(2)概括,从原文与剧中概括出关键词。(3)整理:综合概括有关信息,用自己的话表述答案。2、要注意审题,能不能颠倒顺序,命题人一般会作出规定或做出暗示。(二)概括要点类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考查角度与范围大体有: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的中心的概括。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的成因、过程的概括。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6.对文章线索的提炼,对文中某种表达规律的概括。7.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8.对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例子分析例2:(江西:2012年题目)(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7分)槭树下的家我先是被鸟的鸣声吵醒的。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15.“我”在夏日的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6分)参考答案:15.鸟鸣声:特别细又特别娇,充满雀跃和欢喜(2分);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细嫩,清脆,圆润(2分);丈夫的说话声:低沉而宽厚(2分)。例子分析【解析】这是一道内容概括题。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概括,也有一定难度。因为题目要求概括“听到了哪几种声音”和“各有什么特点”,因此,要对文章中出现的各种声音分好类,并区分各自的特点。应对之策:1、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来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可以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的主题思想或内容。2、从文章中的中心句、关键句词、提示语等,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或内容。(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答题尽可能使用原材料中的词语,如果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自己概括的词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注意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要点。(三)找出线索类散文的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进行描写、记叙、抒情的脉络,它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了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例3:(江西:2010年题目)(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7分)黄蜂筑巢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16.文章写黄蜂“筑了巢”的生活,突出了黄蜂哪些性格特点?此间,作者对黄蜂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参考答案:16(5分)特点:勤劳(1分)无伤人之心(不主动攻击)(1分)变化:原以为黄蜂好斗(是亡命之徒)(1分)忽然发现它有灵性,善解人意(1分,后觉得它可爱(1分)应对之策:扣住中心词,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要从句子表现的句意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例子分析【解析】这是一道隐性(没有出现“线索”二字)找出线索的概括题。文章写的是“黄蜂筑巢”,明线索是黄蜂的行动(怎样“筑巢“),暗线索是作者对黄蜂的情感认识(即:怎样看待黄蜂的”筑巢”)。应对之策:1、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2、要注意看题目及文中反复出现的字词、句子。3、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四)品味语言类常见题型:1、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例4:(江西:2013年题目)(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6分)两角钱肖复兴……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们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的“干净透明”的含义。(2分)参考答案:17.“干净透明”是指男孩子内心纯洁开心,待人真挚。(大意相同即可)(2分)(“干净”本义:没有尘土、无污染、无污垢;“透明”本义:能透过光线的。)(四)品味语言类应对之策:(1)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2)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若知道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理解句子的含义。例5:(江西:2012年题目)(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7分)槭树下的家(略)17.作者“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感觉到了自己的幸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的幸福观。(2分)参考答案:17.生活平凡而又充盈;家人相爱而又快乐;物我和谐而又美好。(答对两点即可给2分)(意思相同即可)(四)品味语言类应对之策:扣住中心词,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要从句子表现的句意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3、理解句子的作用。这类题目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题目要求的除外)。例6:(江西:2011年题目)(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7分)方寸田园琦君……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四)品味语言类18.文中画横线句对朋友书桌上的摆设进行了具体描述,这在行文结构中有何作用?(2分)参考答案:18.面对朋友“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顿生感悟,自然而然将‘‘方寸田园”的立意在下文中凸显出来,呈现于读者之前。(大意相同即可)(2分)应对之策: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答题:内容上:写了什么,寄托了什么感情,点明了什么主旨,深化了什么主题等;结构上:总领全文,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开头)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点题,凸显立意(中间),总结上文,照应上文;戛然而止,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卒章显志等。(四)品味语言类4、赏析句子。例7:(江西:2012年题目)(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7分)槭树下的家。。。。。。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那样清脆和圆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露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18.简要赏析文中画线语句。(3分)参考答案:18.这段文字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孩子的笑声比作圆滚滚、晶亮亮的露珠,突出了孩子笑声的清脆和圆润。(意思相同即可)(3分)。(四)品味语言类应对之策:从语言的形式、内容、作用三方面赏析。(1)形式:包括三方面:1、用词之美: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2、修辞之美: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3、句式之美:骈句、长短句、运用关联词语的句子等。(骈句句式非常工整;长短句句式活泼)(2)内容是指句子本身的意思和它隐藏的含义。(3)作用是指句子对文章中心、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的作用。答题步骤为:这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如运用了比喻手法),它的内容(意思、含义)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五)其他类常见题型:1、谈表达方式的作用。例8:(江西:2012年题目)(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7分)槭树下的家(略)16.一年四季槭树各有什么特点?请概括。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槭树?(6分)参考答案:16.春天:槭树的树叶多、软、绿;槭树的花多而亮。夏天:槭树繁茂,形成浓荫,(带来凉意)。秋天:槭树的叶子很黄很红。冬天:槭树的叶子都落了,小绿鸟的窝巢在枝丫间出现了。(每点1分,共4分。如语言不够简洁,酌情扣分)。这一段使用了正面衬托的写作手法,用槭树一年四季的美映衬了槭树下家的温馨和美,表现了作者对家的美好情感。(2分)。(五)其他类【解析】这是一道既考概括,又考描写表达方式作用的题目。应对之策:了解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