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外语系11月份心理知识竞赛复习题库一、什么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WHO,1989)健康的标志(WHO,1948)(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9.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的七大标准:(1、快食:吃饭不挑食、不偏食,津津有味2、快眠:较快入睡,睡眠质量好,精神饱满3、快便:快速通畅地排泄,感觉轻松自如4、快语:说话流利,头脑清醒,思维敏捷5、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动作流畅6、良好的个性:性格柔和、适应环境,为人处事好7、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自然融洽,朋友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也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能保持对学习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能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智力正常,IQ=90~110、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相适应、追求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2、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心理健康是连续变化的、从健康/正常→不健康/异常→健康、心理健康是有层次的、最低:克服心理疾病、中间:健康、最高:自我实现、心理健康是随年龄变化的、心理健康是需要维护的、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三、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失眠、食欲减退;自责或无价值感;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想死;同时出现几个以上问题或至少持续两周以上抑郁是与自杀最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四、心理问题的程度(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2)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心理失调。(3)精神病。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五、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类▓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癔病症▓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表演型人格、冲动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焦虑型人格▓性心理障碍:同性恋、易性癖、恋物癖、异装癖、窥阴癖、暴露癖▓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燥狂抑郁症▓PTSD:(创伤性心理障碍:战争、灾害、交通事故、犯罪被害)神经衰弱是指在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脑机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使神经精神活动能力减弱。如由于学业负担过重,有些学生长期用脑过度,就容易导致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有:情感控制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睡眠困难、心悸、多汗、易疲劳等。重性精神病: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病的种类很多,大学生常见的主要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等。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环境影响:政治、经济、社会风气◆大众传播影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学校教育影响:教师、学风、校园文化◆家庭父母影响:家长、养育、亲子关系◆同伴群体影响:朋友、异性、交往方式◆个人条件限制:生理、心理、自我期望七、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1、行为观察法2、面谈诊断法3、心理测验法4、心理健康普查其他:心理测验法、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问题诊断测验、心理健康评估八、心理问题应对策略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4、创设学生健康成长环境)九、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由受过咨询心理学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术,针对求询者的各种适应与发展问题,通过与求询者协商、交谈、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帮助求询者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心理咨询的作用:可以开发心理潜能促进成长、可以排忧解难增进身心健康、可以减轻症状防治心理疾病十、大学生常见心理咨询的内容1、适应与发展咨询2、学业与发展咨询3、择业与发展咨询4、心理健康与发展咨询5、危机干预)十一、心理咨询的方式(1)个别咨询(2)团体咨询(3)电话咨询(4)书信咨询(5)网络咨询十二、大学生“人际沟通”1、人际矛盾的双重性(1)从积极方面来看:1、人际矛盾可能促使大学生心理水平的提高,心理结构的完善。2、人际矛盾还可能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修养水平的提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从消极方面来看:影响学习、工作;可能导致个体心理结构畸型发展,如形成自卑、猜疑、嫉妒、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可能导致集体凝聚力下降甚至集体成员心理的涣散,集体活动难于开展;也可能导致对社会的偏见,对人的消极的刻板印象;极端者还可能因人际矛盾导致心理的持续的高度的不平衡,使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产生心身疾病。3、正确归因,分类处理一)由人生观的差异导致的人际矛盾言辞尖刻、不欢而散;各自为阵建议:大家都有说话权利,尊重价值观,通过讨论、谈心的方式去解决。(二)由品德修养偏差导致的人际矛盾。(三)由社会认知偏差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导致的人际矛盾城乡定势:朴实、单纯,城府太深、油滑、市侩、对人缺乏真诚?。四)由不良的性格特征而导致人际交往矛盾:1.自负心理。2.自卑心理。3.嫉妒心理。4.多疑心理。十三、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1)树立自信心。(2)给自己恰当的角色定位。(3)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对等原则(4)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方法一:主动与人打招呼,寻找话题方法二:主动自我介绍方法三:学会表达欣赏与赞美方法四:主动关心对方,抓住对方的情感方法五:做个有效的倾听者(5)学会批评、拒绝别人的艺术首先,批评应注意场合。第二,从赞扬和诚心的感谢入手。第三,批评对事不对人。第四,批评应针对现在,而不要纠缠老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