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目标:1训练选择题的判断方法和技巧,将客观题错误律降低到最低程度2训练综合题的思维模式和表述公式,将主观题的得分率提高到最高限度3提高训练强度,强化规范答题,拒绝因低级错误而丢失宝贵的分数1.高考四个能力要求:a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前提b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高考地理考试的核心能力c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题得分能力d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最基本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基础能力2,高考命题特点:知识抽样——全面复习,要分清主次图像承载——注重各种新图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能力覆盖——空间定位、逻辑推理、联系迁移以及临场的应变能力等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立意深刻——关注与当前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情境新颖——具备迅速理解试题中虚拟情境的能力3高考解题建模审题干(中心词、修饰词、指令词、连词)列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究地点(考虑特殊的角度)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答有利还是不利,自然还是人文)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具体操作:1、良好的审题习惯(穷尽图和材料当中的一切信息)(1)审文——明确限制条件,确定答题方向一审题干二审材料三审题分(2)析图——提取图上的有效信息:看图例,看图的性质(坐标图、柱状图、地形图等)A审题干: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出“中心词”、“修饰词”◆找“主语(中心词)”——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找“定语(修饰词)”——锁定限定条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找“动词(指令词)”——确定作答方式◆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此问题的分值是多少,根据分值确定要点个数也就是分析解题条件,确定思维方向(1)明示条件(显性)(2)暗示条件(隐性)(3)多重条件(两个或以上条件)(4)限定条件:数量词,方位词,程度举例: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9分)2.做题步骤第一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对任何题型的图文材料,都应有两次提取信息(即要两次审题)第一次:提取信息,进行信息转化(找出问题的实质——考什么)隐性信息间接信息直接信息显性信息陌生信息熟悉信息第二步:结合选择题的题干、综合题的设问再次提取信息,发现材料与题目之间的联系。第三步:根据试题情境和设问要求等,确定描述的思路(列模板)。要全面--想的全。第四步:组织语言,全面简洁、准确科学、逻辑清晰地加以描述。。有条理--答得精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要求做到:21.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2.顺序合理:先主要后次要;先自然后人文3.富有逻辑:先因后果、有理有据4.点面结合:提出论点、结合实际5.地理术语:使用地理专业词语-地理名词6.简洁精炼:不啰嗦、不重复7.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8.格式整齐:编“序号”或用“分号”(分点作答)一定切忌:1.针对一点,反复啰嗦2.违背地理原理3.违背该地状况4.违背地理事物情况5.“口头语”、“大白话”6.书写凌乱,字体潦草2.具体作答时注意以下关系(1)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关系原因的分析,一定要注意因果关系,层层递进,追根溯源。(2)具体答案与模糊答案的关系对于答案中自己似是而非的部分,在不影响答案完整和得分的情况下尽量回避、少写(3)答多与答少的关系对于自己确信无误的部分要准确、有条理的书写,做到“踩点”准确,语言精到、简洁、条理分明;但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部分坚持多写些内容、多分几个点、多用地理语言。(4)主要答案与次要答案的关系在原因分析、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中,尽量抓住主要方面(6)课本语言和日常用语的关系组织语言时,要尽量用课本语言,这是任何参考答案都推翻不了的标准答案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光热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气压带和风带等;人文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4)回答评价类问题时,从对自然、社会、经济(5)区位问题。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方面分析。(6)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7)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综合、辨证、发展地分析地理事象的影响二、问答题答题技巧命题规律根据近年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1.特征问题;2.区位问题;3.分布规律;4.评价问题;5.意义问题;6.措施7成因问题。(一)特征描述。☆地形特征的描述模式:描述的基本内容(思路模板)考题呈现方式地形特征的描述3地形类型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谷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特征。等高线地形图;河流流向。地形以为主;地势(方位)高,反方向低。地势起伏地势高低及其变化例: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1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喀斯特地地貌发育。☆气候特征的描述模式: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季节或年际变化“衡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变温”型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温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少雨型终年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水热组合☆气候类型的判断重点方法以温定带:先判断最冷月均温,确定属于五个热量带当中的哪一个以水定型:再看降水属于四种类型当中的哪一个,最终确定气候类型举例:☆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模式:描述的基本内容判断依据水位高低和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及水利工程和湖泊的调蓄功能流量大小和季节变化取决于降水特征和流域的大小汛期汛期时间和长短含沙量大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结冰期有无或长短,取决于最冷月月均温水能资源丰富程度取决于流域内的地形和气候特征注意:河流水文特征成因主要从地表形态和气候(降水)的来分析。举例:描述内流河水文特征:A、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汛期在夏季,影响因素主要是气温B、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它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C、流程不长☆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模式:描述的基本内容判断依据流域面积大小、跨度支流源头分水岭流程长短陆域面积(一般岛屿河流流程短);经纬跨度;比例尺支流支流数量、分布及形态取决于地形和降水状况流向自向流取决于地势的倾斜方向(水往低处流)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模式: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河湖、土壤,资源☆地表环境特征的描述模式:*植被状况(生物圈);*地表物质状况(岩石圈、土壤圈);*地表水状况(水圈)。4☆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的种类、资源的组合状况☆人口特征的描述模式:主要人种,人口密度大小(是否均匀,稠密地区及稀疏地区)及成因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工业特点的描述模式:主要工业资源状况,工业分布特点及因素,工业发展优势、问题及方向☆农业特点的描述模式:主要农业类型,农业生产水平,农业发展优势、问题及方向(二)区位问题。☆农业区位分析模式:影响因素具体分析的参考方向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①市场: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通过供求关系调节生产类型和规模)②交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自然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条件,水热组合,气象灾害地形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及起伏等土壤肥力状况、酸碱性质地理要素思维方向自然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人文特征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形空间排列方式;地势——海拔、地形倾斜方向、走势、地势起伏状况、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光照、日较差、年较差、降水与热量的组合水文特征年径流总量、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等值线分布特征主要从走向、疏密、大小等方面分析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5因素水源气候湿润度,河流、湖泊分布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③科技:。社会因素市场市场的需求、市场距离交通交通通达度、运输方式科技技术水平、科技投入政策现行政策指向、社会发展趋势和理念劳动力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限制因素:不利因素及自然灾害举例: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湟水谷地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利: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足: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工业区位分析模式:自然因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社会经济:原料(农产品加工、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工业)、市场(腹地)、交通、科技(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数量、素质)、农业经济基础(提供食品和原料)、环境(风向、河流)、资金、政策、举例:新兴工业区区位分析: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苏格兰中部、印度的班加罗尔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发达(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军事定货(美国硅谷)☆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3.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交通建设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科技因素等举例: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港口的区位因素:水域条件:海湾+水深+避风陆域条件:陆地地形平坦,利于筑港+交通+腹地三)分布类问题(三种情况)☆“点”状分布:“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一般要具体说出哪密集哪稀疏)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北京城镇分布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钢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等值线图中)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方法:运用极值变化法。61.把握地理事物分布的极值,再由极大值向极小值连续描述。(有时需要指出极值所在)2.延伸方向(走向)疏密(面积大小)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又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等值线特征的描述模式:描述内容静态描述延伸方向沿经线(或纬线)、沿河流、沿山脉、沿海岸延伸弯曲凹凸向南(或北)凸出、向高(或低)海拔凸出动态变化走向变化疏密变化范围变化(四)辩证评价类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评价类试题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