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动态博弈经典模型3Models3失业率%通涨率%Phillipscurve1816-1913年英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curve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利普西、萨缪尔森和索洛: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负相关关系。通涨率失业率originalPhillipscurveu*u=u*→π=0政策的替代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u*1961~1999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滞胀stagflation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前期经济停滞stagnation通货膨胀inflation滞胀并存滞胀stagflation&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货币学派创始人1976年因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MiltonFriedman(1912—2006)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Phelps,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2006年因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EdmundPhelps(1933-)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π0uu*Ph1π1π2Ph2LPhE1E2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πe80年代早期πe≈7%90年代晚期πe≈2%u=u*→π=πe动态不一致dynamicinconsistency提出:1977,FinnKydland&EdwardPrescott,“RulesRatherThanDiscretion:TheInconsistencyofOptimalPlans”方法:动态博弈结论: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欧美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滞胀”的根本原因。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动态不一致dynamicinconsistency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挪威经济学家基德兰德FinnKydland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EdwardPrescott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参与者:政府/私人(理性预期)战略:私人:预期通涨率πe政府:通货膨胀率π私人部门先选择πe,政府部门再选择π支付:政府:22(,)(),c0,k1Mycyky根据附加预期的Phillipscurve其中,π为实际通货膨胀率πe为私人部门的预期通货膨胀率y为实际产出为潜在产出(),0eyy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y政府的目标:最优通涨率(反应):第一阶段私人的选择理性预期假设下:均衡通涨率:22max(,)()..()eMycykystyy*21()[(1)]ecky*e*1(1)ecky第二阶段政府的选择政府在第一阶段的实际通胀率0π*πeπe=π*π*(πe)反应函数ReactionFunction均衡点处:π*=πe0此时政府的短期支付:如果施行零通涨政策,则政府的支付为:思考:政府选择零通涨政策收益更多,为什么不施行零通涨政策?——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SPNE2212(1)(1)sMkyc22(1)pMky22()Mcyky*0eyy假设:第一阶段政府许诺施行零通涨政策并且私人部门也相信则有:*0e*21()[(1)]cky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第二阶段:政府兑现诺言政府愚弄百姓显然:政府不会兑现承诺(承诺不可信!)私人部门会预测到政府的选择结果:政府得到的仍然是Ms22122[1()(1)]fMckyfpMM22(1)pMky*21()[(1)]cky就货币政策目标来说,实行低通胀是最优的,然而低通胀政策是动态不一致的。由于存在收入税、失业补贴等调节,导致了劳动力市场扭曲,自然失业率过高,因而政策目标又具扩大就业、增加产出的动机。根据附加预期的Phillipscurve,政府只能通过意外通胀来实现扩大就业的目标。如果私人预期政府会实行低通胀政策,则政府的最优决策是相机抉择行事,实行较高的通胀,即政府有通胀倾向。动态不一致性问题因此,政府和公众之间博弈所导致的政策的均衡是有通胀偏差的inflationbias。由于个体是理性预期,他们预期到政府会采取欺骗行为,因而在预期目标中,会把未来可能发生较高通胀这一情况考虑进去,结果导致均衡时的通胀率较高,而就业和产出仍然维持在自然率水平上。动态不一致性问题政府政府(1,1)(-1,2)(-2,-2)(0,-1)私人零通涨政策通涨政策零通涨政策通涨政策零通涨预期通涨预期承诺不可信动态不一致降低政策动态不一致性中央银行的声誉约束Reputation主旨在于给决策者提供一种激励,通过提高其偏离成本,从而使他们不至于偏离最优的政策。该方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现在的货币政策和这些政策所带来的未来影响之间的跨期间联系。降低政策动态不一致性Barro和Gordon(1983)的无限期重复博弈的模型。公众根据中央银行宣布的货币政策形成预期通货膨胀后,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欺骗”或“守信”两种策略。“欺骗”策略虽然通过制造突发性通货膨胀提高了本期的产出,但是公众会提高以后的通货膨胀预期来“惩罚”中央银行,增加其未来的损失;正是这种“惩罚”迫使中央银行为避免未来的损失而选择“守信”的策略,从而保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达到最优,消除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委托代理DelegationRogoff(1985)的模型认为可以把货币政策委派给一个较之总产出更关注通货膨胀的中央银行家,即通过任命一个“保守”的中央银行家来降低通货膨胀偏差(保持央行独立性)。只要公众确信决策者是保守的,那么公众的预期通货膨胀将降低,从而使中央银行能降低通货膨胀的偏差,使实际的通货膨胀与最优通货膨胀更加接近。降低政策动态不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