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362”弹奏历史高效课堂的主旋律课题实验报告苍山一中历史教研室课题负责人:黄友艳2011年11月让“362”弹奏历史高效课堂的主旋律课题实验报告苍山一中历史教研室黄友艳赵蕾徐涵王永涛唐元凤葛超一、课题的提出背景一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O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经历了拓展和深化,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过程、内容、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课程改革理性缺失等问题。我国课程改革应着眼于课程改革理论框架和模式的构建,并密切关注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建构成熟的高效课堂模式成为时代的呼唤。背景二2011年9月苍山一中颁发《山东省苍山县第一中学关于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活动主题是:增强“质量立校”意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育教学大提升。建构历史高效课堂成为我们历史教研室的使命。背景三2011年7月我撰写的论文《“362”历史高效课堂模式初探》荣获山东省教科所组织的优秀教科研论文评比二等奖,并获得苍山县教育体育局组织的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这为建构历史高效课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积极探索和完善“362”历史高效课堂模式,让“362”弹奏历史高效课堂的主旋律,成为我们历史教研室义不容辞的责任。二、课题的理论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江泽民关于《创新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教育指示等。2、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3、现代教育理论、“整体教育”理论、“多元智慧”理论、“全语言”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心理学、教育学、辩证唯物论等。4、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文件。三、实验目标1、探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精神,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实现“新课标”的育人目标。2、探索“新课标”下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完善“362”历史高效课堂模式,为“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积累宝贵经验。3、使实验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其历史成绩超过对照班平均水平。4、使实验教师真正领悟和实施“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理念,使其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普遍得到提高。5、在文科班的历史教学中,大力推广“362”历史高效课堂模式,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完成学校举行的“教学质量年”活动任务,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实验原则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是历史教学的引力场,结合新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展示中“燃烧激情”,把学习的“机会”和“选择性”还给学生,为学生潜能的发挥铺就一个坚实的平台。2、参与性原则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就时间、空间、结构上是多样的,强调的是人人参与,自主参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调查、归类、总结、展示,甚至编写经验总结与研究性成果,在参与、展示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为断完善。3、自主性原则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时,对学习内容的深度、进程、范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需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背景进行综合考虑、精心策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其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4、探究性原则探究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本能,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大胆质疑、敢于提出新的思路,形成通过探究进行学习的习惯,增强探究意识。5、层次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求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历史强势能力的发展。6、综合性原则立足教育资源的实效性,从宏观上寻求着眼点,进行多学科、多途径、多方位的定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进行整合,兼顾继承与创新,实现基础知识、专题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7、开放性原则对新教材的开发要合乎学生的“学情”,应放给学生去使用、探究、使之完善。如从学习方式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有独立的个体活动,也有合作的小组活动,还有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活动等。五、实验措施1、以“新课标”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①新的教学观打破“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构开放式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②新的人才观以“素质教育”取代“英才教育”、“宝塔式”教育观念,打破应试教育观,注意发现、培养学生特长,鼓励其潜能强势发展。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加深对历史上的以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全面提高人文素养。③创新学习观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避免无端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④新的质量观“特长”即素质,“强势”即强素质,鼓励学生以“特长”树立学习观、质量观。⑤新的评价观只有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和形式,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调控、激励、管理功能,如档案袋评价法、写作评价法、作品和文章评选法、展示交流法、演说与讨论法、答辩法等。2、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和谐”、“双向”、“互动”为原则建构现代师生关系。3、加强分工协调①开发历史新教材资源,师生分工协作。②以建构历史高效课堂为渠道,加强同事分工协作。4、成立历史兴趣小组为实现“新课标”理念,激发学习兴趣,建构高效课堂,特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如历史热点评论小组、历史图形编写小组、硬币收集小组,地方史编写小组,文物鉴定小组,历史话剧小组等。5、成立历史学习互助小组学会合作是时代要求的重要素质,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小组合作的特点是要求成员不仅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负责,优秀的成员不仅要自己达到目标,还要帮助别人达到目标,共同为小组成功付出努力,最终实现以“强”带“弱”,大面积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6、编演历史话剧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生动、直观的表演,更益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刺激表演欲望,锻炼各项能力。7、建构“36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但较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验;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如“师讲”、“师生合作讲”、“生讲”并用;辩论赛;小组竞赛;男女同学竞争学习等。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发挥学生最大潜能。8、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创设多种实践活动,融入经验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如实地考察、参观历史博物馆、制作历史教具、历史课件等。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取知识”的体验,既开发了心智,又发展了各项技能,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奠定基础。六、实验对象与方法1、实验对象实验班:高二1、2、13、14班。对照班:高二15、16、27、28班。2、实验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等。七、实验的可行性分析1、“新课改”在全国普开近10年,有利于搜集实验资料、信息,便于实现与兄弟学校的合作、交流、及时总结实验成果。2、教育部门、各级领导重视开发“新课改”成果,在政策和物质上大力支持,保证了实验的顺利实施。3、该议题研究具有实效性,而且对历史课堂教学有较强的指导作用。4、研究人员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溜之大吉的心理学、教育浓专业知识功底,并参加过“新课标”培训,教学理念先进,积极性高。5、实验对象为高二学生,处于整个高中阶段的转折期,便于接受新思想、新教材、新理念,为实现课题目标奠定群体基础。八、实验周期及步骤1、实验周期为一年,即从2011年9月到2012年7月。2、实验步骤第一阶段(2011年9月-11月)①选定实验课题,查阅文献资料、拟定研究方案,确定实验对象,申报课题立项。②全面研究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落实实验步骤,培训实验教师。第二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4月)①课题开题,即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对所建构的“36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思维训练模式和实现策略,在实践中实现和修正,使其完善和合理,保证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沿着正确轨道前进。②定期召开实验教师和学生座谈会、交流会、研讨会、示范课的展示会等,边研究、实验,边推广、总结。第三阶段(2012年5月-6月)①研究总结、结题阶段。②科学处理收集的数据、资料,得出结论,撰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等,申请专家评审,实现成功结题。九、实验研究的预期成果1、实验研究总结报告。2、实验研究典型案例、教案、历史课件、图形及文字资料,实验记录、编写的教材等。3、实验论文及学生的相关作品和考试成绩。十、课题研究组织机构1、学校课题领导小组:邹恩光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学校业务副校长李复运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学校教务处主任王振国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学校教科研中心主任王光友本科中学高级教师高二年级主任2、研究小组成员黄友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课题负责人龙志安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历史教研室主任葛超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唐元凤本科中学高级教师赵蕾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徐涵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王永涛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十一、“362”历史高效课堂模式解读“362”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苍山一中历史教研室黄友艳为贯彻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规定,我们苍山一中历史教研室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362”探究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解读如下:一、“3”即“三步”。第一步:预习目标:小组互助合作探究预习新课,完成市编《新学案》要求:1.组员先独立完成。借助手中资料或图书馆、网络等工具,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把剩下的问题写在纸条上。2.组长收交市编《新学案》和附有疑难问题的纸条并给予组员督促检查。3.小组讨论纸条问题,互助解决一部分,剩下的待收。4.学科班长抽查一个小组的市编《新学案》和各小组待收的纸条上交老师。阐释:“新课标”要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团队精神,所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最能落实以上要求。1”的完成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探究学习的精神,在逐步克服困难的学习实践中体会到成功学习的乐趣,同时对新课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要求2”中,组长起到督促组员按时完成任务的作用,应该选择威信高、责任心强、有说服能力的同学担当。既锻炼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又培养整个小组的责任心,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要求3”中,组长组织组员讨论本组疑难问题,加强组员之间的合作,使小组成员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见,初步学会交流、合作,体会到合作成功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要求4”中,学科班长起到督促每个小组按时完成任务的作用,同时把各小组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上交老师,使老师及时了解学情,掌握最集中的问题,能够有针对性的备课、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平台、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步:准备5分钟明确展示任务,选出代言人,准备展示预习成果。要求:1、学科班长分配各小组具体展示任务,形式上分口头展示和黑板展示。一般知识梳理的内容用口头展示,思维拓展和自我测评的内容用黑板展示。2、口头展示的小组要确定好本组代言人,黑板展示的小组要派代表提前(课前3到5分钟)到黑板上简要写下预习成果。阐释:这5分钟是链接“高效”课堂的桥梁,学生如同将要上前线的士兵,明确任务、整装等发,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无穷力量。小组代言人被轮流选出,将在小组成员的协作下,代表本小组最高水平展示规定的预习成果,获得集体荣誉和个人成功的快乐。这既能锻炼个人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三步:展示目标:师生、生生合作展示、互助探究,走过“六环节”,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