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高考(文综)地理学科真题整理:人口与环境一、人口增长模式:(2011四川卷)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D)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2011上海地理卷)(十三)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10分)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以可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0%2%4%6%8%2%4%6%8%2000年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年龄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年龄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年龄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年龄0%2%4%6%8%2%4%6%8%0%2%4%6%8%2%4%6%8%0%2%4%6%8%2%4%6%8%我国1953年、1982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2010年(男)(女)(男)(女)(男)(女)(男)(女)1982年1953年233.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参考答案:134.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1.91%。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参考答案:201035.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0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年到__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参考答案:1986;199036.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2011江苏地理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表2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B)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1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B)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35.(5分)分析数据,了解国情。人口状况是制定国家经挤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下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B.与1990年—2000年相比较,2000年-2010年人口净增量上升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2)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呈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趋势:(3)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参考答案:(1)D;(2)下降,上升(3)减少(下降或降低)(2011上海文综卷)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右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割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读后回答1-2题。1.读图说明我国(C)A.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B.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C.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D.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有增大的趋势2.影响我国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D)A.城市化的推进B.城乡人口迁移C.人口老龄化D.国家人口政策二、人口合理容量:三、人口迁移:(2011广东卷)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47.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中(D)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2011福建卷)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采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年龄段(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1600500025~4420003000015~242400275000~146405000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C)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B)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2011重庆卷)图2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3-5题。3.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D)A.收入水平高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D.经济落后4.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95-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D)5A.棉花B.甜菜C.橡胶D.青稞5.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C)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打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2011上海地理卷)(三)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6.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D)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B.①③C.③④D.7.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B)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2011海南地理卷)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6~18题。16.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17.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18.该现象会(B)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四、地域文化与人口:(2011天津卷)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历史上曾是小型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3.这种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A.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B.提高了商品制造业的比重C.奠定了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基础D.调整了商业区的空间布局(2011上海地理卷)(三)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8.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B)①华南妈祖文化②江南水乡文化③华北平原文化④荒漠绿洲文化A.①③B.②③C.②④D.(2011上海地理卷)(五)亚洲某地,位于45°E、20°N,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13.该地在世界文化圈中属于(A)A.伊斯兰文化圈B.南亚文化圈C.东南亚文化圈D.非洲文化圈90°E6(2011上海春季招生卷)9.上海世博会在很多方面给世人留下精彩难忘的印象,其中志原者“小白菜”受到交口称赞。“小白菜”的奉献精神主要体现了人口素质构成中的(B)A.科学文化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人口身体素质D.创新进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