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P-16导弹爆炸事故P-16洲际导弹1960年10月24日,苏联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导弹爆炸事件。在场的苏联导弹部队司令米·伊·涅杰林元帅当场丧生,发射台上的160名苏联宇航科学家也全部遇难,现场内所有生物荡然无存,只留下硬币和钥匙。导致这场灾难发生的是一枚“P-16”洲际导弹。1960年10月24日名为“R-16”的洲际弹道导弹在发射前半小时,第二阶段发动机突然自发启动导致爆炸,因巨大压力爆发导致的气浪达到100多米远。爆炸导致当场死亡74~126人,其中包括数十名专家。而“R-16”的设计者杨戈尔因抽烟离开了一会儿侥幸逃过一劫。按照传统惯例,拜科努尔发射场停止了一切工作。爆炸事故发生后35年更多的情况才被曝光,包括导弹部队司令涅杰林元帅也被当场炸死。西方也以“涅杰林事故”命名此次事件。其实,1963年秋天,此次爆炸3年后又曾发生过一起爆炸事件,当时造成8人死亡。苏联仓促制造P-16导弹这桩掩盖了几十年的重大悲剧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导弹竞赛上狂热地赶超美国、不顾客观条件造成的。截至1960年底,美国担负战斗值班的洲际弹道导弹已经达到四十枚。为了抗衡美国人,苏联必须在最短时限内造出并部署能够从苏联领土上发射并摧毁美国战略目标的洲际导弹。P-16型导弹就这样被赋予了充当苏联可靠导弹核盾牌的任务。1957年,由米哈依尔·库兹米奇·扬格利领导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586特种设计局(1966年改名为“南方”设计局)承担了P-16导弹的研制工作。此前,该设计局已经研制出两种采用高沸点燃料组分的单级中程弹道导弹:P-12和P-14。特种设计局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时间内又设计出了第一枚P-16洲际弹道导弹(公开材料中标号为8K-64,西方则称之为SS-7)。是年11月,总设计师完成了导弹的筒图设计。用图纸勾勒的原理需要具体转化成切合实际的结构。制造导弹的艰难阶段开始了,导弹部件和附件应用了很多全新的设计方案。许多单位的设计人员和生产者都投身于这项工作,无法计算为此到底耗费了多大人力、物力与财力。障碍被一个个排除,制造工作迅速展开,配套设备生产得到保障,首批制品完成组装……涅杰林元帅1960年9月,一列装载着第一枚二级洲际弹道导弹的列车驶出南方机器制造厂大门。9月26日,列车抵达第二试验局及技术阵地所在的试验场第42号发射坪。导弹部队主帅米·伊·涅杰林被任命为国家试验委员会主席,试验的技术领导则由导弹系统总设计师米·库·扬格利担任。在综合安装试验设施中,导弹试验从1960年9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20日。被赋予特殊使命的P-16导弹到10月20日午夜,P-16导弹首次发射前的各项试验全部结束。苏联最高领导层密切关注着试验的整个进程。政府通讯部门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尼·谢·赫鲁晓夫和列·依·勃列日涅夫随时有可能要试验场的电话。为了维持导弹核均势,苏联太需要洲际弹道导弹了!何况,庆祝十月革命的节日很快就要到了。那个年代,传统节日总要尽量与重要成就联系在一起。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无疑会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大政治事件。赫鲁晓夫也想利用航天研究的成果来抬高苏联政府的威信和他本人的政治地位,他在给涅杰林元帅下达任务的时候说:“当我赴美国谈判,我的脚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时,你要给我放一枚导弹,吓唬吓唬美国人。”10月21日凌晨,已完成发动机对接的导弹被运出综合安装试验设施,尔后被运到离该设施几公里远的发射阵地——41号发射坪。从导弹被安装上发射台那一刻起,发射前的准备时间就进入了倒计时。10月21~23日完成了技术所规定的检测和发射前作业,10月23日为导弹加注了燃料组分和压缩气体。发射准备的关键性阶段已经开始,发射时间则定在了当地时间23日19时。整个白天都平安无事。傍晚时分,导弹发射准备进入决定性时刻。P-16导弹发射前出现故障18时30分传来了第一个危险信号:在进行与一级发动机氧化剂和燃料管路内的高温隔膜爆毁有关的例行检查时出现了意外情况。现场一片狼藉这个时候正是赫鲁晓夫一行到达美国的时间,涅杰林元帅急忙带领众多苏联高级火箭专家和高级工程师来到导弹发射台上,对导弹进行检查。根据安全条例规定,集体检查只能在燃料取出之后才能进行。但这无疑会耽误发射时间。涅杰林不得不违章,在注满燃料的火箭旁和同来的专家们对火箭系统进行检修。在场人员全部葬身火海直到10月24日,在“R-16”导弹升空之前30分钟,工作人员还在抢修一个配电器。突然,导弹的第二节引擎不知何故竟被点燃,顿时喷出火焰,接着又波及第一节的燃料缸,遂引起熊熊大火和大爆炸。火箭发出烈焰,弹指之间,爆炸产生的高温把周围的一切都吞噬了,在场人员全部葬身火海。三十五年后真相大白这一惨剧被精心隐瞒下来。苏联的通讯社纷纷保持缄默,中央各报则同时于1960年10月26日发表消息,称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英雄、国防部副部长、炮兵主帅和战略火箭军总司令、著名的军事活动家、伟大卫国战争的光荣英雄米特罗凡·伊万诺维奇·涅杰林在履行职责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尽管飞机失事的说法和事故的真实报告差之千里,但它们却与苏联共存了数十载:一个用来蒙蔽人民,另一个则局限于那些达官显宦的狭小圈子内。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苏联人及整个世界对苏联的导弹核实力产生怀疑。1995年10月,俄罗斯电视一台新闻节目对米·伊·涅杰林元帅逝世35周年纪念进行了简短报道。透过该节目的评述,人们终于恍然大悟,1960年10月24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第一枚P-16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过程中,米·伊·涅杰林元帅牺牲在发射坪上。米特罗凡·伊·涅杰林元帅米特罗凡·伊·涅杰林元帅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位战略火箭军总司令,同时是前苏联红军历史上优秀的指挥员,炮兵专家,历任苏联红军炮兵总司令、前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位居要职,死于1960年10月24日历史的导弹事故当中。其“骨灰”被安放在莫斯科红场克林姆林宫围墙下的革命烈士公墓当中,受到后人的瞻仰。作为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的优秀将领,作为一名指挥员,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涅杰林元帅用生命的悲壮写下了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用鲜血回报了人民,回报了党,履行了他的承诺。他没有留下任何“遗物”,甚至连骨灰也没有留下。他用自己那份对事业的执著和对共产党无私的奉献和热情,谱写了悲壮的生命乐章。虽然事后有人质疑他在最终决定上的失误,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在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国家作一次赌注。让自己留在了拜科努尔,那个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留在了烈士公墓,那个苏联军人死后最向往的地方,留在人们心中,那个一般人永远也占不到的地方。噫!青山何处埋忠骨?米特罗凡·伊·涅杰林元帅的躯体和灵魂将永远地留在苏联,留在他的事业当中,留在那白山黑水,一望无边的西伯利亚。静静的守护着这一方他热爱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