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财经大学2012-2013-2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第二专题:当前国际经济与政治形势一、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回顾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逾五年。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经济总体图景是,全球经济维持低速增长,而推动增长的力量格局在改变。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处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复苏阶段,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但继续向下滑行,维持着“弱增长”格局:全球3.0%;发达1.3%;新兴4.7%,为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复苏基本巩固2013年的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的经济下行趋势,多数国际经济机构一年来数次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美日经济复苏继续巩固,趋向于其2.0%的潜在增长率,进入低速增长通道。根据IMF预测数据,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6%,比上年下调1.2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为2.0%,与上年持平。受日元贬值和股市大幅上涨的影响,个人消费和出口成为拉动日本经济的主引擎。欧元区仍未完全走出衰退,全年增长-0.4%。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为4.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巴西和印度增长势头好于上年,分别增长2.5%和3.8%,较上年提高1.6个和0.6个百分点;而俄罗斯和南非经济下滑幅度较大,分别增长1.5%和2.0%,较上年下降2.9个和0.5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维持在7.5%左右的增长水平。(二)全球经济转型方兴未艾。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回归实体经济、调整福利制度。多年来,欧美国家在“重消费、轻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内产业空洞化的状况普遍存在,加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使其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生产布局和“外包”加速发展,国内空心化状况进一步加剧。“后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第三产业占据其经济主导地位,金融全球化进程也使其虚拟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逐渐萎缩。本次金融危机使西方各国重新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开始把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提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另外,高福利是西方国家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社会制度。它的确给西方经济带上不少光环,但高福利带来的高劳动力成本,使这些国家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削弱了竞争力,贸易逆差积聚。为刺激经济增长,弥补贸易赤字,这些国家不得不增发国债以扩大财政支出。近年日益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使得这一高福利制度难能为继。在财政负担的重压下,西方国家不得不思考改革高福利制度。欧洲国家“去福利化”倾向开始显现,个别国家开始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养老金支出等。其次是新兴经济体也面临发展模式转换问题。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这两年来,新兴经济体体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据IMF数据,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过去的30%升至50%以上。尽管如此,新兴经济市场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诸多压力,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出口下降、资本流动逆转、银行信贷紧缩、经济增速下滑等。尤其是他们当中多为出口主导型国家,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减速与需求下降必然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将给新兴经济体的外贸出口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出口主导为内需主导,降低对外外贸依存度,开拓本国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正在成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突出课题。(三)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步伐放缓,“东升西降”存疑。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失衡不断加剧,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2高债务、高失业困境,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世界经济新引擎,全球经济有向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趋势。但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表明,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放缓。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为稳固,截止到2013年底已连续11个季度保持增长;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是1.6%,失业率下降至6.7%。欧元区经济触底回升,逐步走出衰退,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在经济初步稳定的基础上2013年欧洲一体化进程重新启动。6月25日,欧盟原则同意重启停滞3年的土耳其入盟谈判;6月28日,欧盟正式批准开启塞尔维亚加入欧盟谈判;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洲联盟,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7月9日,欧盟正式批准拉脱维亚于2014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日本刺激政策以“三支箭”为核心内容的“安倍经济学”: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及鼓励私人投资的经济增长战略收到一定成效,增长信心有所提振。2012年12月20日,日本央行宣布新增10万亿日元购买日本国债,实施新一轮的放量宽松措施。2013年1月11日,安倍内阁推出《紧急经济对策》,日本财政共计投入10.3万亿日元,如果将地方政府支出和民间投资包括在内,总规模将达到20.2万亿日元。由于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12年10月以来的一年间,日元对美元累计贬值约25%。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日本GDP同比增长2.6%,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正增长。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个季度日本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4%、7.1%和12.8%。但发达国家“低增长、高失业率、高赤字、高负债”并存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善,导致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水平。失业率:美国6.7%,欧元区12.1%,西班牙26.7%,南非24.7%;公共债务:发达107.7%,其中美国106%,欧元区95.7%,日243.5%;新兴34.7%。IMF预计,2013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增长1.2%,低于上年0.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3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近两年,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一轮超出潜能的高增长后,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有逐步转弱趋势。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总需求水平仍不足,明显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显著影响。主要新兴经济体结构性调整艰难,加上资金流入减少,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经济增速远低于过去的增长水平。IMF预计,2013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速预计为4.5%,低于上年0.4个百分点。二、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一)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进入新的时期。对这个新格局的描绘,法国学者认为进入了“相对大国时代”,而英国学者则认为世界进入了“无极世界”,在中国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说法是“一超多强”。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世界正在走向“两超多强”。1、美国霸权优势仍然明显在当今世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大国,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1)地理位置优势美国享有两个大洋和邻国弱小的优越条件。美国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其能够通过欧亚均势政策,保持对欧亚大陆的主导地位。美国推行霸权均势(HegemonicBalanceofPower)战略,即在确保地区均势和大国均势的基础上谋求世界霸权。(2)经济优势经济优势是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基础。美国的经济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优势,二是经济竞争力优势。相比之下,经济竞争力优势更加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3来,美国经济总量一直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左右,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3%左右,具有绝对优势。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09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全球第九位,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中处于领先位置。20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美国建立并维持世界主导地位的重要基础之一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有三个条件:人才、资金和体制。美国在这三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人才方面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全球领先,每年为美国输送大量科技创新人才。同时,美国还从全球吸引科研人员,为其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从资金方面看,美国科研投资居全球之首。从体制方面看,美国严格执行专利权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对科技创新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教育的投入是科技创新机制的重要保障。美国教育支出2000年为5456亿美元,2009增长到9720亿美元,总规模翻了一番,绝对量具世界第一。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5%,却拥有七八所世界排名前十位的著名大学,在世界排名前50所大学中,美国大学占48%。近些年,美国政府又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颁布教育改革法案、试图增加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重建教育评价系统等,以提高教育质量,保持美国科技创新能力。美国经济腾飞总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从1950、1960年代的汽车行业,到1980年、1990年代的信息技术行业,再到21世纪的金融行业,美国都依靠技术创新走出了一轮又一轮衰退危机。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美国金融业的弊端,美国再一次陷入衰退危机。但美国在众多新兴领域中的领先优势,使其有望在短期内重新引领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这些新兴领域包括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美国不仅拥有研发新科技的能力,而且拥有科技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优势。例如,美国拥有发达的风险投资体系,能够将资金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有力地推动了高新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美国还拥有完善的信贷担保体系和灵活的债券发行市场,能够有力地支撑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3)军事优势军事优势是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重要保证。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全球安全事务长期具有主导优势。1990年代中,美国华盛顿与国际研究中心关于军事革命的研究报告称,美国进行新军事革命的目的,是“使美国的军事行动出现革命性变革,并将在今后数年乃至数十年为美国带来无可争议的军事优势”。凭借这种优势,美国“就能左右国际体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好的地位去塑造这个世界,而不是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一是巨额的军费开支。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巨额的军费开支,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冷战结束并没有使美国放弃巨额的军费开支,它一直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的军费开支。以2010年为例,美国军费支出为698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支出的43%,相当于中国军费支出的6倍多。根据美国国防部2013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案,美国防开支总额达到6139亿美元,比2012财年有所下降,但仍占全球军费总支出的4成以上。二是先进的军事技术。美国依赖自身在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积极将它们运用在军事领域,甚至通过先发展军事技术再转化为民用技术的方式,获得了一大批先进的军事技术。它在航天、卫星、信息、导航、通信、航空技术等方面遥遥领先。目前,美国拥有全球最多、最先进的卫星,美国建立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通信网络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美国无人机技术最为成熟,美国作战飞机性能十分领先。凭借这些技术优势,美军在太空战、网络战、信息战领域独霸全球,能够真正实施“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的作战行动,形成绝对的军事优势。三是全球性战略部署。美国是唯一在全球进行战略部署的国家。美国在全球建立了6个战区司令部,即太平洋总部、欧洲总部、北方总部、南方总部、中央总部和非洲总部,控制着世界上的主要地区。美国也拥有全球性的军事基地。据美国国防部2011年发布的美军基地结构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的海外基地总数达770处,遍及六大洲(除南极洲外)、四大洋,4辐射全球数十个国家。可以说,战区司令部是美国军事部署的人事依托,美军基地则是美军军事部署的物质依托,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达成战略上“前沿部署、灵活反应”的目标。四是丰富的作战经验。冷战后美国发动多场战争,发展了新型作战能力,并进行了反恐战争。美国作战领域宽泛,从传统战争到信息战争,从反恐战争到非战争军事行动,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五是先进的作战理论。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丰富的作战经验造就了先进的作战理论。近年来,美军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引领了一个又一个潮流。从“空地一体战”理论到“信息战”理论,从“全谱优势”理论到“太空战”理论,从“网络中心战”理论到“空海一体战”理论等等,都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美军的作战理论已被默认为代表未来的作战理论,被许多国家奉为圭臬。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不结合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