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中考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2~2013中考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七上第十五课《古代诗歌五首》1、《观沧海》(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两句交代观海地点,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此六句描写海水和山岛实景,动静相映。“水何澹澹”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洪波涌起”体现出大海惊人的力量与宏伟气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想像,从两外“若”字可看出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A、全诗概析:全诗歌颂祖国壮丽河山,抒发了作者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表现出他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雄浑苍劲,后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B、解释词语或诗句:竦峙:星汉:幸甚至哉: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题,“客”字表明作者正羁旅异乡,“青山”指北固山;此两句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客路”照应题中的“次”一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写诗人船上所见景色,写出了这样的情景:“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相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风顺波平,一叶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此联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极好,准确精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时令,还道出了新旧更替,时不我待的哲理。写出了这样的景象:“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写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A、全诗概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其主题是写“乡愁”的。B、解释词语或诗句:次:客路:潮平两岸阔:残夜: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本诗选自他的《白氏长庆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能体现出早春景色的诗句。“争”用得好,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纷纷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里用“渐”和“才”准确地描绘了早春时节花草的生长态势。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最能体现诗人游春时欢快、喜悦心情的诗句。“行不足”三字可见诗人的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A、全诗概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全诗以诗人的游踪为线索,作者绕湖而行,从孤山寺到贾公亭最后到白沙堤,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对春天西湖的喜爱)感情。诗中所写的是早春景象,从“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这些细节中可看出来。B、解释词语或诗句:水面初平:云脚低:暖树:不足: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此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九种景物极力渲染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惆怅之情。萧瑟的秋景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从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是全篇的主旨。A、全诗概析:这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愁思。B、解释词语或诗句:昏鸦:七下:第10课《木兰诗》——略八上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唐·杜甫——字子美)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未了”是绵绵不尽之意,写出绵延广阔之感。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钟”是聚集之意,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说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割”字炼得极好,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析: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是写实景,写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用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析: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A、全诗概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望”字贯穿全诗,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B、解释词语或诗句:岱宗:齐鲁青未了: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曾:决眦:会当: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偶)写望中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虽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偶)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一是诗人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二是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这两种解释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是写实。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A、全诗概析:这首诗是“安史之乱”时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本诗触景生情,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B、解释词语或诗句:浑欲不胜簪:3、《石壕吏》A、全诗概析:(1)、杜甫反映“安史之乱”的著名诗篇“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离家别》(2)、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3)、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4)、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5)、全诗构思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对老妇则用明写,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思想的矛盾。B、解释词语或诗句:吏:投:逾:一何:前致词:戍:附书至:新:偷生:已:更无人:无完裙:老妪: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夜久语声绝:泣幽咽:第三十课、《诗四首》1、《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共五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第二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写诗人在南山下种豆,由后句看,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描写了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美景中写出美好心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写诗人走在草木丛生的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诗人劳作虽然苦累他却满不在乎,夕露沾湿了衣裳,他毫不在意,而说“但使愿无违”。A、全诗概析:(1)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中描写了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语言平淡自然,诗意醇美。(2)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即不想于世俗的污浊中失去自我的高洁,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表现了诗人要脱离污浊官场归耕田园的心愿,点明主旨。B、解释词语或诗句:晨兴理荒秽:荷锄:草木长:但使原无违:2、《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诗人以“征蓬”自喻,流露出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直”字于荒凉孤独中透着雄伟,“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直”和“圆”两字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奇异的景象,传达出作者深切的感受。(赏析: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3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诗歌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A、全诗概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的经历,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B、解释词语或诗句:单车:属国:征蓬:烟:长河:候骑:都护:燕然: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叙事)“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目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景)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情)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富有情趣。A、全诗概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表达了浓浓的乡思。B、解释词语或诗句:楚国:大荒:月下飞天镜:海楼:怜:4、《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前句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以“东”“西”二字显示其具体方位,起笔不凡;后句是写举目远见,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帘旌不动”为近景,表明湖面风平浪静;“夕阳迟”为远景,提示着傍晚的安宁,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见诗人的视线是由近及远,逐渐放开,融入暮色,富有诗情画意。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引用古典,怀古伤今的一联,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