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尼勒克武进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尼勒克武进高级中学集体备课基本样式年级高二学科政治主备人马慧娟备课成员赵玲焦梦雯唐满红阿依努尔O使用日期2015年10月16日——25日课题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第一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材分析人类探究世界追求真理的过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实践在人们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第五课讲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认识世界,这一课分析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二:一是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是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实践的含义的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运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学情分析1、认知起点: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2、学习兴趣: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3、学习障碍:学生喜欢热闹,但动机不够明确,不太注重效率,缺乏深度思考,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有的学生还习惯于“等、靠、要”。4、学习难度:单元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学习中难免会有学生在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课标的要求。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特点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运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辨证唯物主义为什么说时间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对待真理与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与实践。2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重点1实践的基本特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难点1实践的定义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知识呈现集体研讨调整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完成时可从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或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过程来展开,也可综合这两条主线优化设计。一、【知识梳理】1、实践(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重要提示:①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整个世界。第二,实践是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第三,所谓“改造”,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第四,“一切物质性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②实践的第一个课堂探究:为明确实践的含义及特点,展示三幅图片“农民种地”“工人做工“”蜜蜂采蜜”请学生判断以上哪些属于实践活动,那些不属于,并说明理由?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论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并不是说盲目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并不否定单个人实践活动的存在。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而这就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认识就失去了意义。(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3)方法论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要提示:①科学理论与客观事物都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②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是非认识性的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3、真理(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4)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课堂探究: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李时珍尝百草著《本草纲目》,尝曼陀罗花造麻沸散,,从中探究人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的?英国工程师伦福德通过生产炮筒的实践揭露了“热质说”的非科学性,证实了“热动说”的正确性;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热动说”进一步完善,“热质说”经一部破产.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的什么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变成谬误。真理是具体的,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重要提示:注意区别认识、真理、理论和科学理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论则是概念、原理、观点的系统化,是人们把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达到的思维成果。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理论是真理性认识的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辖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认识、真理与理论、科学理论的划分在于是否系统化、体系化认识、理论与真理、科学理论的划分在于是否得到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前者概念有正确的东西,但又含有非科学的因素,后者比前者更深刻更符合事物的客观本质。从认识发展的观点上说,科学理论也需要发展。4、认识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二、【要点透析】1、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诸要素是客观的,并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要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因而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可课堂探究:两千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19世纪数学家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欧几里得的定理是否是真理,为什么?课堂探究:古代人们寄“嫦娥奔月”表达人们对月球的向往,到今天人类伴随着失败而取得的对月球的初步认识,说明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有什么特征?并阐明理由.课件展示:思考题选以把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因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任何实践活动都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随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是历史条件的产物。(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2、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内容: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②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3、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4)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4、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择题探究题,课堂上深入知识点进行训练课件展示:思考题选择题探究题,课堂上深入知识点进行相关知识训练课件展示:思考题选择题探究题,课堂上深入知识点进行相关知识训练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大量知识的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哪一些是科学的,哪一些是不科学的。而许多学生对知识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判断,认为只要是书上的或是对自己有用的就是科学的。这样,学生就容易受许多错误观点的影响,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能正确地对待人生,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是单元的难点。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适用于任何时间、任何领域,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懂得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真理也应该得到完善和发展。一旦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时,就会怀疑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把真理当成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结伴而行的。从而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6、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本单元的出发点和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