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混凝土基础形式:1、条形基础2、独立基础3、筏板基础(筏形)4、箱形基础等分项工程有:钢筋、模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缝处理等。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长度超过40m时,宜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后浇带),后浇带宽不宜小于80cm,在后浇施工缝时,钢筋必须贯通。1、钢筋工程工艺流程:放样---钢筋制作—钢筋半成品运输---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基础宜设置垫层,基础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2、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模板制作---定位放线----模板安装、加固—模板验收---模板拆除---模板清理、保养-模板及其支撑拆除的顺序原则: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具体应按施工方案执行;-3、混凝土工程-工艺流程:混凝土运输、泵送与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和表面抹压---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搅拌装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水-混凝土浇筑-1、单独基础浇筑-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成,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浇筑,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2、条形基础浇筑-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3m距离,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3、设备基础浇筑-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300mm。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4、大体积混凝土工程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为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康烈性。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4、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剧烈变化,使混凝土浇筑体早期塑性收缩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增大,是使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混凝土浇筑体或构件发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宜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计算,比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温控指标: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供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1、降低拌合水温度(加冰屑或无有害物质的地下水)2、骨料用水冲洗降温3、避免暴晒等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参数进行试验。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可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取跳仓法施工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二、掌握砌体基础施工技术砌体基础的主要形式: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常采用扩大基础。1、施工工艺流程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砌体基础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防潮层宜设置在室外散水顶面以上和室内地面以下的砌体内。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地基有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增设基础圈梁,当设计无要求时,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小于4φ12.多孔砖砌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多孔砖砌体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可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空心小砌块墙下应灌实一皮砖,或设置高200mm的混凝土带。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空心小砌块砌体,应用C20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三、熟悉桩基础施工技术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锤击沉桩法、静力压桩法、振动法,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应用最为普遍1、锤击沉桩法施工程序: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沉桩顺序: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进行。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当基坑较大时,宜将基坑分为数段,然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施打,但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以避免中间土体被挤密,桩难以打入;或虽勉强打入,但使邻桩侧移或上冒;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或偏斜。打桩:正常打桩宜采用“重锤低击,低锤重打”接桩:当桩需接长时,接头个数不宜超过3个,尽量避免桩尖落在厚黏性土层中常用的接桩方式主要有焊接法、法兰螺栓连接法和硫黄胶泥锚接法。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则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2、静力压桩法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层中成桩;一般都采取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2、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和挖孔扩底灌注桩等四、熟悉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常见的地基处理有换填地基、夯实地基、挤密桩地基、深层密实地基、高压喷射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等;1、换填地基法灰土地基:用一定比例的石灰和土,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充分拌合,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适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还可用作结构的辅助防渗层。砂和砂石地基:适用于处理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黏性土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系数小的黏性土地基。粉煤灰地基:可用于作各种软弱土层换填地基的处理,以及大面积地坪的垫层。2、夯实地基五、了解劲钢管、钢结构基础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