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命题人:周蓉一、(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针灸.(jiǔ)盥.洗(huàn)觥.筹交错(gōng)同仇敌忾.(kài)B.绮.丽(qǐ)纶.巾(guān)沆瀣.一气(kàng)垂涎.欲滴(xián)C.暴戾.(lì)鏖.战(áo)自怨自艾.(yì)忧心忡忡..(chōng)D.缄.默(zhēn)恫.吓(dòng)跌宕.有致(dàng)余勇可贾.(g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在这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广州公安干警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B.我还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他们为我的小说做了很多宣传,他们的推波助澜....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的小说。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成功。D.走进现代化的北京城,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敞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B.最近中日韩分别爆发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若成为影响相关外交决策的主流倾向,则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将与之背道而驰,不利于各方缓和矛盾、共谋发展。C.历史宿怨之外,东亚的感情方程式在近年来又增加了一个复杂的系数:日本在经历了失落的20年之后,表现出更强的不自信和对未来的迷茫。D.海洋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还取决于本土治理。这是海洋国家把海权作为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4.把下列6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位与印度代表团无关的红衣少女赫然出现在印度旗手身旁时,也就不足为奇了。②原因竟然是刚绕场半周就被引导员带出了体育场。③要知道这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伦敦《每日电讯报》此后称此举为“猛犸象一样巨大的错误”。④这让人忍俊不禁,这么重大的赛事竟然会有这么业余的引导员。⑤乌龙事件可以从开幕式说起,最有意思的是日本代表团在开幕式大军中竟然消失了。⑥最让人不解的是主火炬竟然在开幕式后两天被熄灭了。A.⑤②④⑥①③B.⑥③①⑤②④C.⑥①③⑤②④D.⑤②④①⑥③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二、(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听:准许B.亟.请于武公亟:急忙,赶快C.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D.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徐:慢慢地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3分)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①裂裳衣.疮,手注善药②思垂.空文以自见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⑤夫人将启.之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⑦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⑧日.群行丐取于市⑨谨拜表以闻.A.①④⑥B.④⑥⑧C.③⑤⑧D.①③⑦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意气勤勤恳恳....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③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④况臣孤苦..,特为尤甚⑤纵士卒无赖..⑥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⑦于是..项伯复夜去⑧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A.①④⑦B.③⑤⑧C.③⑤⑥D.④⑦⑧8.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③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④乱天子边,欲谁归罪?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⑥姜氏何厌之有?⑦段公,仁信大人也⑧良问曰:“大王来何操?”⑨郑武公娶于申⑩公幸教晞以道A.①③\②⑨⑩\④⑥⑧\⑤⑦B.①②\③④⑧\⑤⑦⑩\⑥⑨C.①⑤⑦⑩\②③\④⑨\⑥⑧D.①③\②⑤⑨\④⑥⑩\⑦⑧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分)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分)(3)其孰能讥之乎?(2分)10.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题目。(7分)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4分)(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11.默写(6分)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臣无祖母,;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4.,,其孰能讥之乎?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中国画的“写意性”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它理应包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神似论”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支巨流,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而不存”,表现物象,没有“神”,不管“形”怎样鲜明、逼肖,也很难生气郁勃。所以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还更注重“意”,因为“神”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因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神似”、“神韵”的重要条件。“意”既是中国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意”除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画的意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的界定,这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现发展为对作品画意的表现。“意”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礼在他的《画梅题跋》中论画梅时说:“画梅不要像,像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中国画“不似而似”则似在“神”,“不到而到”则到在“意”,这是艺术的更高境界。“精而造疏,简而意足”,这虽说是宋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但它可以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原则。“精”之所以要“造疏”,“精”在中国画中所以未能长足地发展,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多以“谨细”为忌。这在唐人的《历代名画记》中就已提出:“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谨细”是指对物象外在形貌的过分刻画。张彦远的《论画体》有一段文字对我们了解这一审美原则,特剐是对理解中国画的重“意”很有帮助。他说:“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随着主观描写的增加,从塑造形象的写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浑成中生发机趣,进而又产生了表现画家自己思想、情意和主题内容的“写意”。但是无论是表现具体形象的“神”“意”,或是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和画中主题的“写意”,其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元人汤逅所说:“以意写之,不在迹象。”“不在迹象”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而是说依据“迹象”,但不为“迹象”所牵,是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表物象之“意”是画家在他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可以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当他创造“达心”“适意”的艺术想象并进而表现自然景色和社会事物时,不仅不受客观对象的拘束,而且还可以用“运实入虚”或“运虚入实”的手法创造画意。此外,中国历代画家、文人也以画“造意”,这和他们的绘画观、审美理想紧密相联。他们把绘画看作和创作诗文一样,也是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重“意”,正是为了以达其心、适其意。唐代王维的画更带有较强的主观抒情的性质,宋人画更多的是借助梅、竹的习惯寓意来比喻人的节气和情操。(选自2009年12月12日《美术报》,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A.中国画的美学体系迥异于西方美学体系,它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因此,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既缺乏典型性,也不真实。B.中国绘画艺术的轻“形”,不仅是为了强调“神似”“神韵”,更是为了表“意”,因为“神似”“神韵”的构成离不开“意”。C.中国画的创作,“意”贯穿始终;。从审美构思、形象塑造,到思想主题表达,都离不开“意”,“意”既是手段,也是目的。D.中国古典绘画力求避免“谨细”,是因为“精”在中国画中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只有“精而造疏”,才能“简而意足”。E.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了使艺术形象足以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在创作时,常常可以不依据客观物象,不受客观物象的拘束。13、能够体现中国画“不到之到”的审美原则的一项是()A.形无神而不活,神无形而不存。B.“意”的概念,似无严格界定。C.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D.宋人多以梅寄寓人之气节情操。14.“不患不了,而患于了”中的“了”指什么?为什么中国画“患于了”?(4分)15.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画家是怎样做到“达心”“适意”的?(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石头记蒋勋①我有一块石头,看起来斑剥鬼奇;不但满是苍辣虬老的皴皱,而且还有多处被蚀缕成空洞,姿态奇磔。②我常常拿在灯下,细看它的纹理。小小一块顽石,线条的流走牵连却如惊涛骇浪,仿佛依稀可以听见水声回旋,拍岸而起,浪花在空中迸散……是被风浪狂涛爱过,爱到遍体鳞伤的一块石头啊!③这块石头,是多年前去龙坑旅行带回来的。④龙坑在台湾最南端,比鹅銮鼻还南。如果在地图上找,应该是鹅銮鼻下方,突出于海洋中的一块地岬了。⑤从鹅銮鼻到龙坑没有车去,必须步行穿过一片砺石堆和琼麻林间踩出的小路。琼麻如剑戟一样的叶片森森直立着。这种强悍的风景,正是恒春半岛的特色。但是,到了龙坑,连恒春的沃腴也没有了。一片布置于大海狂浪中粗砺尖峭的岸石地块,因为土壕被长年海风吹蚀,只剩下岸石隙缝中存留着一点点土。一种叫银芙蓉的植物,耐旱、耐风、耐海水的咸腥与狂暴,便在隙缝中生了根,虬结盘屈地生长蔓延开来了,那是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植物,几乎没有什么叶子,看来似乎已成枯枝的虬劲根干,贴着地面,顽强固执地生长着。⑥古人欣赏奇磔虬劲的奇木怪石,大概是因为那奇磔虬劲中隐藏透露着生命奋斗的痕迹吧!当那挣扎求活的伤痛过去,那挣扎求活的姿态却成了使人歌赞的对象。后人把玩、浏览、细细抚爱,那使人歌赞的纹痕之美,何人还记得来自于心痛如绞的伤痛呢?⑦龙坑的岸石也因为长年遭海浪冲蚀击打,形成奇岩。大部分尖锐丑怪,挣扎求活中,好像还有生命最后的霸悍。有的褴褛斑剥,被蚀空成许多如蜂巢般的空洞,海浪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