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中药学》主编:张廷模主讲:鲁道旺铜仁学院材化院14级制药工程专业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及用药禁忌等基本理论;掌握90种、了解350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用法用量;了解药材采集及炮制知识。教学任务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介绍。总论以讲授药性理论为重点,并简要介绍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产地、采集、炮制、配伍、用药禁忌、用量用法等基本知识。各论则收载药物350种左右,按中药功效的不同分为二十一大类,课堂讲授约90种,其余药物供学生参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为将来从事中药教学、研究及生产等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1)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2)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并可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并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三、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期末笔试(60%),平时成绩(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ppt制作及讲解的能力。四、教学参考书[1]张廷模主编,中药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2]高学敏主编,中药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5月.[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主编,中华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年.[4]王茂盛主编,中药学(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5]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4月.总论中药的特点1天然药、资源广、“诸药以草为本”、“本草”2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3验便廉验:疗效确切便:应用方便廉:费用较低4文献多中药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1基础课程2桥梁课程3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总论第一章中药和中药学的发展【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2、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3、熟悉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我国地大物博,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近12800多种。这些宝贵的资源的已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它对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5.3.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提及“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1、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药用物质。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3.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一、有关概念2、本草的含义:古人谓“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3、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药理、化学成分等一切与中药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中药相关术语:中药材、饮片、中成药、草药、民族药二、中药的起源1、中药起源于原始人生活、生产劳动实践。(P4页,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2、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三、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代表作:《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作者: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充实和完善过程。成书年代: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载药数目:365种。《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作:《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所辑。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载药数目:730种【隋唐时期】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作者: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和物力。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载药数目:844种。书中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本草拾遗》:作者:陈藏器。成书年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宋代】宋代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1、宋代的官修本草有:《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本草图经》《本草图经》亦称《图经本草》,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版刻本草图谱。2、宋代个人著名本草著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成书年代:1082-1083年。载药数目:1500余种。【金元时期】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这一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刘完素的《素问药注》、《本草论》张元素《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李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汤液本草》•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明代】代表作:《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年代: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版1596年。载药数目:1892种(新增374种)。主要成就和贡献:《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刘文泰奉敕修定本草,编成《本草品汇精要》,收药1815种。本书绘有1385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制药图,是古代彩绘本之珍品。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清代】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1、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2、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3、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如张璐《本经逢原》、邹澍《本经疏证》等。4、大批草药专著,也为综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内容。5、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药学特点主要表现为1、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这些中药讲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2、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3、本草学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植物学、生物学工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料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药学工作者则致力于中药化学及药理学研究。【当代的本草成就】1、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2、涌现的中药新著,数量多,门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当代本草学术成就的有: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原色中国本草图鉴》1、何谓中药、中药学?2、历代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本草学著作有哪些?四、课后思考题第三章药性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5、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6、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7、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概述一、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以偏纠偏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药物为什么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的基本作用呢?药物之所以能针对病情,发挥上述治疗作用,是由于药物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称之“偏性”。意思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和偏衰。p33除了上述“以偏纠偏”来解释药物治病的基本原则外,古代医家还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探究。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前人不可能对这些物质进行深入细致的认识。所以长期以来仍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二、药性前人将药物的偏性称为药性,以用来纠正疾病的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后人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作用,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三、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P33第一节四气一、四气的含义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从性质上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二、四气的确定及作用:1、四气的确定: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2、四气的作用: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三、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1、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物寒热与八纲寒热相对应,是高层次的抽象,而阴阳则是更层次的抽象。药性寒热只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基本趋向,并不说明药物的具体作用,因此掌握药性寒热不能脱离其具体功效。指出了掌握药性寒热时应注意:对于药性寒热,不仅要从共性方面进行理解,适必须结合每一药物的具体作用,方能掌握药物性寒性热的特点。2、药性寒热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药性寒热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所有方面;因此必须结合其他内容,方能全面认识与掌握药物的性能与作用。四、四气的意义:1、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不得违反。2、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要加重病情。3、如果当用热药用了温药,或当用寒药用了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用了热药,或当用凉药而用了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阴或伤阳。4、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药热药并用。5、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第二节五味一、五味的含义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味道。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二、五味的作用甘补缓和补益虚弱治疗虚证缓急止痛治疗各种急性疼痛,四肢或脘腹调和药性和中酸(涩)收收敛涩固涩治疗滑脱证苦泄清泄通泄降泄清热通便降气治疗热证治疗便秘治疗气逆证燥喘咳、呕吐燥湿治疗湿证坚坚阴泻火存阴治疗阴虚内热证淡渗利渗湿利水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咸软软坚散结下治疗瘰疬、瘿瘤、痰核泻下治疗便秘五味与五行配合与五脏的联系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肺(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