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会计讲义第七章_财务会计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本章概述(一)内容提要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内容。考生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可比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四个原则的实务应用;2.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4.会计要素变动的实务认定;(二)历年试题分析年份题型题数分数考点2009年单选题22会计计量口径的选择;资产的界定2010年单选题11会计要素变动的实务判定多选题12资产的界定2011年多选题12收入与利得的区分二、知识点详释7.1财务报告目标一、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7.2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7.2.1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界定1.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比如,苹果公司的会计所要描述的资金运动是苹果公司这个空间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而且是站在苹果公司的角度进行反映和描述的,则苹果公司就是会计主体。2.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描述属于该空间范围的资金运动。除此之外,可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括:企业、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等。(二)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但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所以,是法人的一定是会计主体,是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人。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三)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简言之,就是会计应当仅为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四)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1.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事项的范围;2.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总之,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圈定会计的核算范围。二、持续经营(一)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即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状态。(二)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正常的业务背景。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上会有较大差异,只有假定企业在可预期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才可正常进行,否则将依据破产清算时的特殊规定进行处理。(三)例外情况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此时企业将由清算小组接管,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破产清算会计。三、会计分期(一)会计分期假设的内涵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信息。(二)具体划分方法会计期间通常有四种口径:即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按年度口径所编报表为年报,其他期间所对应的报表为中期报告。(三)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会计分期假设目的在于分段提供会计信息,以达到实时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目的。四、货币计量(一)货币计量假设的内涵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该假设包括两个意思:1.会计仅反映那些能以货币表达的信息,如果一个信息本应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但苦于无法用货币来表达的,则只能无奈地排除在会计核算范围之外。比如,人力资源就应该作为企业的一个关键资产进行账务反映,但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尚无法广泛地达到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大部分企业是不反映人力资源的。2.币值稳定假设为了会计信息的稳定性,货币计量假设还包含一个假定币值不变的含义。(二)货币计量假设的目的在诸多的计量手段中,只有货币标准是具有最大限度的无差别性和统一性的,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活动的开展选定了主要核算手段。(三)货币计量的要求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四)例外情况当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该假设不成立,应改用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7.2.2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7.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应以可靠性为基础,即会计信息应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作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以便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此可比性要求企业达到如下标准: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要点提示】辨别可比性原则在实务应用上的正误是关键考点。经典例题-1【多选题】下列业务的会计处理中,违反可比性原则的有()。A.基于最新信息修正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时应追溯以前年度的折旧额B.丧失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如果剩余股份能达到重大影响应就其余下股份进行追溯调整C.如果前期差错金额不大,可直接在当期修正,无需追溯D.当投资方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30%上升至70%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应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并对原权益法的核算口径按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E.当固定资产竣工决算的原价与暂估价不同时,除修正原价外还应对基于旧原价所提折旧进行追溯[答疑编号35810702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备选答案A:修正折旧期限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无需追溯;备选答案D:无需追溯;备选答案E:无需追溯调整以前折旧额。五、实质重于形式(一)实质指的是经济实质,形式指的是法律形式,此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以经济实质为准,而不受法律形式的制约。(二)实务中的应用案例1.合并报表的编制;2.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3.售后回购;4.售后租回。【要点提示】实质重于形式在实务中的应用是测试的主要角度。经典例题-2【多选题】下列业务的会计处理中,符合实务重于形式原则的有()。A.在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销售方式中,收入的确认时间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的金额是将来收款额的折现B.M公司将商品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N公司,并约定在两个月后以120万元的价格来回购,M公司认定此业务的本质为以商品作抵押,借100万元,还120万元,承担20的利息费用C.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份,持有丙公司60%的股份,则甲公司应每年编制包括甲、乙、丙公司在内的总集团的财务报表D.甲公司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列入报表中并视同自用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但甲公司在整个租赁期内对此设备不拥有产权[答疑编号35810702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略六、重要性(一)对于会计业务的处理要抓住重点(二)重要程度的判断只要具备下列中的一条即可认定为重要事项。1.金额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界定为重要信息;2.指标本质上属于重要信息,比如净利润。(三)实务中的应用案例1.合并报表中的抵消内容的选择就体现了重要性原则;2.季度报告没有必要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与权益法核算的转换。【要点提示】重要性原则的实务应用是测试的主要角度。七、谨慎性(一)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用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二)实务中的应用案例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2.加速折旧法;3.或有事项的处理。【要点提示】谨慎性原则的实务应用辨析是主要测试角度。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7.4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两大类。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备如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二)资产的确认条件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要点提示】辨认资产是关键考点。经典例题-3【2010年多选题】企业应作为资产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项目有()。A.尚未批准处理的盘亏固定资产B.委托代销的商品C.债务重组过程中的应收债权D.协议转让中的无形资产E.法院正在审理中的因被侵权而很可能获得的赔偿款[答疑编号35810702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选项A,尚未批准处理的盘亏固定资产,在期末也应暂估处理,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选项E,很可能获得的赔偿款不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负债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二)负债的确认条件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增值。损失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