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可提高种猪繁殖率和生猪抵抗力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疫病、环境以及管理,近年来,随着营养科技的飞跃发展,通过营养的调控从而达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主要的维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维生素E:维生素E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能促进促甲状腺素(T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增强卵巢机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母猪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不仅能提高受胎率,减少胎儿死亡,会增加窝产仔数,而且能增强仔猪的抗应激能力,减少断奶前仔猪死亡,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提高公猪精液质量。研究表明,饲喂高水平维生素E的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都较高,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发病率较低。当母猪缺乏维生素E时卵巢机能下降,性周期异常,不能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或出现死胎。叶酸:对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促进胎儿早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不同酶系统中的辅酶,参与嘌呤的合成,所以对DNA、RNA的合成相当重要。在维持种母猪的稳定繁殖机能方面,可提高窝产仔数;维持良好的泌乳力,防止泌乳紊乱。研究表明(Lindemann等,1989),母猪日粮添加叶酸可提高了胚胎存活率,稳定提高窝产仔数。β-胡萝卜素:母猪饲料中补充β-胡萝卜素会改善产仔数,矫正母猪安静发情和排卵延迟,提高胚胎成活率。β-胡萝卜素还与黄体素合成有关,黄体素不足,将导致怀孕终止。最近研究还发现,公猪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能促进睾丸发育,提高精液质量。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尤其是在湿热和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的情况下。维生素A:适当提高饲粮维生素A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Antipas,2003)。母猪缺乏维生素A时,受胎率下降,表现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死胎、弱胎、畸形胎及胎衣不下。仔猪瞎眼和四肢麻痹容易患肺炎、下痢等;青年母猪发情延迟、影响卵巢发育,胚胎死亡率高。生物素:最主要功能是维护母猪蹄部健康,防止蹄裂、跛行和瘫痪。同时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减少胎儿死亡以及促进泌乳增多,提高母猪排卵率和受胎率,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如果日粮中生物素的含量低于330ug,会造成死胎加多和哺乳仔猪因母乳不足而生长发育不良。研究发现,补充生物素可以使母猪子宫角的长度增加20%,进而增加了胎儿在子宫中所占空间,这对胎儿的生长及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每吨母猪全价料中添加300mg生物素,21日龄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素对照组。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避免母猪冬季出现裂蹄,显著减少猪群足部问题的发生及跛脚的困扰。维生素C:在活细胞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参与肾上腺皮质内固醇的合成,有助于缓解应激,并消除高温对精液质量的不利影响。公猪增喂维生素C后,精子质量有所提高;母猪则受胎率提高。尤其在夏季高温或母猪分娩前后经受环境或生理应激,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抗应激作用,可以通过缓解应激,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和抵抗力。母乳是1周龄前仔猪维生素C的唯一来源。在怀孕期和哺乳期,给母猪补充维生素C可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维生素B2(核黄素):研究表明,母猪配种后4~7d,饲喂100mg/d核黄素可提高活胚胎数、胚胎存活率、产仔率和窝产活仔数。Tilton(1991)研究证实,在妊娠早期给母猪补充90~100mg/d核黄素可显著提高母猪产仔率。维生素K: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kg维生素K3使产仔数提高5.66%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kg维生素K3可提高仔猪增重7.78%和仔猪成活率3.81%。维生素B6: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15mg/kg维生素B6(对照组1mg/kg),可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减少1.1天。烟酸:在母猪怀孕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33mg/kg烟酸,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发病率降低30%。维生素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营养素,高温、高湿、光照、微量元素、氯化胆碱、食盐、酸碱度等环境因素会降低维生素的活性,全价料、浓缩料等虽然添加了维生素,但在饲料加工和仓储、运输、贮藏过程中,饲料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特别是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料中的脂肪最容易氧化,其生成的过氧化物可促使脂溶性维生素的破坏,加上夏季的高温和高湿会造成猪的应激,在应激的情况下,包括母猪在内的所有猪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加大,猪维生素缺乏症表现尤为突出。另外,疾病、霉菌毒素等因素会使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提高,疾病和寄生虫感染会影响猪肠道对维生素的吸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干扰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因此,猪饲料必须另外添加维生素。母猪维生素的补充只占混合饲料成本的2-3%,但却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可在母猪空怀、配种、怀孕期间在母猪饲料中额外添加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