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高中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材料1热点专题一近代化【概念】1、含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2、内容: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等基本内容。一、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的现代化始终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1.近代化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2.近代化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3.近代化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4.近代化腾飞阶段(1949—现在)新中国的成立,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左”的错误造成挫折,但中国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具体表现】1.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艰难发展。2.政治近代化(1)介绍民主制度和观念:《资政新篇》、早期维新思想;(2)尝试:维新变法(实践开端、君主立宪制);(3)伟大成就: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继续:维护民主共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5)新发展:中共领导工农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思想近代化(1)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2)资产阶级:维新派——19C60S早期维新思想、19C90S康梁维新思想;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义);激进民主主义者:“民主和科学”。(3)无产阶级: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思想。4.生活的近代化: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关键步骤】学技术器物、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化的特点】1、新中国成立前:①从其产生来看,它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即常说的“欧风美雨”的产物。②过程来看,是由重工业到轻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③受双重压制,不仅受到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还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④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近代化主要发生在思想、政治领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小。⑤中国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2、新中国成立后:①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②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比建国前、后中国人民为实现近代化所作的努力和尝试,我们同学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实现民族的独立就不可能实现近代化。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中国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江宁高中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材料2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冲破旧观念,适应新形势。4、重视知识结构的变革。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真正“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外近代化历程比较】开始背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内力)列强侵略(外力)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封建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工业化)。侵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彻底批判封建思想。领导阶级和目的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主阶级:维护清王朝统治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阻力本国封建势力三座大山二、六国的现代化对人类的贡献和启示1、英国(1)贡献:EMPP(英语、机器、议会、政党),具体而言,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最早确立稳定的民主政治体制、最早建立福利国家、输出英语和文化使之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工具。(2)启示:加快现代化步伐必须要顺应历史潮流、善于利用地利、不断完善制度、保持政治稳定、建立健全民主、抓住历史契机、重视商业发展、重视科技发展等。英国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阻碍因素:资本原始积累过于血腥,过分依赖殖民地;大量输出资本,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后发优势,科技逐渐失去领先地位,发展动力不足,社会心理保守,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等。(2)特点:①不断的制度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助推器;②政治制度的完善,民主政治的健全,社会长期稳定,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环境;③充分利用地利,善于抓住历史机遇是英国现代化进程启动较早、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④庞大的殖民体系为英国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需求;⑤重视科学技术是英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促进因素。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的创新,英国从500年钱开始崛起,就是因为他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它的民主国家、它的重商主义,它的政治变革、它的议会制度、它的工业革命、它的科学进步、等等,都是那些时代领先于全球的,因此一个小小的国家领先了世界,引领了世界潮流,这是英国强盛的秘诀,但后来失去了这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它就一步步的衰落下来。2、法国(1)贡献:启蒙思想、《人权宣言》、《法国民法典》、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原则,主权在民的共和制度,人权和法制的精神、法兰西民族反抗暴政的斗争精神,经济政治区域集团化的模式等(2)启示:对反现代化势力必须不懈斗争、彻底革命;从专制走向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持政治稳定有力现代化的进程;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至关重要;必须使工业、农业、金融业等各产业协调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3)特点:江宁高中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材料3①法国现代化进程中政局动荡、革命频繁时一个突出的现象。②有显著的世界性的特点③农业和金融业是两个瓶颈问题。拿破仑承认小土地制度的合法性,长远来看,不利于工业革命的的深入和农业机械化的实施,金融业在法国政界影响大,20世纪初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使大量资本输出,国内工业得不到大量资本,结果法国工业实力逐渐落后。3、美国(1)贡献:《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规定的民主政治和宪政的原则;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所宣传的自由平等的精神;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信息革命的策源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经济发展的经验。(2)启示: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和效益的提高、解决贪污腐化、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特点:①美国现代化有其独特的地理及人文环境;②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美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③在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产阶级是变革的中坚力量。④19世纪以孤立主义为特征的外交政策和以领土为扩张为主题的西进运动是美国现代化进程中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4、德国(1)贡献:在精神文明上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人文大师;高效有序管理国家的模式;德意志民族严肃谨慎的精神;德意志民族的反省精神;重视科教的传统;在推动国家统一、区域一体化的经验。(2)启示:政治统一、资金充足、劳动力充足且素质高、重视科技教育、开拓市场等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国家应该扬长避短,利用本国的优势条件,改革不利条件推动经济发展。5、俄国(1)贡献:“改革求强,革命求新”的模式,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导作用。(2)特点:①改革和革命是推动俄国现代化的基本动力;②俄国现代化面临巨大的阻力,现代进程曲折漫长;③现代化进程伴随多次社会制度的更替。6、日本(1)贡献:落后国家独立求强的现代化模式;勇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重视科教的精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模式;科学企业管理的模式等。(2)特点①通过全面移植西方文明的现代化来启动现代化;②移植西方文明时,注意“和魂洋才”;③推动日本现代化的变革一般是由社会精英推动的。④日本现代化过程带有浓重的军国主义色彩。热点专题二西方国家大选(资产阶级代议制)江宁高中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材料4一、各国政治体制发展历程1、英国:①1215年《大宪章》开始限制王权。②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光荣革命”解决了国王、议会的主权之争。③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2、美国:①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面临着共和制与邦联制的问题。②1787年制定宪法(《1787年宪法》),确立总统制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③1861年—1864年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联邦法律至高无上,维护统一。3、德国:1864—1870年普鲁士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二、资本主义各国宪制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责任内阁制(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明确规定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它以法律的形式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议会的权力开始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2)责任内阁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不掌握实权,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的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英国的内阁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和领导者。2、美国1787年宪法(1)宪法的三个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2)三权分立①将立法权赋予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并规定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②行政权赋予总统内阁,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总统任命联邦法官。③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其他联邦法院,规定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符合宪法。3、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披上民主的外衣,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①行政权:皇帝——任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和公布法律;统率军队任命军官首相——主持政府,对皇帝负责。②立法权:议会——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可批准预算。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选举产生。热点专题三中外关系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1840—1899)尾随英法,充当帮凶。1、原因:实力落后于英法;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南北战争、西部开发),位居配角。2、主要事件:1844年逼迫中国政府签定《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伙同沙俄充当英法的帮江宁高中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材料5凶,1858年签定《天津条约》;1874年,帮助日本侵略中国台湾。(二)(1899—1945)独立侵华,美日竞争。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产值世界第一,美国实力上升;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瓜分中国,美国开始独立侵华。2、主要事件:(1)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美国不再尾随西方列强,有了独立的侵华权利。(2)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3)一战期间,美日在中国争夺,日本占优势。1922年,美国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列强重新共同控制中国。(3)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为推动日本进攻苏联,美国等国对日本侵华采取绥靖政策。(4)1942年—1945年,中美两国联合反对法西斯,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三)(1945--1949)扶蒋反共,独占中国。1、原因:美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为了遏止共产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扶蒋反共。2、主要事件:二战结束后,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签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四)(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