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古诗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政治古诗词、成语、名人名言类选择题精选专项训练1.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野,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4.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5.下列诗句中,与“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D.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6.下列观点,与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有: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运动是在此处同时又不在此处,也是在此处又不同时在别处③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④我思想,所以我存在A.②B.③④C.①②D.①③④7.“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A.事物是运动的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B.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9.“万物必有成衰,万事必有张弛”.下列与这句话所反映的原理一致的有①天将与之,必先苦之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④有时一扇门虽然关上了,其余的门却是敞开的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10.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11、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菊花。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A、想象是突发的B、想象是随意的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13、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4、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15、“兵者,诡道也。故能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A、按客观规律办来B、透过现象看本质C、准备走曲折的路D、坚持从实际出发16、“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17、近几年,出现了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针对过去“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国务院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这说明()A.认识是实践的发展动力B.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C.认识是在反复中无限发展的D.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8、在2012年,胡锦涛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告诫我们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③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能被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所吓倒④旧事物的力量自始至终是强大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9—20题。19.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①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②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③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④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A.②B.②③C.④D.①③20.两个秀才参加科举的不同结果说明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B.办事情是否成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2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和意识是同一的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2.许多同学高考前找算命先生算命,或者去寺庙求签测前程,这种做法属于A.唯物主义B.不可知论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23.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4.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D.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25.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段话生动的说明①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②关于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脑自生的③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④上帝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26.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表现在①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真理与谬误是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7.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客观实在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C.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们可以建立或创造一切联系。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28.下列说法中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②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③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知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9.“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是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0.有句话这样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B.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1.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32.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他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一诗句蕴涵的哲理是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取得成功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33.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流向。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4.如将右侧漫画中影子与人的关系比喻为主观映象与客观事实的关系,那么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意识是主观的,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B.意识是主观映像,而非反映对象的客观状况C.思维活动规律就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D.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是无法实现统一的35.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了①物质决定意识②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③人脑是意识的来源④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②④36.“聪明的人不是不走弯路而是善于在弯路上走得更快些。”这启示我们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要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曲折,争取光明的前途。1---5BADDB6---10ACAAA11---15BCACB16---20BCCDB21-25BCCBC26-30BDDCD31—35DCDBD36、D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