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淄博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8页2012年4月淄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试题9.清代《盛湖志》记载:“镇之丰歉,固视呼田之荒熟,尤视乎商客之盛衰。盖机户仰食于绸行,绸行仰食于客商。而开张店肆者,即胥仰食于此焉。”以上材料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破产D.传统经济结构变化10.《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唐代诗人储光羲在《明妃曲》中写到“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这说明A.官修史书注重客观叙述史实,不掺杂个人情感B.诗歌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备史料价值C.官修史书与诗歌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D.官修史书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不如诗歌可信11.斯塔里夫亚诺斯在《全球分裂》中记载:“(1840年)素有印度的曼彻斯特(英国纺织工业中心)之称的达卡,已从一个非常富庶的城市衰败为异常贫穷的小镇……这种衰败不仅发生在达卡,而且发生在其他所有地区。”“这种衰败”在中国的表现是A.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对华穆片贸易十分猖獗B.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东南沿海妇女纺织半数停工C.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比1845年降低四分之一D.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异常艰难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下列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新航路开辟《权利法案》《十日谈》牛顿A.西方文明的兴起B.工业文明的扩展C.世界市场的出现D.逐步缩小的世界13.蒋介石在1935年7月表示:“和平未至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第2页共8页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1937年7月又宣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不求战。”导致蒋介石对日态度变化的主要因是A.“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失败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日本逐步扩大对华侵略战争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推动14.一位西方的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局面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15.下表为1980年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统计表,其中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最有可能是国别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4771979801154018287?A.47815B.33044C.17556D.856016.如果我们要了解下图所示美术作品,可以查阅下列哪部著作A.《世界漫画大师笔下的造型》B.《浪漫主义的雄狮》C.《色迷印象派:经典印象派作品色彩分析》D.《从传统到现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28.(24分)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技与生活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第3页共8页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材料二科技与扩张“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神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科技与全球化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造整块整块大陆”这一论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体现。(10分)(3)材料三中反映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认识。(6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将争夺限制在除直接战争之外的领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鉴于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沉痛教训,鉴于核武器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美苏两国谁也不愿意再挑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导致两国的同归于尽乃至人类的毁灭,竭力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已经成为双方领导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就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因此,美国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把冷战称为“长和平”,也有人称之为“冷和平”,认为“尽管冷战是危险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冷战为这个世界提供了缓和”“冷战体系为世界提供了和平和安全,尽管存在核均势威摄。”——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第4页共8页评述材料中关于冷战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真正兴奋点是富国,而不是富民,可惜他这个愿望最后也未能实现。学者叶檀撰文说,王安石理财,短期满足了国库所需,但它所产生的弊病,则造成了更为深远的负面作用。从历史上看,政府高度垄断所得越多,对整体经济的长期发展越不利,越容易形成政府对经济集权的依赖。——马立诚《历史的拐点》材料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些现象值得深思,比如,实行青苗法,政府规定利率为20%,官员擅自提到30%,结果新法实行之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政府要平抑物价、抑制私商,官员,就用更坏的官商代替私商,市场、货源、价格被政府高度垄断,百姓被盘剥更严重。虽然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以民穷为基础的国富却难以持续,社会怨声栽道,民不聊生。——《从王安石变法中得到的启示》(《南方日报》2010年9月6日)(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政府“经济集权”的表现极其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消极后果。依据两则材料说明改革应注意的问题。(4分)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自据乱进为升平,升平进为太平,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孔子之为《春秋》,张为三世,……盖推进化之理而为之。……人道进化皆有定位,……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康有为《论语注》材料二(此次革命)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立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已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孙中山《军政府宣言》(1906年)(1)材料一、二表达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4分)(2)说明康有为、孙中山为实现其主张所做的努力,并简要评价。(6分)第5页共8页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会议(华盛顿会议)对于中国显然是很重要的。中国的主要对手是日本。中国非常盼望趁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山东问题,要求国际上确保中国的安全,承认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顾维钧回忆录》材料二美国首席代表休斯对代表团成员交底的说法是他“总是赞同这样—种理论,即本国决不会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任何侵略而走向战争,因此最多只能做到使日本住手。”——《太平洋历史详论》材料三日本人坚持中日联合经营胶济铁路要求,目的是通过控制铁路,变相控制整个山东,在遭到中国代表团强烈反对后,日本人又抛出一项建议,要求中国向日本银行家筹借一笔长期贷款来赎买铁路,……用意还是要长期控制这条铁路。……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部分收回山东主权。——山东省情网《山东问题与华盛顿会议》(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中、美、日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6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会部分收回山东主权?(4分)第6页共8页2012年4月淄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试题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CBACBBD28.(24分)(1)成果: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讯技术发展。(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蒸汽机等亦可)(4分)。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4分)(2)区别:前者是直接殖民掠夺和贡物贸易,不改变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结构;后者是殖民侵略和扩张,改变其社会体制和结构,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4分)体现:政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传播和建立;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文化生活:西方思想和科技传入,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等。(6分)(3)因素: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条件。(2分)认识: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工具,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4分)29.(12分)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参考示例:第7页共8页示例一:“冷战”威胁世界和平。(2分)导致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苏联则以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对抗,导致了柏林危机等对抗性事件。(3分)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在人类心理、文化方面造成巨大阴影,并造成难以消除的“冷战思维”。双方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4分)亚洲则出现了“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3分)示例二:“冷战”保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安全。(2分)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美苏之外的力量为了自身安全,努力寻求发展,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开始复兴,这些都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4分)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相对安定的局势,大力调整发展经济,苏联则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2分)“冷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分)示例三:示例一、二的综合。(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2分;史实清楚,逻辑严密,表述条理10分)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市易法等。(4分)增加财政收入,对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不利等。(2分)(2)消极后果:盘剥百姓,民不聊生。(2分)立足民众利益,实行富民政策,国家不应与民争利。(2分)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同:提倡社会变革、否定君土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2分)异:康有为的思想依托传统儒家思想,主张渐进性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思想吸收西方民主政治学说,主张实行资产阶级革命,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