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807现代汉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中国传媒大学807现代汉语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音位;音节;语素;笔画;词n,ng[ts]、[ts']、[tş]、[tş']、j、q(电脑打不出来,自己用国际音标写一下)音位变体零声母字粘着、自由塞擦音会意、象形、转注二、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如在普通话中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基本词:在普通里,全民使用的,一般生活当中最必须的,意义最明确,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的词就是基本词。基本词具有稳定性、能产性及全民所有性的特点。三、(1)“不”单念或在词句末尾念去声,在非去声前也念去声。如:不、我不在阴平字前:不多不高在阳平字前:不成不值在上声字前:不少不好(2)“不”在去声字前由去声变成阳平。如:不去不对不是(3)“不”夹在词语中间由去声变成轻声。如:差不多用不着挡不住语音有三大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在这三大属性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什么音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联系,而是随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着社会的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如:同样表示“书”这个意义,在汉语中念[şu:],在英语中是book[buk]。语音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不同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生理属性看在甲语言中是不同的音,在乙语言中可能认为是相同的音。如:在汉语里[b][p]是两个不同的音位,但在英语里[b][p]属于一个音位。所以语音不仅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近义词指意义相近的词。近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从词义的性质和范围来辨析1、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结果——后果,依次为褒义、中性、贬义2、语义轻重的不同。如:毁坏——破坏3、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4、具体和概括的不同。如:书籍——书(二)从词的用法上来分析1、词的配合关系不同。如:交换——意见、礼物交流——思想、经验2、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勇敢——形容词艰苦——做定语勇气——名词艰难——做谓语(三)从语体风格来辨析1、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如:溜达——散步2、普通用语和特殊用语的不同。如:飞——飞翔、安排——部署近义词的辨析除了以上这些方法,还有其他不同的辨析方法。有些词的引申义是通过词的比喻用法产生的,这种引申意义,也叫做“比喻义”。比喻义的产生是通过基本意义的借喻而形成的。如:“铁”的比喻义“坚强”(如:“铁拳”)是由其基本义“一种坚硬的金属”借喻转化而成的。词的比喻义使用的多了一旦固定下来就成为词固定的意义。比喻义在历史上是由比喻用法发展而来的,但二者也有区别。修辞上的比喻用法则是临时的,在上下文中才应用的。如:“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就是修辞上的比喻,“心脏”并没有转化出固定的“首都”的新义。词汇的规范化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护词语的既有规范,一是对普通话从方言词、古语词或其他语言新吸取进来的成分进行规划。维护词语的规范,简单来说,就是避免用错已有的词语或生造词语。目前信息交流高度发展,给作为载体的语言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也给词语规范化带来了新的冲击。教育部和语委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报告》中的网络语言中有很多错别字的词语和生造词。但是网络语言属于社会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在我们普通话对其他词语吸收时可以不吸收,但也没必要规定不需使用这些词,毕竟它们已经成为网络语言中频率最高的词。只要让它们局限在网络语言这一范围内即可。在出了网络语言的范围我们还是要写规范的字。句型、句类、句式不是同一个概念。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句子的语气或者说功能分出的叫句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类型。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分出的是句型和句式。句型根据的是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如:句型分出的是单句、复句。单句中又分出主谓句,非主谓句等。而句式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可分出“把”字句、被动句、连谓句、双宾语等。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语气词常用句末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的语法特征有二:一、语气词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如:(1)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2)小王啊,是个求上进的好同志。二、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如:(1)多好看哇!表感叹语气。(2)谁呀?表疑问语气。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与语气词不同的是,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也可以独立成句。如:(1)咦,他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呢!(2)嗯!叹词与语气词不同的是,它不依附于实词表示语法意义,但一般也不与实词发生结构关系。可见,叹词的语法特征非常特殊。所以有的学者把它归为特殊的实词。而语气词属于比较典型的虚词。书面语和书面语体不是一回事。书面语体的典型表现形式是书面语,但是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书面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表现形式,而语体是人们在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时所形成的语言运用体系。许多书面语体存在这口语的表现形式,有些口头语体也有它的书面语形式。二者不能相混淆。这篇小说的语体没有发生变化。语体,指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小说是一种特定的语体,在其中插入了主人公的一封信,这属于语体的渗透。在一种语体的言语作品中渗透了其他语体的某些语体成分,但并未改变原语体的本质特色的一种语体现象。没有因为这封信的插入产生一种新的语体,所以说它并没有改变小说的语体本质特色。四、国家并列筛选偏正花束补充月亮主谓美容动宾司令动宾联想偏正看重补充体检主谓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五、近几年有人提议要恢复繁体字,我们知道简化字是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有些简化字不符合字理(文字的结构与词的意、或音的相对应)即没有理据性。这样的话其实会造成我们学习的记忆负担。而繁体字是绝大部分是符合字理的,成规律的。但是作为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一个稳定的文字系统。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换成繁体字,这样就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成为文盲了。而且繁体字确实书写比较麻烦,要是记个帐也用繁体字的话,这样就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他们要同时兼顾科学性和社会应用性。他们的工作就是要一步一步改变那些不合乎字理的简化字,使汉字渐渐变的合乎字理。王宁教授提出的要求就是我们要识繁写简。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汉语里歧义现象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按照歧义现象存在的方式,可以先把它分为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口同歧义主要是同音词造成的。如:你qīzhōng考试考的怎么样?(期中/期终)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书面歧义比较复杂。从歧义所产生的根源来分析,书面歧义首先课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词汇歧义主要是由多义词引起的。如:他已经走了两个小时了。(行走/离开)。组合歧义主要是在句法组合中产生的歧义,它又可分为语法组合歧义和语义组合歧义两种,每一种又可分为若干小类。语法组合歧义:1、词类不同。如:饭不热了(形容词/动词)2、词和短语同形。如:刘英要煎饼。(名词/动宾短语)3、结构关系不同。如:进口彩电(偏正/动宾)他们学校(偏正/同位)生活困难(偏正/主谓)想起来(动宾/动补)4、结构层次不同。如:发现了敌人的巡逻兵(二)语义组合歧义1、语义角色不同。如:他谁都认识。(施事/受事)2、语义指向不同。如:他在车厢上贴标语。(可以指“他”即“他在车厢上,他贴标语”;也可指向“贴标语”,即“他贴标语,标语在车厢上”。)歧义给我们的交流产生了障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消除歧义。大致有以下几种手段:(一)利用语音1、轻声。我想起来了。(轻声,动补关系;不是轻声,动宾关系)重音。'他最喜欢游泳。(“最”的语义指向“他”)他最喜欢'游泳。(“最”的语义指向“游泳”)3、停顿。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二)改换词语或改变句式1、改换关键性词语A.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医院的领导。(有歧义)B.参加会议的有三所医院的领导。(无歧义)C.参加会议的有三位医院的领导。(无歧义)2、改变句法成分的次序A.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遭受了水灾。(有歧义)B.江苏的部分地区和安徽遭受了水灾。(无歧义)3、变换句式A.台上摆着酒席。酒席摆在台上。B.台上摆着酒席。台上正在摆着酒席。(三)利用语境1、利用句子内部词语的语义制约。A.发现敌人的哨兵。(有歧义)B.他就是那位发现敌人的哨兵(无歧义)C.我们在前方不远发现敌人的哨兵。(无歧义)2、利用上下文的语义制约。A.鸡不吃了。(有歧义)B.鸡不吃了,钻到鸡窝了去了。(无歧义)C.鸡不吃了,我已经吃饱了。(无歧义)3、利用交际时的具体语境限制。如“鸡不吃了”也可以利用交际时的具体语境来消除歧义。如果在鸡场里,说“鸡不吃了”,是表示鸡不吃食了。如果是在饭桌上说“鸡不吃了”,那就表示是人不吃鸡肉了。3、语体指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语体有三个基本属性即系统性,稳定性及开放性。语体的稳定性是指语体是语言符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特征系统,一旦产生,便在相当常的时期对该语体的表达形式在各个层面上具有约束效应,人们必须遵守这一约定,充分发挥语体的社会交际功能,完成交际任务。但是作为语言符号的交际功能变体,语体是在运用中形成的,同时,也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分工的细密而进一步分化。所以语体的交叉渗透是又是必然的,也是语体本身发展的要求和动力。语体交叉渗透是指不同语体间通过各自“专用”表达手段的交流,将适用于某一交际目的的手段,经功能改造而运用于别一交际交际目的,从而形成一种语体包含有其他语体的某些成分,兼具其他语体的某些特征的一种语体现象。语体的稳定性使不同的语体得以区别。而交叉融合性使语体得以蓬勃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语体分支。没有语体的稳定性就没有语体的交叉融合性;没有语体的交叉融合就没有语体的发展。它们共同形成对立统一的发展趋势,共同促进着语体体系的不断完善。本内容由中公考研辅导老师整理,获取更多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专业课辅导、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请关注中公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