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考研专业课复习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07年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专业的考研真题,供大家下载使用,并且提供华中科技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更多真题敬请关注中公考研网!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学基础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闻来源2、受众3、《实际应用新闻学》4、《中国文库》5、《三家村札记》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报刊是意见的自由市场”2、请简述“两个环境”理论要点3、“全党办报”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请简述“全党办报”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1.从传播技术层面分析大众媒体对文化的影响2.论新闻宣传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与国民党统治时期新闻法制的异同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08年真题解析2008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在新闻工作中有两种含义:①指新闻稿的来源;②指新闻所依据的事实来源和新闻转发来源。新闻稿的来源有通讯社采写或转发的电讯,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记者采写的新闻,通讯员、读者投寄的稿件。新闻稿的来源要在新闻的开头或末尾的署名中交待清楚。获得新闻事实的途径,有他人口头或书面提供的,有获得者目睹的。对新闻事实的来源,有的在新闻中作明确交待;有的为防止泄密、打击报复或应事实提供者的要求,作间接交待,或不作交待。对于保守新闻出处的秘密,有些国家用法律形式作出规定;有些国家靠新闻界内部制订的记者信条、新闻道德规约予以约束。中国保障人民反映情况的权利,不允许对反映情况的公民进行打击报复。2.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使得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大了。早期的传播学者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先后提出了“枪弹论”、“强效果论”等理论,随着研究的发展,传播学者们发现受众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者,也不是同质的,不同的受众对于同一传播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受众的特点真正实现从传者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的转变是在20世纪60年代。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受众本位意识论。3.由近代中国出类拔萃的名记者邵飘萍所著,其《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其中介绍了邵飘萍新闻思想中对新闻学定义,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新闻记者的责任,舆论学思想以及其早期的一些媒介经营的理念。4.《中国文库》是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于2004年开始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标志性出版工程,旨在整理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和出版成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类、史学类、文学类、艺术类、科技文化类、综合普及类等六大类别。计划出版10辑约1000种图书。5.“三家村札记”是1961年9月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为“丰富刊物内容”、“活跃气氛”、“提高质量”而开辟的一个专栏。《三家村札记》介绍古人读书治学、做事做人、从政打仗等方面的历史知识,以针砭现实生活中的弊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启迪性,对当时一些“左”的错误和不良作风有所批评和讽刺,深受读者欢迎。二.简答题1.“报刊是意见的自由市场”这一思想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重要原则,与另一重要原则“自我修正过程”,均是从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的政治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中引申而来,其基本假设是:第一,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第二,为了接近真理,惟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第三,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第四,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产生出一般人所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这一思想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作为自由主义报刊的理论的重要观点,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到巨大作用。然而历史证明,所谓“意见的自由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现状发生了尖锐矛盾,新闻自由因媒介在竞争中形成垄断而被滥用,使媒介成为当权者满足个人利益的工具。该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受众的权利;并且,它谈论的是意见、思想的自由,而实践中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实际上损害了意见的多元表达,并带来深刻的社会问题。2.两个环境是指“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该理论由美国新闻工作者、传播学者李普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曼提出。即所谓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於人的意识和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与此相关系,能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是“直接环境”,而需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的环境叫做“间接环境”。现代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是由大众传媒造成,换言之,现代人和现实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由大众媒介构筑的巨大“虚拟环境”。3.它是1944年2月16日《解放日报》纪念创刊1000期时发表的社论中首次提出的。同年3月22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墙报也是报,号召每个单位都要办墙报,“那末全边区可以有千把种报纸,这叫做全党办报。”“全党办报”的内容应包含以下诸方面:(一)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党组织要领导和指导党报的工作,要善于使用党报指导各地的工作;(二)党组织和党员要关心党报,要阅读党报,要为党报写文章;(三)党组织和党员负有推销党报,扩大党报发行量的责任;(四)每个单位都要办墙报,增加报纸的数量。这个思想,在党的早期办报活动中就有所实践和表述。但是,通常人们对“全党办报”的理解都没有包含第四项内容在内。三.论述题1.【参考】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是人的延伸;冷热媒介;媒介即讯息。梅罗维茨的情景论保罗来文森:补偿性媒介、媒介演进的人性化趋势等。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这些人都是媒介技术学派的代表人物,简单论述一下他们的主要观点即可,然后再结合一点实际的案例,最后总结一下。3.继清末开始新闻立法,到中华民国对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政府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再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实行的“新闻统制制度”,中国早期的新闻法制进程可谓是一个曲折而不断前进的过程。对比北洋军阀时期的新闻法制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法制,会发现二者之间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从性质上看:两者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新闻法律制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军阀通过法律手段,对自由新闻体制进行大肆扭曲、破坏,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全为封建军阀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1914年随着袁的地位巩固并加强,开始制订钳制新闻事业的专门法律,使其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合法化。如《报纸条例》、《出版法》、《电信条例》(中国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事业的法律)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与其一党专政相适应,国民党的新闻统制思想和政策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实行新闻统制的新闻思想政策,南京国民政府颁行大量相关法律法令,逐步建立起新闻统制的法律制度。国民党的新闻统治制度,核心和实质上完全是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新闻法律制度。从内容上看:其一、都颁布了众多的新闻法令,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新闻法治体系。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军阀通过法律手段,对自由新闻体制进行大肆扭曲、破坏,使其徒有虚名。袁世凯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深入人心,又由于刚刚平息的《中华民国暂行报律》风波,袁不得不故作尊重新闻自由的姿态,同时不断进行扭曲、破坏自由新闻体制的活动。1914袁的地位巩固并加强,开始制订钳制新闻事业的专门法律,使其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合法化。如《报纸条例》、《出版法》等。规定的报纸和各种出版物的创办实行批准者兼保证金制,同时规定了各种禁载事项、实行出版物的检查制度等,对新闻界实行全面的管制。同年袁世凯政府还颁布了《新闻电报章程》、《电信条例》、《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注册程序及规费施行细则》等与新闻传播活动相关的法律、法令。此外,袁世凯政府颁布的含有钳制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法令还有《治安警察条例》、《陆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军刑事条例》等。1916年袁世凯死后,袁的继任者都转而效法袁世凯的故伎,通过新闻法律手段继续扭曲自由新闻体制、钳制和迫害进步报业。一是袭用袁世凯统治时期颁行的有关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如《出版法》。二是继续颁布钳制报业的新法规,如1916年《检阅报纸现行办法》、1919年《管理印刷业规则》、1925年《管理新闻营业条例》等。至此,袁世凯及其继任者百般扭曲而形成了民初的新闻法律制度,其特点有三:一是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二、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三、滥用军法、唯军阀意志是从。而国民党的新闻法规主要包括:1928年.《指导党报条例》《指导普通刊物条例》《审查刊物条例》的颁布,是实行新闻统制法律制度的标志。1929年颁布《出版条例原则》,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檔,旨在“防止不正当出版品之流行”,即杜绝一切不利于国民党统治的报刊、图书等出版物。1930年12月公布了《出版法》以及后来的《出版法施行细则》,1934年8月核准《检查新闻办法大纲》,1937年7月颁布酝酿已久的《修正出版法》,1943年2月颁布了中国第一个专门管制新闻记者的《新闻记者法》,以及一系列非常法和广播无线电管理的新闻法律法令,逐步建立起新闻统制的法律制度。其二、法律的规定中都对言论出版自由作出了规定。北洋军阀时期不仅对各种言论自由作出了限制,而且用许可证制度来限制报刊的创办;而国民党统治时期,特别是战时新闻统制,颁布了一系列非常法,随意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其三、都对新闻出版施行检查制度。北洋军阀政府在1918年设立“新闻检查局”;而国民党政府则是最出实行出版后检查制度,1933年后改为出版前审查制度。其四、都出台了涉及广播事业的新闻法令。北洋军阀政府于1924年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广播事业的法规《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定》,而国民党则颁布了《无线电台管理条例》、《无线电台呼号条例》、《广播无线电台条例》、《电信条例》等一些列有关广播无线电台创办、管理、限制的制度。从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上看,有以下几点相同。一、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北洋军阀时期沿用了中华民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承认“主权在民”,不可能公然抛弃自由新闻体制,在袁世凯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的深入人心,新闻界十分活跃,鉴于此,袁世凯不得不故作尊重新闻自由的姿态,甚至还推出了保护新闻自由的举措;国民党统治阶级仍然打着孙中山提出了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三民主义”的“大旗”,将言论自由写进了宪法之中。二,新闻法制缺乏效力,可以随意践踏。北洋军阀时期的新闻法律“有名无实”,得不到诉讼和司法的保障;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法规则是将“法制”建立在“党制”的基础之上。当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新闻法制和国民党时期的新闻法制有以下不同点。第一,从法律完备程度上看,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法制更加完备。北洋军阀时期的很多法律,是沿用前清法律中于民国政体无抵触的内容,更多的是沿用前清的法律制度来限制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而不是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如沿用前清的《钦定报律》,而且诉讼制度大多沿用清制,司法也是很多地方行政机关兼理;而国民党统治时期,新闻统制制度较为完备,新闻法律体系较为齐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闻法制体系。第二,新闻事业的创办及其条件不同。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的是印刷业许可证制度;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是登记审核制度,即名为登记实为批准的制度。总之,从历史发展的条件中看,二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