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研究生造山带与盆地暑期学校学习心得与体会张振国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非常有幸在今年的暑假参加由西北大学承办的“教育部2009年全国研究生造山带与盆地暑期学校”。在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和野外考察中,得到西北大学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关爱与照顾,收获颇多。成为从事地质工作近20年来最重要、最有意义,也是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在此将感受和心得概括总结如下:一、收获本期暑假学校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到了进步和提高。理论方面:通过舒德干教授“寒武纪大爆发与环境”、张成立教授的“造山带岩浆活动”、刘池阳教授的“盆地动力学”、王震亮教授的“盆地流体”、张兴亮教授的“地球生物学”以及岳乐平教授的“西北地区新构造运动与环境变迁”,尤其是张国伟院士的“大陆陆内造山作用”和赖少聪教授的“岩浆作用和盆地演化”课程,深入浅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构造、沉积、岩浆、地质灾害等众多的知识点和紧凑的知识体系传授给了大家,既满足了暑期班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结构学员的需要,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乃至国际前沿的研究热点介绍给了学员。这样的取舍,使我本人在短期的时间内,开阔了思路,对以前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大洋中脊扩张过程中、在超慢速扩张状态下为何中脊岩性是橄榄岩而非辉长岩和玄武岩等等,得到了及时解决。同时,也对造山带的过程与动力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打破了过去在头脑中形成的固定思维和不正确的观点;对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生的机理和形成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有助于今后科研、教学工作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实践方面:在林老师、魏老师、李老师和赵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野外实习的线路跨越鄂尔多斯高原,渭河谷地和秦岭造山带。在九天的野外工作过程中,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烃源岩的时代,生、储、盖的类型进入了深入的探讨和全面的解析,使人对该盆地油、气、煤、铀等矿产的成藏与开发作用具有了全面的认识;对渭河谷地北缘黄土的分布情况及成因也做了深入探讨,使学员们初步掌握了我国黄土成因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大家在新的全球观指导下从事各类地矿工作;对秦岭造山带为期四天的野外考察,既让学员们实地观看了构造、沉积等地质现象,也让学员充分掌握了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等众多不同的岩石类型。学员们看到了不同类型的褶皱、断层、断裂带,也认识到了造山带所难以简单识别的各种地质现象和动力过程。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们对地质工作的热爱,同时也为大家今后更好从事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野外工作基础。二、体会为期半月的暑期学校,尽管时间短暂,但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感触也颇多。(一)、西北大学的高度重视根据本人的切身感受,本期暑期学校得到了西北大学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暑期学校的课程安排、野外实习及线路设计,甚至细微到学员的吃、住、行,都得到了精心的布置,充分体现了学校各级领导,特别是地质系领导和老师对本期暑期学校的重视。在笔者参加的众多培训班或学术会议中,对参加本次学习的感受最为深刻,也认为本次学习班的过程和结果最为完美。(二)、地质系领导和教师的倾力支持通过本期的学习,我认为西北大学地质系的领导和老师对本次暑期班的举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从在校五天的室内学习就可以看出,为本期学习班授课的老师均为各自研究领域的学术大家或青年才俊,他们以严谨的科学精神、渊博的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大多数学员所折服。在九天的野外实习与考察过程中,更是有数不清的感人故事。林老师、魏老师、李老师和赵老师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种各类地质现象,不厌其烦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后期组的何老师、冯老师、刘老师为学员的吃、住、行而风餐露宿;摄像的朱老师身背沉重的摄像机和照相机,为暑期班学员留下了无数难以忘怀的情景;会务组的杨老师、汪老师、孙老师和赵老师等也为本暑期班学员的顺利学习提供了诸多的方便和关爱。(三)、暑期班详细的管理规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短期内培养学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尽管暑期班只有短短的十五天,但来自不同单位的近七十名学员存在年龄、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众多的差异。如何使这样的群体形成一个奋发上进的集体,我认为难度还是非常大的。然而,在报道的那一刻起,学员手册上明确的规定和明晰的安排,使我这一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个集体便初步形成了行动一致、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整体。尽管在期间有的同学受伤了,有的生病了,但无一中途退出学习班,充分体现了暑期学校工作安排、工作方法的行之有效。短暂的十五天如烟云一样淡淡逝去,但留给学员们的记忆将是永恒的。西北大学地质系老师严谨的精神、高尚的师德将永远激励我前行。有限的文字难以表达无尽的感言,在此只想说一句:谢谢您!西北大学地质系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