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市区黄浦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衣用2B铅笔填涂该字母。(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鲜(xiān)为人知B忐(tǎ)忑不安C.同仇敌忾(kài)D.鞠躬尽瘁(chu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_A.家喻户晓栩栩如生众志成城无影无踪B.微乎其微不可思意严阵以待寡言少语C.可歌可泣不速之客意气风发杀羽而归D.心旷神怡骇人听闻响遇行云巧夺天工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2分)A.初三(1)班同学开会讨论进一步开展援助西部贫困学生的问题,张敏表示一定要鞠躬尽瘁....做好这项工作。B.初三(1)班同学开会讨论进一步开展援助西部贫困学生的问题,张敏表示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C.初三(1)班同学开会讨论进一步开展援助西部贫困学生的问题,张敏气焰嚣张....地表示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D.初三(1)班同学开会讨论进一步开展援助西部贫困学生的问题,张敏锋芒毕露....地表示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4.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对比中任何一种)的一项是_______A.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B.我原想收获一缕阳光,却得到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却得到整个海洋;我原想撷起一片红叶,却得到整片枫林。C.我用心谛听,好像听见了竹枝生长、竹叶舒张的声响。D.洁白的月光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A.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等。B.蒲松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聊斋志异》。C.茅盾是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等。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5分,每小题3分)6._____________________,尘暗旧貂裘。《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7.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青玉案·元夕》8.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9.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10.……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1——12题。(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梦回吹角连营”是说军营阵势强盛,吹号声把人从梦中唤醒。B.“八百里分麾下炙”连绵不断的军营中大家共同分享牛肉的情景。C.“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出了军营中各种乐器奏出塞外悲壮粗犷的点歌的情景。D.“沙场秋点兵”记叙了秋天时节在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的往事。12.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前文发生冲突,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2分)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归而.形诸梦B.其.切如是\其.借书亦类予C.七略、四库,天子之.书\而少时之.岁月为可借也D.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余幼好书,家贫难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的具体表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用原文中语句回答)(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18题。(12分)戴震难书先生①少时就傅②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③,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④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②就傅:跟随老师。③《大学章句》:儒家经典之一。④朱文公:朱熹。⑤非常:不寻常。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先生少.时就傅读书()(2)相去.几何时矣()17.画线句子“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可是,朱熹为何可以知道自然现象呢B.既然这样,那么朱熹为何可以知道自然现象呢C.可是,朱喜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D.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18.读了上文,你认为戴震日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6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8分)神秘的喀纳斯湖①我国的地图酷如一只昂首报晓的雄鸡,东北三省就像鸡头,新疆恰如鸡尾,而神秘的喀纳斯湖则好比鸡尾顶端一片绚丽的羽毛。②喀纳斯湖的神秘主要是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联系。据说,喀纳斯湖是一位专为王母娘娘栽培奇葩异卉的仙女用来梳妆打扮的一面菱花镜,有一次,这位仙女不慎将几粒花卉种子撒落在湖边,一霎间,湖畔四周百花绽放,林木葱茏,万草萌发,百鸟啁啾,成了一个美丽的人间仙境。③喀纳斯湖发源于塔博格多山附近的一条8公里长的冰川地带,海拔1400多米,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平均宽约2.3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处有188.5米,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它弯弯曲曲拐过五道湾,是典型的冰碛湖,也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水系的额尔齐斯河的上游。由于座座雪峰、叠叠青山、片片草地、密密丛林众星拱月般地围绕着这泓碧水,所以阳光一变,从周围环境折射到湖面上的光线也发生了畸变,加上云彩的变幻,于是湖水忽而蔚蓝、忽而艳蓝、忽而浅绿、忽而墨绿……一天能变出几种色彩来。每当湖面上清风吹过,荡起层层涟漪,泛起片片白浪,于是湖面又会忽而明丽,忽而迷离,充满着神秘的气息。难怪“喀纳斯”在蒙古语里就是美丽富庶、神秘莫测的意思。④喀纳斯湖景区更引人入胜的是瑞士般的风光,(A)最下面的是钙土草甸带,在那广袤的草原上,散落在翠绿油亮草丛中间的无数不知名的小花开得红彤彤、金灿灿,成群结队的牛羊在阳光下悠闲地吃草,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的牧民们搭起的帐篷顶上,升起袅袅的炊烟,一切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宁静;向上是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再向上就是永冻带。(B)站在湖边,但见周围的山坡上一片片葱葱茏茏的山杨、婷婷玉立的白桦、高大挺拔的松树、形似宝塔的云杉,层层叠叠、界线分明,把群山装点成褐、黄、青、绿的多彩世界,它的色彩和层次既丰富又分明,即使是高明的画家也很难在调色板上调出如此斑斓的色彩。(C)偶尔从那崎岖的山缝之间,一股清澈的山溪,腾着白色的细浪,跌宕、跳跃在山石之间,哗哗流淌着冲向深邃的涧壑。(D)远处更有白雪覆顶的友谊峰高耸云间,置身其间,使人有一种如入画中、似临仙境的感觉。19.阅读第①段,喀纳斯湖的具体地理位置是______________(用简明的语言回答,限10字以内)(3分)20.第③段说喀纳斯湖“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之一”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3分)A.喀纳斯湖发源于塔博格多山附近的一条8公里长的冰川地带,海拔1400多米。B.喀纳斯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平均宽约2.3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处有188.5米C.喀纳斯湖发源于塔博格多山附近的一条8公里长的冰川地带,海拔1400多米,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平均宽约2.3公里D.喀纳斯湖发源于塔博格多山附近海拔1400多米的冰川地带,最深处有188.5米,21.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分)22.将下列句子放入文中A、B、C、D处。最恰当的一处是()(3分)那便是垂直颁的高山植被——从草原到阔叶林23.喀纳斯湖的“神秘”在于(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6分)七、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22分)刮鱼鳞的小姑娘①这个小姑娘在这里刮鱼鳞已有些日子了。我每天到小区菜场买菜,走过水鲜摊位时都遇见她在那里埋头刮着鱼鳞,或者在杀鳝鱼。她引起我注意的是因为她身上有着极大的反差.....。那是一张十三四岁的女孩的脸,尽管她脸上的表情漠然似一个成人,可那毫无疑问还是一张孩子的脸,而她手上对付鱼的娴熟动作却又让我惊奇,特别是杀鳝鱼的动作,其熟练是成人也难以达到的。②她在那样的冬天,穿着一件薄薄的红棉袱,棉袱袖子因长时间的洗鱼倒水已湿透了。她的手因长时间在水里浸泡,显得又红又胖,一颗一颗手指像胡萝卜一样,上半截粗大下半截又细细的,仿佛僵硬得很。她始终不说一句话,沉默着,熟练地忙碌着。刮鳞,抠腮,破腹,取内脏,洗净。她机械地重复着这些单调的动作,看不出她从这种劳动中能得到什么乐趣,也看不到她脸上有什么痛苦和厌恶。③有一回我出差了十来天,回来到菜场买菜,见她换了人家。原来刮鱼鳞的那妇女换了个男人;而她,又到了另一个妇女的鱼摊去刮鱼鳞了。出于好奇,我便故意去买她的鱼。摊主称完后,丢给她去杀。她努力压住那鱼的头腮,可这两斤多重的家伙,劲大得很。可小姑娘还是两面一翻,将其的鳞片刮净。在她整治这条活物时,我问她:小姑娘,你多大了?她并不理睬,只是埋头在那动作。我又问:你家在哪里?她警惕地望了我一眼,仍不说话,仿佛是个哑巴。④有一天我早晨起来迟了,大约近11点才去了菜场。菜场里这时人很少,显得比平时冷清了许多。我经过水鲜区时,见她正和另一个半大的男孩在说话。我故意走到他们的后面,我就听她对那个男孩说:“我不敢跟动物的眼睛对视,有一次我同一只猫的眼睛对视了一会,吓死我了。”说完她抿嘴一笑,顽皮的样子,那塌鼻子自然地塌了下去,露出了整齐洁白的牙齿。嘿,那模样还是个孩子!她的这一笑,不禁使我的心............里一亮...。⑤又过了一些日子,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小玲,因为有一回,我听到摊主叫她说:“小玲,把黄鳝杀一下”,“小玲,快一点。”也是那天午后,我竟然在小区超市里遇见了她。她穿了一件花格子的衫子,头梳的整整齐齐,扎了两个羊角辫,光光的,很是好看。只是她在那桂圆精架子上挑来挑去的手,依然通红且粗大着,很似一双橡胶的假手。她见到我,并不认识的样子。过一会,她挑了两盒桂圆精,交了钱,走出来后径直走到超市边一个假山的边上,我见一个男人,正柱着双拐站在那里。她疾步走过去,将手中的桂圆精递了过去,又说了些什么,那男人便柱着双拐,一拐一拐的走了。⑥日子然而就这么重复着,走过春天,仿佛春天只是一闪,天便开始热了起来。天虽热了,可人们并不觉得,依然各自忙活着。⑦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很早我就来到菜场。本来想在她的摊位多买些鱼和鳝,可是那四五个鱼摊前就是没有了她的身影。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