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10年北京语言大学71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北京语言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北京语言大学71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2010年真题及解析现代汉语部分一、写出下列音节中的韵母分别属于四呼中的哪一类型1.(y)ang(开口呼)2.(c)i(齐齿呼)3.(d)ong(合口呼)4.(y)uan(撮口乎5.(j)iong(撮口乎)二、用严式音标为下列词语注音1.扁舟2.打扮3.唱啊4.伙伴儿5.老朋友三、用严式音标为下列语素注音,并回答问题1.菊2.阅3.远问题一:写出音位/y/的音位变体,并标明出现的条件。/y/---主要音位变体有:【y】、【】【y】---作韵腹,如:去、群【】---作韵头(零声母),如:月、原问题二:列举出音位归并的原则。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对立原则:即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如果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那么它们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如:汉语普通话[-an]这个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t][t’][n][l]来替换,可以得到[tan](单)、[t’an](贪)、[nan](难)、[lan](蓝)这样不同的语音形式,这就说明[t][t’][n][l]具有辨义功能,出于对立关系中,应定为不同的音位。互补原则: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和分布条件,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或相互替换,自然不具有辨义功能,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条件变体。如:汉语普通话中,/a/的五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绝对不会出现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且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因而把它们归为同一个音位/a/,让它们成为其四个条件变体。语音相似原则:指出于互补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汉语普通话中的[k][ng],[k]只出现在音节开头,[ng]只出现在音节末尾,是互补的,但音质差别太大,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四、请找出下面语言单位中属于词的语言单位,并说明理由。国庆节(词)、铁窗户(短语)、浏(非成词语素)、吃完(短语)、握手(短语)、大汽车(短语)五、以“美”和“丑”为例说明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指:两个反义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不相等,主要存在于形容词反义词中。表现为:1、频率进入的格式不一样,如:有多x;x不x;有[数量],一般进入积极意义的词,即:美。只有在设想其“丑”时,才用“丑不丑”。2、语义范围,正面的词语义范围大。如:“美”的语义范围比“丑”大。六、辨析下列近义词,并归纳出单音词与双音词语法意义上的差别问-询问“问”所指的事情可以比较广泛,语气不太正式,可重叠;而“询问”语气较正式,宾语一般为问题、意见等,咨询的对象也多为比较有经验的人。长-生长“长”一般用于人生长和其它动物的长大,而“生长”一般用于植物的长大。谈-谈话“谈”后面可带宾语,如;谈话,谈学习,“谈话”后面一般不带宾语。单音词与双音词语法意义上的差别;单音词大多可以重叠,而双音词重叠较少;单音词大多可以带宾语,而双音词带宾语的情况较少。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七、比较下面几组句子中的划线词,并找出虚词,说明理由。1.A我们班人人都参加了考试。B这里的商品件件都很漂亮。“人人”“件件”为单音量词的重叠,为实词,不为虚词。2.A我写了三封信。B我写了三封信了。A中“了”位于句中动词性成分之后,表动态,是助词;B中“了”位于名词性成分后面,主要表示事态变化的实现,是语气词。A中、B中“了”均为虚词。3.A他这人怎么这样?啊?B这件事怎么样了啊?A中“啊”独立成句,但同时可表示特定语气,不是虚词。B中“啊”不独立成句,为语气词,是虚词。八、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存在句和隐现句,并比较存在句与隐现句之间结构上的差异。1.隐现句2.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3.存在句4.昨天来了几位客人。5.存在句存在句与隐现句均为存现句。存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物。动词后一般加助词“着”,有时也用“了”,宾语一般市带有数量短语的定中短语,也不排斥其它定中短语或名词。隐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出现或消失了人或物,隐现句的动词后常加“了”或趋向补语;宾语也常常带有数量短语,大多是表示施事。九、阅读下面句子,并回答问题。1.他饿着肚子,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2.虽然他饿着肚子,但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3.即使他饿着肚子,但(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4.他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但(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问题一:以上句子都属于广义转折关系,请分析以上各个句子的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1、本句是指现在已经发生的情况,他饿着肚子,为的是让家人吃饱。2、本句提出转折,前后不是顺着一个意思,他饿肚子,但是家人不饿肚子。3、本句提出假设,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让他选择,他会自己饿肚子,让家人吃饱。4、事理上他可以选择,但主观上他已经选择了前者,选择了自己饿肚子。问题二:请举例说明复句中连接词的作用。答案:(1)衔接、标示某种语义关系(如“因为……所以”标示因果关系)(4分)(2)显化某中语义关系:各小句之间本来隐含着某种或几种语义关系,用特定的关系词语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的标示(如“隔了几道墙,声音听不清楚”可以加“因为……所以”“如果……就”)(4分)(3)转化某种语义关系:各小句之间原本存在A关系,现在使用另外一套关系词语,使A关系转变为B关系(如“即使偶尔交谈,也只是工作上的联系”可用“虽然……但是”转变为转折关系)(4分)十、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语义指向,并说明原因。1.食堂师傅热腾腾地端出一大锅米饭。热腾腾:指向米饭,因为可变换为:食堂师傅端出一大锅热腾腾的米饭。2.上海、天津、北京我都去过。都:指向“上海、天津、北京”。因为可变换为:上海、天津、北京,这些地方我都去过。3.只4.大火把村里的房子都烧毁了。毁:指向“村里的房子”。因为可变换为:大火烧村里的房子,房子都毁了。5.钱我都花光了。光:指向“钱”。因为可变换为:我花钱,花光了钱。2010古代汉语十一、请指出下列字的意符并从下面选项中选出其本义。(10分)1.很2.废3.宰4.禅5.脱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选项不记得了)十二、根据下面句子回答问题。(10分)1.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这不是君子所说的话。问题一:请列举出“非”的词性和用法。“非”的语法作用是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的,用于名词性谓语前,构成否定判断。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如“是非君子之道也。”问题二:请写出“谁”与“孰”在特殊格式方面的区别答:“谁、孰”均为指人的代词。其区别为:a、“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如“且行千里,其谁不知?”b、“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事物。“孰与”表比较:如“公视之廉将军,孰与秦王?”;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孰”指人时,可以不表示选择,如“孰可以代之?”“孰能为之大?”2.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问题一:请列举出“甚”的词性和义项。答:“甚”为程度副词,指“很、非常、太”等。问题二:请指出这个句子的语序有什么特殊之处,并加以说明。答:该句主谓倒装,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是想强调突出“愚公”的“愚”。十三、简答题(10分)1.请说明通假的两种形式,并举例。通假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古音通假的原则是: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建议一定要先回答:什么是通假,即:先回答定义,现汉也如此。)1、假借字的分类:(1)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有两种结果: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如“彼匪”。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2.请说明诗经的用韵对于后世影响最大的两种方法是什么。诗经的用韵特点为;格式多样化。因为它是民歌或模拟民歌的诗体;民歌是随口唱的,随口用韵,随时转韵,也就是所谓的“天籁”。但是《诗经》最主要的格式只有隔句押韵的句尾韵和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这也是后代诗歌押韵的准绳。十四、名词解释,要求举例(25分)1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分为:动词(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的使动、形容词的使动和名词的使动。如:(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4)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使……饱”。(以上列举的四种,答题时列举出一种即可)2章句: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刘师培《国语发微》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如:《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3韵部:是指互相押韵的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属于同一个韵部。如:综合名家的意见,把先秦古韵分为之部等三十部。同部相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