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模拟新题)H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H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8.HIN[2013·广东卷]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38.[解析]本题以《白银资本》切入考查13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问题,考查考生提取史料有效信息,分析、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根据材料可以轻松得出中国与印度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开始变化的原因,可以从欧洲的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活动等相关内容分析。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欧洲与中国贸易地位的变化,然后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国与欧洲两个方面比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差异,分析变化原因。第(3)问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日欧经济三足鼎立、第三次科技革命下世界经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区域组织、亚洲经济发展等角度说明即可。[答案](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2.H1[2013·安徽卷]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2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2.B[解析]本题通过图表切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图表反映的是两汉至隋唐时期安徽境内水利工程兴修的情况,可见从两汉到隋唐总趋势是增长的,故说明农业总体是向前发展的,本题选择B项。由图表不能得出安徽农业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和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A、C两项不合题意。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宋朝时期而非隋唐,故D项错误。16.Q1H1I2M3[2013·北京卷]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技术基本不再使用B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C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住国外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D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16.C[解析]本题以史实与史论的逻辑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理解“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史学研究方法的能力。A项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正确的,但也不能据此得出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术“基本不再使用”的结论;B项在“长安城”发现坊墙的证据也不能够得出当时在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的结论;D项因为没有对工业投资的数据,因而无法得出“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的结论。C项中提供的数据能够得出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的结论。故选C项。2.H1[2013·四川卷]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2.C[解析]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说明在商朝时期已经出现养蚕缫丝的纺织业,故本题选择C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和《说文解字》中的记载不能确定商朝时期出现纺织业,故排除A、D两项;黄道婆是元朝时期的人,故B项不合题意。2.H1[2013·天津卷]“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32.B[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纺织原料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手工业技术进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别棉花种植的不断扩大与棉花能够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在原因上的不同。A项政府的大力推广、C项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这些条件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棉花种植的扩大。但是,棉花能够逐渐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其前提条件还是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故选B项。38.H1H2J1[2013·浙江卷]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一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桑蚕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8.[答案](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等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根据设问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计日受值”“王江泾镇‘多织绸……居者可七千余家’”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鬼国……通商……中国商人……狂”“农人……家家置纺车”“无……心种菽粟”作答。第(3)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根据设问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1.A2,H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a)、图(b),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解析]本题以汉唐地图为切入点,考查汉唐政治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地图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解读地图的信息。解答方法是根据地图先概括历史现象,然后说明现象体现的道理。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够选择好角度,概括现象、说明问题即可。东汉的十四州在黄河中下游就有9个,分布较集中;唐朝的十五道全国各地比较均衡;经济决定政治,说明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也可以从名称变化说明问题,唐朝的道多以山川河流命名,体现了山川地理对政治的影响。1.H1[2013·江苏卷]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1.B[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题干中的信息“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不符;C项中“必备品”的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D项的表述在题干中无法看出,应排除。由题干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墓葬中出土大量铁农具的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出现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这有利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故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15.H1[2013·福建卷]《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人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内容为唐代手工业的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不得别入诸色”体现了限制工种调整,故排除含①的选项。“工巧业作之子弟”“传家技”体现了官营、世袭的特点,故排除含④的选项。14.H1I1[2013·北京卷]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5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14.C[解析]本题以一艘载满中国青花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命题者设计的迷惑点在于提供了“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的信息,学生容易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时间如北宋、元朝等。其实突破该题的关键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出现的时间,它成立于1602年,因此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也得在17世纪初,这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末清初。故选C项。1.[2013·盐城模拟]《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任地》:“时至而作,渴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