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学业考查生物模拟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题号ⅠⅡ总分(1~20)(21~23)(24~26)(27~28)分数第Ⅰ卷(共20道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表格内)第Ⅰ卷答题表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能A、排除体内废物B、遗传变异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阳光→草→蚱蜢→食虫鸟→蛇→鹰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3.女性生殖系统中,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4.在XY型的性别决定中,决定后代性别的时期是A.精子形成过程中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C.受精作用发生时D.受精卵分裂过程中5.玉米或水稻种子子叶的作用是A.贮藏营养物质B.进行光合作用C.发育成枝和叶D.吸收转运营养物质ABCD6.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在发挥作用。下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后天形成的防御功能7.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A.四肢B.胸骨C.胸肌D.羽毛9.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A.占区、筑巢B.孵卵和育雏C.胎生、哺乳D.求偶、交配10.以下生物,哪一种不是由细胞构成A.草履虫B.烟草花叶病毒C.海带D.向日葵11.我们吃的花生油主要取自种子的A.种皮B.胚乳C.胚芽D.子叶12.下列哪幅图表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13.下列性状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豚鼠的黑毛和白毛B.绵羊的长毛和细毛C.豌豆的黄粒和皱粒D.菊花的红色和桃花的红色14.生物分类的各种等级中,表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属B.纲C.科D.种15.细菌进行生殖时的方式通常是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分裂生殖D.有性生殖16.“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适于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繁殖?A.扦插B.芽接C.枝接D.杂交17.有关青蛙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在发育过程都是变态发育B.它们都属于有性生殖C.它们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D.它们在变态发育过程中都经历了受精卵、幼体、蛹和成体四个时期18.将中等产量的种子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试验田中,得到产量高的种子甲和产量低的种子乙。将甲和乙分别种在同样的普通农田中,预计产量:A、甲高产,乙低产B、甲低产,乙高产C、甲中产,乙高产D、甲中产,乙中产19.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100张撒在蓝色的布上,小组同学每次随机拣拾一张看到的小纸片,一段时间后停止,统计布上剩余各色小纸片的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某种颜色的布相当于生物的“生活环境”,同学模拟的是“捕食者”,小纸片是“猎物”B.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蓝色C.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的动物不易被发现,对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十分有利D.如果背景换成红色布,那么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各色小纸片数会基本相同20.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A.常染色体B.X染色体C.Y染色体D.任一染色体上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60分)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生物为,A是它的集中的区域,由图可知它没有成形的。(2)F是,它使细菌能够。(3)字母所代表的结构使水和无机盐可以进入细胞,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它就是细胞的基本结构。(4)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说明该细胞不能进行,它的营养方式是。22.根据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右图中①所示的结构是,②所示的结构是。(2)当家鸽在飞行时,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数字所示的结构并在其中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叫。这种方式可以供给家鸽充足的。23.下面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6分)(1)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的一条最短的食物链;害虫与鼠的关系是。(2)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那么害虫得数量变化是,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6年,我国安徽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发病前,此人曾被蜱虫咬伤右踝关节。他死后两天,包括其家属和医护人员在内的9名密切接触者发病。2007年--2010年,河南多地发生多起蜱虫咬人致死事件。材料二:早在1994年,美国就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此后欧洲等地也相继报告了这种病例。该病可通过蜱虫传播,也可通过血液直接传播。感染后,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群会产生并发症,最后死亡。资料三:随着河南商城、信阳等地蜱虫叮咬导致多人死亡,出现的无形体病病例,经血液检测证实患者感染的是布尼亚病毒。我们对这种疾病越来越多的了解,是我们认清它并不可怕,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手段遏制其蔓延。(1)引起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是,它属于一种没有细胞的生物_________,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估计资料一中9名密切接触者属于被死者的感染生病。(2)假设我们班上的同学A得了这种病,根据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上面的资料,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被感染?25.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请回答:(1)如果用B、b分别表示牛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组成是、。(2)上述两头黑牛再产生一只雌性黑色小牛的可能性是。(3)某良种场现有两栏牛,甲栏全为黑色,乙栏既有黑色,又有棕色。甲、乙两栏牛是亲子代关系。①若乙栏牛为甲栏牛的后代,则甲栏牛中一定存在的基因组。②若甲栏牛为乙栏牛的后代,乙栏中黑牛的基因组成为。(4)某农科院利用棕色公牛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和黑色母牛的去核卵细胞,组成重组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植入另一头黑色母牛的子宫孕育,则所生牛犊的性别应该是、体色为。26.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如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问题:(1)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的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该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哪个器官被消化和吸收?(2)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Ⅲ、Ⅳ级的食物,原因是。(3)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类食物。(4)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病,因为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5)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A.经常吃“洋快餐”B.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C.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D.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食物分类每日摄取量Ⅴ级油脂类小于25gⅣ级豆类和奶类100-150gⅢ级鱼、禽、肉、蛋类125-200gⅡ级果蔬类400-750gⅠ级谷类450-500g甲乙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27.右图是显微镜和小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请回答。(1)[8]的结构名称是,其作用是。(2)若使镜筒在较大的范围内升降,应调节[]。(3)若使物像甲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怎样移动装片。调整后,观察到物像乙,要使物像乙更加清晰,应调节[]。(4)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它与动物细胞相比具有的特殊结构是、和,其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28.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除水温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3)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就要被环境所淘汰。2011年初中学业考查生物模拟试卷答案第Ⅰ卷(共20道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CCDACB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ADCADDDC第Ⅱ卷(共8题共60分)二、识图作答题(共3道题,共20分)21.(1)细菌DNA细胞核(2)鞭毛运动(3)B细胞膜(4)叶绿体光合作用异养22(1)气管气囊(2)③(3)双重呼吸氧气23(1)2水稻→鼠→蛇竞争(2)先增加后减少自动调节三、分析说明题(共3道题,共20分)24(1)布尼亚病毒病毒蜱虫叮咬或血液传播血液(2)(2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自身免疫25(1)BbBb(2)3/8(3)①Bb②BB(4)公牛棕色26(1)糖类(淀粉)小肠(2)蛋白质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这两级的的食物含蛋白质丰富,所以青少年应多加摄取。(3)Ⅱ级(4)贫血血红蛋白(5)D四、实验探究题(共2道题,共20分)27(1)反光镜反射光线(2)[9]粗准焦螺旋(3)向右下方移动[10]细准焦螺旋(4)细胞核叶绿体细胞壁叶绿体水二氧化碳28.(1)温度25(2)各种变异类型不定向选择定向(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