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角度看当前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金付和(文成百丈漈中学,浙江文成,325300)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教师自身素质的不平衡,教育内容的僵化及教育手段的形式化。针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提出几点改进策略。首先要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其次,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最后,爱国主义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关键字:学校;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特别是处在14-16岁的初中生,初中阶段是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学校承担着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任。1994年我国制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但是,当前学校对爱国主义教育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影响了初中生对爱国主义情感的认知与价值判断,动摇了爱国主义在初中生心中的信念与地位。本文试图就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梳理与剖析,希望能为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献计献策。一、当前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教育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一直熏陶民众要树立忠君爱国意识,爱国与忠君紧密结合。直至近代,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爱国主义带有民族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物质文化、制度观念等精神文化涌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随之受到很大的冲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当前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随之淡薄,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存在很大缺陷。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教师自身素质的不平衡在学校教育中,由学校德育处和教师负责执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部分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的不平衡,造成了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榜样示范的力量弱化。有些教师甚至不能准确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曾经有一份调查问卷指出,在被调查的教师中,认为马列主义在中国“已经过时”,“只是一个学术派别”,“作用不大”的比重占16.37﹪;对当前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是“还存在较大弊端”“改革不成功”的比重是33.5﹪,还有20.65﹪的教师认为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原则,资本主义模式”。[1]众所周知,我国的爱国主义应当与爱社会主义制度相一致,坚持马列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动摇。从调查问卷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存在很大问题,试问这些教师怎么可能传授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起着很大的榜样示范作用。初中生很容易接受教师观点,教师政治信念偏颇,容易导致学生思想走入误区。(二)教育内容的僵化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实际脱轨,在学生心中不能产生情感共鸣。一提到古代中国,教师只会向学生灌输丝绸之路、瓷器茶叶及四大发明等等。教师一味弘扬古代中国的辉煌成就,却忽略他们的局限性。以四大发明为例,它们并没有引起古代中国巨大的社会进步。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礼仪、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等教育内容少之又少。今天,学生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而对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道德节日却在在淡忘。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一边倒现象。教师不能为学生理性分析爱国主义的实质。如在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既要肯定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的正义性,也要揭示运动中出现的偏执现象。教师一味颂扬我国传统文化,盲目排外、妄自尊大,给学生思想价值观造成很大困扰。在实际中,学生存在很大的崇洋情绪。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倾向于买国外产品,对国产东西不屑一顾。近年来,在初中生中存在着严重的对历史、现实、传统的一些偏激情绪,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施。(三)教育手段的形式化在学校教育中,侧重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而缺乏对真正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通常教师会以升旗仪式、出黑板报、开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教育手段太过形式,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比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生只把它当作规定动作来完成,而缺少发自内心的冲动与自豪。黑板报只是成为教室的一种装饰,有多少学生会真正去看黑板报上的内容。黑板报作为一种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工具,逐渐失去其媒介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环境的改善,学生每人都配备了一台电脑。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日益严重。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以便捷的方式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它们。初中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可是缺乏正确辨别事物的能力。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充分认识网络的力量,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手段,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二、当前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改进对策初中生爱国意识的萌发、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中学教育的全过程中。针对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改进对策:(一)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什么是爱国主义?初中生应接受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余龙进、刘绍龙在《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科学》中指出:“所谓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教育者从本民族的特点出发,按照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爱国主义思想影响,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他们确立爱国主义意识(包括情感、意志、信念和行动)的一种实践活动。”[2]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必然符合教育的一般原则。一般来说,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欠缺独立思考能力,对家长和教师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对道德伦理的判断能力欠缺。到了初三,学生的心理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产生了较强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开始怀疑、否定家长、教师,自己能够进行独立判断。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应强化社会责任感教育,强调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正如罗国杰在《爱国主义和责任意识》中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包含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对个人成长的关心,另一方面是个人所形成的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意识。”[4]因此,学校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侧重对其进行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教育。康咏梅在《改进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中罗列了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一、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二、进行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三、进行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四、进行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教育;五、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教育。[5](二)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长期以来,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紧,知识量大等原因,部分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这些内容删减,错过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学生充耳不闻天下事,孤陋寡闻,对历史文化、时政要闻知之甚少。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应达到三维目标,除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每门学科都有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爱国主义教育添砖加瓦,深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加强爱国情感,联系个人、集体、国家的情感纽带。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介绍地方民俗,学生讲述自己最喜欢的民俗活动,加强学生爱家人、爱家乡的情怀。在数学教学中,选用反映祖国新貌的有关数据,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在历史教学中,组织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历史故事会”,“中国历史大观园”游园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也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政治教学中,在讲我国人口资源时,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总量大,还要清楚地知道人均占有量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化学教学中,讲炼铁炼钢时,可介绍我国春秋时发明了炼铁术,战国时发明了炼钢术。物理课可把学史与教学相结合,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使学生为祖国灿烂的过去而自豪,但是也要意识到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中国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反思。(三)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特别要以广大青少年为重点,把学校作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场所。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搭建平台,以喜闻乐见的活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具体实践中,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例如,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诸如环境保护、为他人送温暖,做好人好事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初中生的爱国认知和爱国情感外化为具体的行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自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现在每个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宠爱有加,给子女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子女的精神世界是否充实。独生子女在溺爱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逃避退缩,自私自利的不良行为,偏离了爱国主义教育所倡导的责任教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劳动的光荣、创业的艰苦、幸福的来之不易,而且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也能学会克服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不仅如此,学校可以适当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用真实可靠的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改革开放的先进单位或街道、农村去做一些创新型的调查研究,开阔学生视野,锻炼他们的能力。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一些弊端:教师自身素质的不平衡,削弱了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榜样的示范力量;教育内容的僵化,盲目排外、妄自尊大,在学生心中不能产生情感共鸣;教育手段的形式化,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针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提出几点改进策略。首先要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学校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侧重对其进行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教育。其次,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深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加强爱国情感,联系个人、集体、国家的情感纽带。最后,爱国主义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参考文献:[1]毛伟雄.当前中学青年教师思想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2(3):58.[2]余龙进、刘绍龙.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科学[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1997(8):80.[3]倪志安.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马列部),2001:7-8.[4]罗国杰.爱国主义和责任意识.[J].人民日报,1995(4):48[5]康咏梅.改进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1.附件1NO:2010年度文成县中小学教师评选论文评审表(论文类别编号:)学段:□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幼教(请选填□√)论文题目:从学校角度看当前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科(项目):初中数学学校(全称):百丈漈镇中心学校姓名:金付和联系电话:13868698906(698906)(内页不准署名)文成县教研系统论文评比承诺书题目内容从学校角度看当前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姓名金付和性别男年龄32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单位全称百丈漈镇中心学校邮编联系电话办公室:手机:13868698906电子信箱Email:个人诚信承诺1、我郑重承诺(在括号内打“√”):所写教学论文为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