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创先争优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李智星(2011年3月9日)同志们:这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晋城市组工会议和我市市委四届六次全会要求,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和晋城市组工会议召开之后,市委常委会及时听取了会议精神汇报,对今年全市组织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安排,随后,谢克敏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组织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谢书记的讲话精神,把市委对全市组织工作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让党满意,让全市干部群众满意。下面,我代表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作工作报告。一、2010年全市组织工作情况22010年,在市委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精心指导下,我市的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提高水平,为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实现“六市”目标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认真完成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整改落实和总结工作。组织全市1145个党组织、2.2万名党员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健全完善了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各项制度,确立了“发挥两个作用,争创一流业绩,推动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明确了争当“四个先锋”(在转型发展上当先锋、在改善民生上当先锋、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当先锋、在狠抓落实上当先锋)的活动载体,分行业派出了指导组,切实加强了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通过“贴近民意、认真提诺,把好环节、严格审诺,创新形式、公开示诺,完善制度、保障践诺”,承诺事项8万余条(项),做到了提诺到位、内容到位、公开到位、监督到位。扎实开展了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工作,96%以上的承诺事项得到落实。深入开展了“进百村、入千户、帮万人”结对帮扶活动,全市602名科级以上干部深入445个村进行调研,与1500余个党员贫困户和群众困难户结对帮扶,帮助3万多名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市委组织部从留存党费中拨付20余万元,为贫困村、困3难企业党组织订阅党报党刊,从留存党费中拨付40万元救助慰问困难党员。坚持党群联动、整体推进,在党组织的带动下,全市团组织开展了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妇女组织开展了争创“巾帼示范岗”活动,工会组织开展了“岗位劳动竞赛”活动,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社会各界的深入开展。1月12日,《太行日报》头版头条以《为有源头活水来——高平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为题对我市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第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新成效。认真贯彻落实省、晋城市《贯彻落实2010年—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健全完善了“三考两推”干部选任机制。坚持考试、考评和考核相结合,群众推荐和领导(党组、党委)推荐相结合,对拟使用干部全面了解、综合评价,选任干部重公论、重品德、重实绩,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去年,我市“三考两推”机制被晋城市委组织部评选为组织工作创新项目,并在全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会上进行了交流。二是全面推行了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制定出台了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办法,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三是建立了从基层一线选拔锻炼干部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省委“两个70%”考录要求,从大学生村干部和农村两委主干中招录乡镇公务员4和乡镇事业人员28名。四是不断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针对单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建立干部提名多元化制度,进一步完善组织提名,不断扩大群众提名,积极推进竞争性提名;建立健全干部民主推荐制度,科学合理划定推荐任用范围,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员在不同层面推荐测评,增强了民主推荐的针对性。五是创新干部考核考评机制。科学制定、全面实施了《高平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施办法》和《高平市201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方案》,坚持考事、评人、用干部相结合,考核中统一考核程序、考核组织、考核标尺,确保了年度目标考核结果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充分发挥了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调动了各乡镇、各单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和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积极性。六是确立了组织工作信息公开的新理念。突出强化了服务、开放、公开、宣传四种意识,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行了组织干部工作新闻宣传通报制度,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不断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第三,注重实效,突出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实现了“四个创新”。在抓好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同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学习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实地考察相结合,注重“四个创新”,提升了学习效果。一是培训规划创新,以工作任务、工作类别、工作岗位等为划分标准,做到培训课程设置与干部现实需求相结合。二是培训内容创新,既学理论知识,也学成功经验,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三是培5训方式创新,灵活采用交流研讨、案例分析、考察调研等方式,做到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四是培训效果创新,以学促干,做到“带着问题学”与“跟着先进干”相结合,扩大了培训效果。连续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了农业、工业、城建、文化、党建五期培训班,对全市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轮训。举办“四项监督制度”等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副科以上领导干部600余人次;举办“高平大讲堂”15期,受教育干部达12000余人次。第四,严格程序,强化监督,选人用人公信度得到新提高。认真宣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提高了干部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建立实施了干部任用事前职数审批、事中程序审查、事后结果监督制度,选任干部前提前将职位空缺情况、岗位职责要求、推荐人选条件和范围以及推荐形式、方式和时间等基本情况向社会公开发布,做到了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民主化,保障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制定了《关于严厉整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行贿受贿行为的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干部大会进行了动员和全面安排部署。干部选任坚持民主推荐不集中不考察、考察不优秀不上会,任前公示有问题不任用的“三不”原则。通过多措并举,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部工作氛围。第五,完善政策,创优环境,人才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组织相关6人员认真研究制定《高平市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招才引智的实施办法》、《市领导联系外聘专家和优秀人才制度》和《高平市“特聘专家”制度》,不断拓宽引才、聘才、选才、招才、育才、用才六条路径,有效壮大了人才队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3395名。吸引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的上海杰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生物技术专家成国祥先生,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光伏太阳能电池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文静博士等一批尖端人才来高平投资创业。扎实开展了市委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工作,实施了“引进1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名外聘专家,选拔100名县市级优秀人才”的“111计划”。目前已选拔外聘专家20名、县市级优秀人才64名,建立了外聘专家和优秀人才信息库。去年11月,我市人才工作经验在全省人才强市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第六,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一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市财政投入414.05万元,全年完成省级建设项目5个,晋城市级建设项目49个,高平本级建设项目66个,其中:新建项目7个,改扩建项目113个,在晋城市率先实现了较高层次的全覆盖,其中60%以上的场所具备综合功能。建立了长效资金保障机制,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作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后续专项提升资金,保证活动场所的日常管理和维7护。二是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强化领导、宣传培训、典型示范、分类指导等措施,推行工作做到了“四规范一落实”,即:内容规范、程序规范、运行规范、档案规范,工作责任落实。全市445个行政村共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议事870多件。三是社区、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在东城、南城和北城三个街道改设党工委,建立了街道社区“大党工委”体制。从党组织设置延伸和党组织服务延伸两个方面入手,成立非农社区党支部16个,配齐配强了社区党组织班子,实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进一步规范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构和保障机制。积极探索两新组织中务实管用的党组织设置形式,探索改进党组织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增强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8个,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保持了全覆盖的纪录。四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推行了“群众推荐、党委考察、支部票决、全程公示”党员发展新机制,全年共发展党员425名,其中发展妇女党员153名,占36%;发展35岁以下党员366名,占86.12%;发展高中以上党员372名,占87.53%;发展生产工作一线党员425名,占100%。发展非党村委主任23名,发展大学生村干部18名,发展两新组织中的职工36名,为党员队伍增添了新活力。五是精心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通过狠抓站点管理人员队伍,制定落实各项管理制度,8使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全年利用远程教育上党课3000余次,受教育党员干部12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4000余场次。去年,我市基层站点的点击收视率和使用率均在87%以上,11、12月收视率和使用率达95.7%,点击率和收视率全年在晋城市排名前茅。六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集中教育培训。去年8月分四期对730余名农村两委主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授课。在不断完善培训内容的同时,组织两委主干外出参观学习,增强了培训效果。从市留存党费中下拨30万元党员培训经费,对全市2万多名党员全部进行了“冬训”。七是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建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站,健全完善了流动党员行前谈话、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支部委员结对联系等工作制度,积极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了“为他乡发展做贡献,为家乡发展当先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流动党员管理水平。第七,突出管好用好,健全制度机制,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得到新加强。认真执行《高平市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规范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认真开展了大学生村干部年度考核和续聘考核工作,在大学生村干部创先争优“五比五争”活动中开展了争创“理论宣讲、创业富民、服务群众、爱岗敬业、素质提升”五先锋活动,鼓舞了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农村干事创9业的士气。制定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村干部自主创业提供了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把大学生村干部年度培训班办成创业带动班,激发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热情。目前已有37名大学生村干部创办、领办、合办各类创业项目22个,有18名大学生村干部正在筹备创业。去年有30名大学生村干部因考录公务员、另行择业离岗,目前全市实有大学生村干部317名,大学生村干部队伍流动有序。第八,强化管理、严格要求,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不断引深“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开展“弘扬右玉精神、开展五治五督、加强作风整顿”活动和“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切实加强组工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品性修养建设,进一步打牢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的素质基础。深入开展争创“五型”机关和“五型”组工干部活动,真正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可信、可亲、可靠、可敬的新形象,为推动全市组织工作再上新水平提供了保证。同时,组织工作其他方面也有序推进,老干部工作、党史研究、信息工作、干部档案管理和党建研究等都取得了新成绩。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组工干部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