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招生简章、华中科技大学考研专业目录等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相关信息已经发布,欢迎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同学查看本人今年以专业课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现在这里向各界学弟学妹推荐一个考研专业课培训机构,那里老师人非常负责,非常有经验,算得上是听君一席话,胜读10年书。武汉中听教育,都是小班制的,补习培训后效果非常明显,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啊!!大家有兴趣可以报报名,或者自己去咨询一下。直接百度中听教育就会出现他们的网址。祝大家考出好成绩!!!一、学科及研究方向简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6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电机与电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成为国内首批博士学位点,1995年成为国家首批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首批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电机与电器学科198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电机与电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再次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电工理论新技术新增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点同时成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湖北省电气工程领域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的各项学科评估中,本学科多年来均位列前三名。本学科点建有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电气工程学科下设7个主要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电机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气信息检测技术等。各方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内容。1.电机与控制我校电机学科是我国电机与电器专业最早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有电机绕组理论、电磁分析与设计、电机设计与运行控制、微特电机和变压器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如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置、高品质电气驱动与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等,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与进步。该学科方向现有教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8人,包括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霍英东基金获得者等学科带头人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教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我国著名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目前正致力于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开发。邵可然教授指导的张勇博士获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超导电力科学技术、舰船发供电系统等。瞄准电力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开展了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重视研究基地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新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系统信息及自动化、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能存储与电力安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网、智能电网等。该学科方向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跨)世纪人才4人,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时杰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分析、超导电力。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在保持传统高压学科优势的前提下,紧密围绕国家特高压输电系统建设和国防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高电压新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较强特色、在国内居于前沿地位的研究方向,包括:强流脉冲功率技术、气体放电理论与应用、高频高压测试、过电压防护与电磁兼容、电力系统防雷、高电压新技术等。该学科拥有国内高校中容量最大的合成试验系统,先后承担了多项重大科学研究工作。在高储能密度电容器、强流脉冲功率开关、脉冲功率能源组件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沿,提出了输电线路雷击及过电压分析的新方法。该学科方向现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5人。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有电力电子装置、系统及应用,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新型电力电子电路及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的电磁兼容性研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舰船全电力推进系统及其现代控制技术,综合电力系统集成化技术,新能源发电及其应用技术等。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控制技术、模块化并联技术、电磁兼容性基础理论研究居国内先进地位,多项舰船电力电子装置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学科方向现有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新(跨)世纪人才2人,其中特聘教授马伟民院士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供电、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磁兼容、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非线性电路理论及其应用、小波理论及其应用、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电能质量分析和电工教学仪器研发等,近年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学科交叉和创新,拓展了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在国防、科学实验、环境、生命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研究方向涉及新能源、多相体放电、生物电磁、超导应用技术、极端电磁条件、脉冲功率技术、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领域。该学科方向现有教授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院士也在此方向招收研究生。6.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该学科承担过多项国防科技中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工作,凝练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方向:脉冲功率技术、脉冲强磁场技术及应用、等离子体与聚变技术和非线性电磁效应研究。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建设任务,建成后将成为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之一。该学科方向现有教授18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负责人1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1人,军口863专题专家1人,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教授是磁约束聚变技术、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国最早从事聚变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是我国磁约束聚变技术及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7.电气信息检测技术该学科主要从事电气测量和控制、智能仪器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电磁测量和仪器、大电流测量、电子式互感器和电能质量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本方向拥有全国唯一320kA匝高精度的直流大电流检测装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光学电压、电流互感器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研制出10kV、35kV、110kV、220kV、500kV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系列共10种以上的OVT及OCT产品样机。该学科方向现有教授3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人。二、招生与培养方式简介学院下辖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气测量工程系、电磁新技术系和强磁场中心等8个二级单位(以下简称各系),各系均在多个专业方向上招生。研究生招生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管理。学院从2012年开始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研究生(含各种类型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招生和培养,研究生毕业时授予“电气工程”博士或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按系组织招生、按研究方向培养的模式。例如:希望攻读电机与控制方向的考生可以填报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气测量工程系或强磁场中心的电机与控制研究方向,其他类推。详见表1,其中,除强磁场中心外,每个系的第一个研究方向为该系的传统研究方向。考生在报名时,除填报拟报考的研究方向外,务必在备注栏中注明拟报考的系的名称,否则自动视为报考对应该研究方向的传统系,例如:报考电机与控制方向但没有填写拟报考的系,则自动视为报考电机及控制工程系。各系对报考该系的考生统一进行初选和复试,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预录取,录满为止;预录取完成后,在各系统一组织下,由被录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各系将双向选择的结果报学院审核批准后,确定最终的录取名单。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各院系有关规定实行。在录取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一般推荐免试研究生总比例50%,但部分专业方向偏高。学院每年10月份将在学院网站上颁布报考指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缴纳学费,分为全奖和半奖两类,其中全奖覆盖面达80%,半奖覆盖面为20%。学院将各学年度的学业奖学金按照总招生人数(包括保送生和统考生)和各系最终的录取人数,按相同比例分配到各系进行学业奖学金评定。学院为全体研究生提供助研岗位,另外还设有助教和助管岗位供申请。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办法详见学校相关规定。表1:各系的主要研究方向系(中心)招生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气工程电机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工程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信息检测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磁新技术系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测量工程系电气信息检测技术,电机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强磁场中心电机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信息检测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说明: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除填报拟报考的专业研究方向外,务必在备注栏中注明拟报考的系(中心)的名称,否则自动视为报考对应该研究方向的传统系,例如:报考电机与控制方向但没有填写拟报考的系,则自动视为报考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科学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31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4电路理论01电机与控制1182樊明武院士2340李亮千人计划、长江学者3011曲荣海千人计划0156辜承林0228黄声华0541邵可然0673王雪帆0689韦忠朝0885于克训1038周理兵1112熊永前1268陈德智1285许强2274王凌云2275杨凯2276王双红2338彭涛2443李达义2614万山明3235孙剑波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083程时杰院士2536阮新波长江学者3009袁小明千人计划0119段献忠0264康勇0454陆继明0468罗毅0484毛承雄0591谭丹0604唐跃进0627汪建0661王少荣0726吴耀武0816颜秋容0880尹项根0882游大海0923张步涵0983张哲1111苗世洪1273周良松1496文劲宇1606文明浩1721林湘宁1997丁洪发1998陈金富1999石东源2012陈卫2013孙海顺2277娄素华2341李妍2440李银红3425葛琼3426王丹3482石晶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502潘垣院士0176何俊佳0347李震彪0366林福昌1137叶齐政1271刘春1272刘浔1448何正浩1494陈俊武1869张丹丹2278戴玲2279臧春艳2438夏胜国2616丁同海2832李黎3194李化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536阮新波长江学者3009袁小明千人计划0264康勇0228黄声华0369林桦0484毛承雄0689韦忠朝0767熊蕊0880尹项根0885于克训1038周理兵1113彭力1114段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