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0日在合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市长张庆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1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攻坚克难、奋力赶超,保持了“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等战略,全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超过3600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598亿元,实现增加值1490亿元、增长23%;财政收入达到623.8亿元、增长2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8.5亿元、增长2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7亿元、增长26.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700元,分别增长15.5%、16%以上。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领先,总量有望进位。(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四大政策体系”,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发展等意见,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推动产业在加速规模扩张中转型升级。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家电和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双双突破千亿大关,高新区、经开区在全国同类开发区排名分别升至第12位、第15位。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336亿元、增长41.3%,皖能合肥发电厂6号机组扩建等重大项目核准开建,联想(合肥)基地、日立新增3万台挖掘机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长安微车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成功获批国家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1家,新设各类研发平台117家,新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6家,基本建成“一中心三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00亿元、增长43%,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31亿元、增长75.9%,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更加强劲。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批城市综合体、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项目相继开工,要素大市场加快建设;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签约入驻机构达到12家,杭州银行、东莞银行等来我市设立分行;数字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会展业档次得到新提升,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建成使用,全年举办第七届徽商大会暨第十一届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大型展会160多场;旅游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游客总接待量达到4494万人次、增长66%,实现旅游总收入382.9亿元、增长55%。设立市政府质量奖,新创中国驰名商标10件、安徽名牌产品30个。节能减排强力推进,全面完成省控目标。(三)城市建设全面加强。突出交通先行,坚持生态优先,主城改造、新区开发、组团展开同步推进,城市功能和形象得到新提升。全年新建、续建大建设工程579项、总投资833亿元,完成311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日趋完善,新桥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合蚌客运专线基本建成,铁路北货场投入使用,合福客运专线、铁路枢纽南环线及高铁南站、合安高速“四改八”、机场高速、裕溪复线船闸、南淝河下游航道整治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合白路、合店路二期工程顺利完成,裕溪路、合作化南路、南北一号线等高架桥建成通车,包河大道和铜陵路高架、徽州大道与高铁衔接工程开工建设;“畅通一环”全线贯通,南二环改造全面完成,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土建工程完工。老城区加速改造升级,实施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项目39个;各组团产城一体建设取得新进展,滨湖新区建成区拓展到近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36万。市政公用设施加快建设,铺设污水管网307公里,改造排水设施2283处,启动王小郢、朱砖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龙泉山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辆658台,六水厂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川气东送”工程接入合肥,东方热电厂建成运营。城乡绿化大会战成效显著,全年新增城市园林绿地1.16万亩,完成农村植树造林16.9万亩、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空气质量保持稳定,优良天数超过300天。(四)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出台了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规划纲要和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方案、配套政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全年投入支农资金49.1亿元、增长30.9%,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接联通加快步伐,新农村建设由示范引导向全面推进转变。大力推进“三化联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肥西县在全国百强县位次跃升4位,肥东县、长丰县在中部百强县排位分别前移2位、5位。全面开展村镇规划修编,推出《合肥市村庄建设规划导则》。以“三清”、“五改”、“五化”为重点,村庄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同步推进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改造危房1.3万户,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养殖业产值达到179亿元,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160个。坚持疏堵并举,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耕地保护连续13年实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规范推进,360个项目全面完成,3个县(区)获国家级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区)称号。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70座水库除险加固和60处饮水安全工程,修复水毁工程652处,新修渠道350公里、小型水源工程2306处,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加快实施;完成县乡道路改造升级120公里、通村公路243公里、危桥加固改造43座。(五)改革开放释放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资产运营质量明显提升,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任务圆满完成。出台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意见,创新社有资产监管模式。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7878户。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与国开行等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新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800亿元以上;鸿路钢构等6家企业上市首发,实现融资70亿元。招投标中心完成交易额700亿元,招投标“合肥模式”走向全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和国有艺术院团改革全面完成。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化与跨国公司、央企、知名民企合作,组团赴日本及台湾、北京、上海等境内外重点区域招商推介,支持“合肥之友”打造海内外知名招商平台。全年新引进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项目61个、三菱电机等世界500强企业3家;完成招商引资总量1700亿元、增长30%,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增长16%。实现进出口总额120亿美元、增长20%。与美国哥伦布、日本久留米等国际友城深化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与广州市缔结友好城市。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全面提速,与皖北地区结对合作强力推进,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启动建设。(六)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了33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入50亿元,3936个当年应竣工项目全部完成。建立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完善价格上涨与提高特困群体生活补助联动机制,物价总水平涨幅趋缓。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价稳定回归。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市本级安排专项资金20.37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3万套,是上年的2.5倍。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建成8个创业孵化基地、32个农民工创业园、26个大学生创业园、46条创业街,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9.7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社会保障进一步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推开;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城市低保第8次提标;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010元/月;四个城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840元/年;五保供养实现应保尽保、“两年一提标”;廉租住房保障条件进一步放宽,保障户数一次性增长74.1%。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示范性、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患者次均门诊费、住院费下降1/3以上。(七)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建设,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和“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市县(区)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8000万元,新建幼儿园96所,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中小学31所,10个区县、134所学校开展结对合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保持“零障碍”入学。校安工程高质量推进,完成建设面积89万平方米。在国内编写首发《中小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亮点。高校化债工作全面完成,幼儿师范成功升格为专科学校,合肥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加快建设,职教基地入驻院校达到9所。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建成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合肥美术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成功承办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区、市妇幼保健院东区等相继开诊,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绩,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和总性别比两项指标趋于优化。参赛第七届全国城运会奖牌总数和总分创历届新高,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建设成效显著,23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基本全覆盖。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得到加强,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八类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文明创建有声有色,涌现出胡文传等一批道德模范;“文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三车”整治实现常态化;封闭、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运新体系全面建立。严格落实责任制,大力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信访“千案攻坚”成效明显。“六五”普法全面启动,法律服务健康发展。民族宗教、人防民防、应急、防震减灾、对台、侨务、气象、统计、档案、地方志、保密、国防和后备力量、双拥、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老龄人、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去年1至8月,巢湖市、庐江县和合肥巢湖经开区在原地级巢湖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得到大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奠定了加速崛起的良好基础。8月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战略部署,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圆满完成了各项区划调整任务。启动“八大工程”,巢湖综合治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出台“十大支持政策”,开建“十大工程”,全力支持巢湖市、庐江县和合肥巢湖经开区加速发展,区域融合呈现喜人态势。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出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全面推行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全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件,制定市政府规章4件,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33件、政协委员提案456件。厉行节约,“三公”支出保持“零增长”。加强行政监察,政务公开、政风评议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公务用车等专项治理取得新进展。市本级预算执行、政府投资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扎实开展。强化政务服务,促进招商项目建设,规范涉企检查,建立便捷畅通的政民互通渠道,一批影响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宏观环境十分复杂的大背景下,我市各项工作争创一流,各项事业率先发展,荣获国家及省级各类表彰奖励210多项,特别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跻身国家方阵,行政区划调整奠定了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幅员基础,合肥的建设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的全市人民,向驻肥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驻肥单位,向各民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