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819细胞生物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819细胞生物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北京师范大学819细胞生物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蛋白分选分子伴侣类囊体ATP合成酶膜骨架通讯连接免疫荧光染色蛋白泛素降解途径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决定二、问答题1、简述物质跨膜转运。2、简述MPF、cdc2是如何通过实验被人们发现的,以及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意义。3、简述核膜的结构,功能。4、简述微丝组装。北京师范大学819细胞生物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蛋白分选:主要是指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在翻译的同时进入内质网,然后经过各种加工和修饰,使不同去向的蛋白质带上不同的标记,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反面网络进行分选,包装到不同类型的小泡,并运送到目的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质膜、细胞外和核膜等。广义的蛋白质分选也包括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定位。2、分子伴侣:分子伴侣是细胞中一大类蛋白质,是由不相关的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家系,它们介导其它蛋白质的正确装配,但自己不成为最后功能结构中的组分细胞内信号的收敛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3、类囊体: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围成的扁平囊。4、ATP合成酶:ATP合成酶(ATPsynthase)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异养菌和光合菌的质膜上,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合成ATP.分子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F1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Fo疏水尾部组成.5、膜骨架:细胞质膜胞质侧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状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迄今为止,对膜骨架研究最多的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骨架通讯连接6、免疫荧光染色: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7、蛋白泛素降解途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蛋白降解是机体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与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负责执行这个调控过程的组成成分包括泛素及其启动酶系统和蛋白酶体系统。泛素启动酶系统负责活化泛素,并将其结合到待降解的蛋白上,形成靶蛋白多聚泛素链,即泛素化。蛋白酶体系统可以识别已泛素化的蛋白并将其降解。此外,细胞内还有另一类解离泛素链分子的去泛素化蛋白酶形成反向调节8、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相当于线虫中的ced-3,这些蛋白酶是引起细胞凋亡的关键酶,还包括包括一些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研究较多的有ICE、Apaf-1、Bcl-2、Fas/APO-1、c-myc、p53、ATM等。9、细胞决定:是指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就已受到约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这时细胞内部已发生变化,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细胞在这种决定状态下,沿特定类型分化的能力已经稳定下来,一般不会中途改变二、问答题1、简述物质跨膜转运。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答:物质跨膜转运包括方式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被动运输是指一些脂溶性的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影响单纯扩散的主要因素有二:①膜两侧的溶质分子浓度梯度。浓度梯度大,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就多;浓度梯度消失,扩散就停止。②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由于细胞膜的结构是脂质双分子层,所以膜对脂溶性高的物质如氧和二氧化碳通透性大,扩散容易;对脂溶性低和非脂溶性物通透性小,扩散就难。协助扩散是指一些非脂溶性的物质或水溶性强的物质,依靠细胞膜上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顺电—化学梯度扩散的过程。即将本来不能或极难进行的跨膜扩散变得容易进行,所以叫做易化扩散。参与易化扩散的镶嵌蛋白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体蛋白质,另一种是通道蛋白质。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依靠膜上“泵蛋白”的作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这是一种耗能过程,所以称为主动转运。入胞(胞吞):入胞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果进入的是固体物质,称为吞噬;如果是液态物质,称为吞饮。出胞(胞吐):出胞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从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的过程。它是细胞把代谢产物或腺细胞的分泌物排到细胞外的方式。2、简述MPF、cdc2是如何通过实验被人们发现的,以及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意义。答:1970sRao和Johnson发现与M期细胞(Hela)融合的间期细胞染色体发生凝缩,称为早熟凝集染色体(prematurelycondensedchromosome,PCC)。G1期PCC为单线状,因DNA未复制。S期PCC为粉末状,因DNA由多个部位开始复制。G2期PCC为双线染色体,说明DNA复制已完成。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甚至不同类的M期细胞也可诱导PCC产生,说明M期细胞具有促进间期细胞进行分裂的因子,即成熟促进因子(maturationpromotingfactor,MPF)。人们猜测,在M期的细胞中存在着某种物质,它能够促进染色体的凝聚和细胞的分裂。后来,人们在不同类型的M期细胞中分别提取出了能够促进细胞分裂的的因子,统称为成熟促进因子(maturationpromotingfactor,MPF)。处于第六期的爪蟾卵母细胞(RD前期I),具GV。注射实验表明:孕酮诱导卵母细胞成熟;成熟卵细胞质中,含有卵母细胞成熟的因子,称做MPF。MPF是一种使多种底物蛋白磷酸化的蛋白激酶;主要含有p32和p45两种蛋白1960sLelandHartwell芽殖酵母1970sPaulNurse裂殖酵母利用温度敏感突变株,发现许多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celldivisioncyclegene,CDC)。如裂殖酵母cdc2、芽殖酵母cdc28突变型在限制温度下无法分裂—wee1突变型则提早分裂,cdc25突变型细胞体积增大而不分裂—cdc2和cdc28都编码一个34KD的蛋白激酶,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其产物分别为p34cdc2(G2/M)、p34cdc28(G2/S或G2/M)weel和cdc25分别表现为抑制和促进CDC2的活性1980sTimothyHunt发现海胆的卵裂过程中两种蛋白质的含量随细胞周期振荡,命名为周期蛋白(cyclinA和B)。后来发现各类动物来源的细胞周期蛋白mRNA均能诱导蛙卵的成熟。1988年Lohka将非洲爪蟾的MPF纯化。经鉴定MPF由32KD和45KD两种蛋白组成,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PF=Cdc2+clyclinB后来PaulNurse(1990)进一步的实验证明P32实际上是Cdc2的同源物,而P45是cyclinB的同源物,从而将细胞周期三个领域的研究联系在一起。即MPF是由cyclin和CDC基因编码的依赖于cyclin的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CDK)。2001年10月8日美国人LelandHartwell、英国人PaulNurse、TimothyHunt因对细胞周期调控机理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3、简述核膜的结构,功能。答:核膜是指包裹真核细胞核将其与细胞质分离的膜系统,是由通过一个宽度为20~40nm的间隙分开的脂双层所组成的双层膜。核外膜与细胞的内质网是连贯的,有时网上散布着核糖体。在核孔处,核外膜与核内膜彼此相连。核膜由内外两层单位膜组成,每层膜厚约6.5毫微米,两层膜间隙宽约10~30毫微米,两层膜之间的间隙,称核周隙最近发现核周隙中也含有酶。核膜外层的外表面附有核糖体颗粒。有的细胞中,外膜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续,因为内质网膜与质膜是连续的,所以核膜间隙似乎与细胞外相通。核膜内层的内表面上,有一层由多肽物质组成的网架,其作用是保持细胞核的形状和附着染色质纤维;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对核膜的破裂和重建有一定的作用。核膜的特殊作用就是把核物质集中在靠近细胞中央的一个区域内,核物质的区域化有利于实现其功能。核膜上还有许多散在的孔,称为核孔,在核孔周围,核膜的内层与外层相连。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核膜并不是完全连续的,有许多部位内外膜互相连接,形成穿过核膜的核孔。核膜对物质有一定的通透性。离子可以通透核膜,比较小的分子,如氨基酸、糖类、鱼精蛋白、组蛋白、RNA酶和DNA酶等也可通过。但是,γ球蛋白和清蛋白等大分子要经核孔进出细胞核。4、简述微丝组装。答:微丝是指真核细胞内由肌动蛋白组成的直径为5~7nm的骨架纤丝。微丝能被组装和去组装。当单体上结合的是ATP时,就会有较高的相互亲和力,单体趋向于聚合成多聚体,就是组装。而当ATP水解成ADP后,单体亲和力就会下降,多聚体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趋向解聚,即是去组装。高ATP浓度有利于微丝的组装。所以当将细胞质放入富含ATP的溶液时,细胞质会因为微丝的大量组装迅速凝固成胶。而微丝的两端组装速度并不一样。快的一端(+极)比慢的一端(-极)快上5到10倍。当ATP浓度达一定临界值时,可以观察到+极组装而-极同时去组装的现象,被命为“踏车”。微丝的组装和去组装受到细胞质内多种蛋白的调节,这些蛋白能结合到微丝上,影响其组装去组装速度,被称之为微丝结合蛋白(associationprotein)。微丝的组装先需要“核化”(nucleation),即几个单体首先聚合,其它单体再与之结合成更大的多聚体。Arp复合体(Actinrelated-protein)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它起到模板的作用,促进肌动蛋白的多聚化。Arp复合体由Arp2,Arp3和其它5种蛋白构成。封闭蛋白(end-blockingprotein)则是微丝两端的“帽子”。当这种蛋白结合到微丝上时,微丝的组装和去组装就会停止。这对一些长度固定的蛋白来说很重要,如细肌丝。而前纤维蛋白(Profilin,或译G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则是促进多聚的,相应地促解聚的蛋白则有丝切蛋白(Cofilin)。纤丝切割蛋白(filamentseveringprotein),如溶胶蛋白(Gelsolin),能将微丝从中间切断。粘着斑蛋白(Vinculin)则能固定微丝到细胞膜上,形成粘着斑。交联蛋白(cross-linkingprotein)有两个以上肌动蛋白结合位点,起到连接微丝的作用,其中,丝束蛋白(fimbrin)帮助微丝结成束状,而细丝蛋白(filamin)则将微丝交联成网状。微丝是双股肌动蛋白丝以螺旋的形式组成的纤维,两股肌动蛋白丝是同方向的。肌动蛋白纤维也是一种极性分子,具有两个不同的末端,一个是正端,另一个是负端。微丝首先发现于肌细胞中,在横纹肌和心肌细胞中肌动蛋白成束排列组成肌原纤维,具有收缩功能。微丝也广泛存在于非肌细胞中。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或细胞流动时,它们的形态、分布可以发生变化。因此,非肌细胞的微丝同胞质微管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动态结构,以不同的结构形式来适应细胞活动的需要。本内容由中公考研辅导老师整理,获取更多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专业课辅导、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