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冊《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林显华一、考试整体情况七年级考生为442人,全段平均分为61.43,最高分:94分,最低分:12分,优秀率低,90分以上的学生只有7人,高分的学生很少。二、试卷特点从整卷来看,社会部分得分总体弱于思想品德部分,这跟社会部分知识性更强,要求学生有更多知识积淀有关。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读图分析题。总体来看,题型全面,试卷比较灵活,侧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审题和解题的能力,非选择题大多是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运用,能够达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试题遵循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加强能力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1)注重基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能力。本次试卷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但突出能力。基础题约占绝大部分,基本上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2)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难易适中,重点突出。考察的是书本的重点知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过高。(3)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大都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鲜明地反映了当前的时代特征。纵观全卷,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遵循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选取了很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和符合时代气息的典型事例。三、试卷答题情况分析试题七年级社会11题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估计平均得分大概7分左右,满分为11分11.1总体较好。但有学生错一个就全错11.2总体较好。但学生秦岭的秦字不会写淮河的淮字出现错别字的有点多。11.3得分率不是很高。学生表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体例几乎没有发现典型回答错误:11.1城市和省份对不上号。11.2秦字写成泰字,淮字写成准字和怀字,有的把河流写成了黄河。11.3导致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写成了季风。剖析原因及建议11.1不扎实,主要城市属于哪个省不知道。11.2读图能力欠缺,黄河和淮河的位置不清楚。11.3学生误把气候等同于季风。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强调气候主要是温度和降水,而南北的温度差异是由纬度不同造成的,季风不是形成温差的主要原因。试题七年级社会12题答题情况分析:总体情况:总体得分率较低,最高8分,最低0分,平均分估计在4分左右。创新题例:无典型错例:1.地形区答成地形类型或第一、第二阶梯。2.雅安的气候类型不会分析,很多学生答成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3.雅安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不会分析或写成当地降水量多,不会就图中反映的地形特点进行分析。错误原因及对策:原因:学生的知识点不清晰,地理概念不清楚。对图表、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分析能力较弱。对策:教学中要加强对文本的解读,典型概念要加以区别,强调。教学中要进行读图分析训练,提高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意识,并用适当的练习加以提高。试题七年级社会13题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总体情况:本题为材料题,有三则材料,分三个小题,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不太理想,得满分者寥寥无几。总体上看,一是学生审题不细致,对材料的分析与运用不深,未能抓住其中的有效信息;二是对调查方法的术语运用不规范,与资料的形式两者概念相混淆;三是对问题的回答仅停留于表面的现象,未能将现象背后的实质性内容进行挖掘病说明。形式答题出现的创新题例:阅卷中,对第⑶小题的回答中,基本未发现有创新之例。但在对第⑴与⑵小题的回答中,确有几例言简意赅而意思完整者。如第⑴小题:①他们分别用了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法和访谈调查法,说明多数人闯红灯现象时为了赶时间,也说明现代人的遵守规则的意识不强。言简意赅,无虚言冗词,病能透过现象而抓住本质,进行深层次地分析。②调查结果说明人们对闯红灯的严重结果认知不够,无视规则的存在,这是对自我、他人的极度不负责的表现。再如第⑵小题:①规则是有人们的需要而创造、进行改变的。意思全面而文字表述十分简练;②规则因生活的需要而存在并随之变化。学生答题出现的典型错例:第⑴小题:①对调查方法的概念含混不清如:实地调查、抽样调查、随机调查、统计调查等等②回答调查方法时仅以对材料中的个别词句作简单重复,上街进行随机调查、上网查资料、走访温州交警支队等;③将调查方法误答成为资料的类型,如口述资料调查、文献资料调查、实物调查等.第⑵小题:①对材料二未能加以仔细第审视、分析,因而对于“规则之源”这层意思基本被忽视;②仅仅以“社会发展、生活发展”或“说明社会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等作答,而根本没有将之与“规则”之间的关系予以揭示,或者说对规则变化的原因何在根本不予理会,说明学生对题意的把握还不准确、到位。第⑶小题:①对题目中的学习成果---文字、图片、视频,进行从中选择二作答,说明学生没有把它与大众传媒两者分别清楚。属于审题有误;②仅仅以“电脑”或“多媒体”“CCTV”等作答,一则说明学生对题意的把握还不准确、到位;另则也反映出学生对“大众传媒”的概念没有理清。造成错误的原因及教学建议:从原因上讲,错误源于多个方面,客观角度看,一是题目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材料中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易被学生忽视;二是题目本身的材料顺序与问题的提问顺序有错位,让一部分平时学习较为扎实、细心的学生莫衷一是。三是本题第一、二小题都有一定的开放性,也提升了获得满分的难度。主观角度看,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度、答题的基本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互联网”写成“户连网”等等就是例证。建议:对试题的梯度性要进一步分清,并适当降低难度,以基础性知识及其运用为主,以顾及到一般水平及以下学生的下一阶段学习社会的信心与积极性。也不至于社会学科教师自己将自己推到期末考核的尴尬境地。试题七年级思想品德11题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题目的难度值很低,得分率很高,满分较多学生答题出现的创新题例学生答题出现的典型错误1、为社会做出有用的贡献2、帮助有困难的人3、自立自强从生活小事做起4、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人民做贡献剖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及教学建议1、审题不清,题目要求是让学生在资料中找出让自己“活的更好”的两个具体做法,而出错的同学没有注意“具体”二字,对材料进行了概括,而导致失分。2、纯属文不答题试题七年级思想品德12题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第(1)小题只有50%的学生答对,有些同学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回答问题、答案是五花八门、有的答为未成年保护或国家保护。第(2)小题有一半是自己随意回答,或者是从法律的角度回答问题,而不是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得满率大概只有50%左右第(3)小题得分率较高,学生都够从实际的角度问题,但也有些学生根本乱写或者空在那里儿导致失分。学生答题出现的创新的题例1、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亲身见例来回答未成年人收保护的原因2、优秀的学生能够写出多种建议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方法。如街道、邻居等等学生出现的典型错例1、第一小题回答未成年人保护的很多。2、第二小题回答为法律的特点和其他法律的角度或者是学生自己凭感觉来写3、第三小题得错误在与学生根本没有从建议的角度回答问题,二十瓶自己的猜想而答题的剖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及教学建议错误的原因:1、检查问题不认真,匆忙作答2、书写潦草、尤其是主观题的主观性强、书写量有大的部分,使学生容易失分3、有的考生在遇到有些问题不知道怎样答题时,不是认真分析题意,找到答题的突破口,而是喜欢漫天撒网,乱写一通,却确中不了要害。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2、教师要求学生要从规范和要求大题3、平时要能够学生做到课堂的效率和笔记的摘写。4、学会答题技巧试题七年级思想品德13题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最高分14分,最低分2分。大部分在6—12之间,主要失分在第(2)问,其次是第(4)问。典型错误:13、1总体很好。个别有错13、2不理想。主要错误有以下几种:一把图A的内容和图B的内容写反了;二是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不分;三是犯罪的三个基特征写不完整;四是混淆了“刑法”和“刑罚”。13、3总体不错。少数学生没有从后果或作用角度去规劝,如“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我们认为规劝力度不足,扣1分。13、4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得一半分(1分)。错误有几下一种:一是没有使用归纳的语言(我们没有扣分);二是写了法律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三是只局限在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如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四是语言的各种不通顺。创新体例没有剖析原因及建议一、学生不会归纳,日常教学要注意归纳能力的培养。二、核心知识没掌握,日常教学对核心的知识需要强化巩固。四、对今后教与学的建议考后反思很多考生都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很好应对,因此“平时根本就不需要多花时间、考试前只需看看课本、考试时能多抄点内容”即可。然而这样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进行综合归纳的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对考生能力上的要求很高而且试题灵活,有一定难度,涉及知识面又广。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全面地进行学习,提醒学生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学生们必须走出这一认识上的误区。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材料分析的能力,课堂教学当中更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课后更应注重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尤其是个别因不认真而不会的差生,可以经常性地进行不定的抽查和辅导,使他们起码能够通过查找书本尽量多地找到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对教的建议(1)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由于开卷考试,基础知识往往容易被忽视,而事实上这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概念不清,因而造成失分较多。因此要严把知识基础关。(2)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放任自流,很少主动学习,除了教师指定的作业外,不想再看书,这是开卷考试考不出好成绩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有效性,精讲多练,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成绩的重要机会和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不要寄希望于课外。(3)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历史与社会的知识条理比较清晰,虽然开卷考试,学起来也不容易,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梳理:将知识点串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4)强化主干知识的教学。对重点知识,要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同时要形成板书,让学生做下笔记。因为我们学生的耳朵不好使,听过就忘。(5)加强技巧性训练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掌握有一定的答题技巧,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对学的建议(1)提高听课效率,重视基础知识。有些学生认为历史与社会是开卷考试,平时上课不认真,考试前读读提纲或书本就可以了,实际不然,现在考试大多是考你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假如上课不听懂,基本概念不搞清楚,是很难考好的,因此功夫应化在课内。(2)认真对待作业,尤其是非选择题。有些学生做作业极不认真,尤其是非选择题,平时不养成认真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习惯,乱做一通,考试时,一看要通过阅读材料回答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所以平时就要养成多思,认真作业的好习惯。(3)学会梳理知识,对教材的重点知识要熟悉。有些学生对书上的原句或重点句子往往考不好,说明对教材还不够熟悉,因此,平时在学习中,重点的句子务必记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4)启发引导学生懂得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从而掌握把所学的各种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的方法。2013.6.30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