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的特性:(l)整体性(2)相关性(3)有序性(空间层次性和时间顺序性)(4)目的性(5)环境适应性系统工程:组织管理这种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目的:协调、联系、应用系统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实现系统整体优化。安全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由安全工程、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卫生工程技术等几部分组成,以消除伤害、疾病、损失,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的有机整体,它是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的特性:(1)系统性⑵开放性⑶确定性与非确定性(随机、模糊)⑷有序性与无序性⑸突变性或畸变性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安全评价、风险控制事故: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事故的主要特征:①因果性②随机性、必然性、规律性③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人——不安全行为直接原因、物——不安全状态直接原因、环境——物质基础直接原因、管理——间接原因、事故处理。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①确定分析范围②建立安全检查表③分析④总结,确定危险源安全检查表的优点:1.预先调研、全面分析,避免走过场和盲目检查;2.有法可依,检查目的明确、内容具体;3.逐项检查,既可找出危险因素,又可评价系统安全性,有过程,有结论;4.责任明确,易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5.问答形式,简单易行,可自我检查安全检查表的缺点:①不能对事故情况、事故发生的频率、事故后果(如死亡人数)、危险分级进行分析,分析精度低。②可应用于设计、试生产、工程实施、建造启动、正常运转、扩建、设施拆除、退役等阶段,但不能应用于研究开发、事故调查阶段。预先危险分析(PHA):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系统或子系统运转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分析出潜在的危险性。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步骤:(1)熟悉系统;(2)辨识危险;(3)转化条件;(4)进行危险性分级;(5)制定预防危险措施;(6)指定负责改进措施的部门、人员和完成日期。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将工作系统分割为子系统、设备或元件,逐个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故障等级:Ⅳ类(破坏性的)Ⅲ类(危险的)Ⅱ类(临界的)Ⅰ类(可忽略的)定性安全评价方法指标:评价的结果属于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种类: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定性+定量)、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MES、MLS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定量安全评价方法: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概率危险评价技术、化工生产危险性评价(指数评价法)、危险度评价法、日本劳动省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评价法、可拓综合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指标: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评价对象:化工工艺过程,生产装置及贮罐等的危险程度,以及工艺设备中潜在的火灾、爆炸和活化反应的危险性特点:分析中采用的定量指标是根据被分析物质的潜在能量和已采取的事故防治措施确定的。目的:(1)定量描述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损失;(2)确认极有可能引起或扩大事故损失的设施;(3)使领导部门及时了解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并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4)进一步确定最佳的事故防止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严重性和损失程度。道化法的适用范围: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管道系统、变压器、发电设备、热氧化器等工艺单元道化法分析步骤1)选择工艺(评价)单元①充分了解所评价工厂设备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进行单元划分②只选择那些从损失预防角度影响比较大的、对工艺有影响的单元进行评价2)确定物质系数物质系数是最基础的数值,表示由燃烧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潜在能量释放的尺度安全检查表定义:安全检查表是分析和辨识系统危险性的基本方法,也是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查明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以提问的形式,将需要检查的项目按系统或子系统顺序编制而成的表格。安全检查表的优点:①预先调研、全面分析,避免走过场和盲目检查;②有法可依,检查目的明确、内容具体;③逐项检查,既可找出危险因素,又可评价系统安全性,有过程,有结论;④责任明确,易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⑤问答形式,简单易行,可自我检查。安全检查表的缺点:①不能对事故情况、事故发生的频率、事故后果(如死亡人数)进行分析,分析精度低;②可应用于设计、试生产、工程实施、建造启动、正常运转、扩建、设施拆除、退役等阶段,但不能应用于研究开发、事故调查阶段。安全检查表法目的——检查系统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安全检查表分析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分类:定性化、半定量化、定量化的安全检查表危险:危险是超出人的直接控制之外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表征潜在危害的结果。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方法:直接经验法;系统安全分析法。危险源分类1.第一类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前提,决定严重程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2.第二类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决定发生概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类危险源:是指不符合安全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程序、组织文化、规则、制度等,包含组织人(非个体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等。第一类危险源——前提第二类危险源——触发条件第三类危险源——本质根源安全的定义:安全是指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社会可接受风险水平),也就是发生事故时、所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务损失没有超过允许的限度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非事后补偿)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安全检查表法目的——检查系统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安全检查表分析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分类:定性化、半定量化、定量化的安全检查表。二、填空题(本题10分,每题2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1)测量法2)测试法3)实验法4)观察分析法5)系统分析评价法等五种方法。2、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3、传统的气质类型:多血、胆汁、粘液、抑郁4、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_生理___和_心理___5、肌肉所需的能量由肌细胞里面的三磷酸腺苷(ATP)迅速分解直接提供的。事故制因理论:一、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优点:1.形象、简捷,深入人心,在安全科学中影响最大2.每块骨牌都可深入探讨安全管理3.适合于以人的因素为主导致的事故。缺点:1.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2.事故链绝对化。二、轨迹交叉论:一种从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出发研究事故致因的理论。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可分为人和物(包括环境)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使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侧重点——说明人失误难以控制,但可控制设备、物不发生故障。(1)直接原因根据轨迹交叉论,下面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总结:由于以上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交叉,当漏电发生时,造成对第一类危险源电源装置电能的失控,因而导致蒋某触电死亡。(2)、间接原因眩光: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感觉及其特征:是人脑对知己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认识。知觉及其特征: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特征:感受性。感觉与知觉的关系:联系、;知觉和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痛属于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知觉以感觉为基础。区别: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他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更要复杂的多。特征:相对性与选择性;整体性与恒长性;组织性;理解性与定势。反应时间定义及其基本特征:是指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特征:通道不同而不同;随执行动作的运动器官不同而不同;随刺激的数目不同而不同;随刺激性质不同而不同;随刺激方式强度不同而异;随机体状况不同而异、安全人机论述(其关系、作用、影响):人机环境系统安全特性的研究;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本质,并使人机环境三者在安全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一门科学。1、安全人机环境工程研究对象就是从事生产活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必须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条件,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2、其研究内容1)人的安全特性研究2)机的安全特性研究3)环境的安全特性研究4)3、人机环境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人-机-环境系统的有机整体,4、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系统总体安全状况处于某种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