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轮定位参数动态测量方法的研究作者:封素敏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参考文献(45条)1.吴社强汽车构造20032.夏士国现代汽车的车轮定位及其检修[期刊论文]-汽车维护与修理1998(6)3.徐永能.刘述芳.施树明.苏建遗传算法在车轮定位参数测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公路交通科技2001(2)4.施树明.苏建.许国.高延令.张立斌.陈礼瑶乘员约束系统逆问题满意准则模型的交互式求解策略[期刊论文]-公路交通科技1998(3)5.徐士良常用算法程序集19926.潘正君演化算法19987.王安顺汽车转向轮测滑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998(zk)8.施树明乘员约束系统逆问题的满意准则模型及其求解策略[学位论文]博士19989.李军汽车使用能与检测技术200210.崔靖汽车综合性能检测199911.任露泉试验优化技术198712.卫修敬汽车侧滑量检测中的若干问题1993(03)13.曹键侧滑实验台在后桥技术状况检测中的应用1998(07)14.王培忠侧滑量超标的非正常因素1998(05)15.陈家瑞汽车构造200216.曲义民汽车运用工程199517.金松林汽车高速化给检测带来的新课题1998(05)18.赵奎光中国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手册199319.Dirkpellagroustheroleofsteerandsideslipinthemechanismofslipangle20.MIJordanGeneticConstraintsOnUnderspecifiedTargetTrajectories198921.WRPasterKamp.HBPacejkaApplicationofNeuralNetworksintheEstimationofTire/RoadfrictionUsingtheTireasSensor22.HoyongKimAnon-linelearningcontrolofunsupervisedNeuralNetworkforavehicleFourwheelsteeringsystem23.戴冠军汽车保养和修理设备198824.金良超正交设计与多指标分析199825.庄继德汽车轮胎学199626.崔胜民汽车轮胎行驶性能与测试199527.宋春荣通用集成电路速查手册199528.王远模拟电子技术199129.焦长祖电子技术199030.王孝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199831.陈伟鑫新型实用电路精选指南199232.JEBernard.CLCloverTiremodelingforlow-speedandhigh-speedcalculations33.PIRo.HYKimImprovementofHigh-speed4-wsVehicleHasndingPerformancebySlidingModecontrol199434.潘洪达车轮存在外倾和前束力学特性的研究1998(zk)35.易大义计算方法199636.黄文虎.夏松波.刘瑞岩设备故障诊断原理、技术及应用199637.冯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199938.郭晓汾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1996(10)39.张俊智现代汽车集成诊断技术1997(06)40.柯拉科特RA机械故障的诊断和情况监测198341.米切尔JS机械故障的分析和监测199042.吴麒自动控制原理199643.吴今培.肖健华智能故障诊断与专家系统199744.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199345.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995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吴勇.郝矿荣.丁永生.张淑平.WUYong.HAOKuangrong.DINGYongsheng.ZhangShuping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动态视觉检测系统-微型电脑应用2009,25(9)建立了一种基于二自由度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跟踪运动目标,实现对运动目标的相对距离和瞬时速度的动态检测.系统为双目视觉系统,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点匹配,利用其随机搜索的特点,更快更好地找到全局最优值,从而得到较高匹配精度的点.最后通过三维重建和建立速度模型,实现了对机器人动平台运动参数的动态检测,并给出测量精度及改进方法.此方法还适用于多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和空间复杂运动的检测.2.期刊论文楼晓燕.LouXiaoyan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视觉检测系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5)建立了一种基于二自由度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跟踪运动目标,实现对运动目标的相对距离和瞬时速度的动态检测;该系统为双目视觉系统,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点匹配,利用其随机搜索的特点,更快更好地找到全局最优值,从而得到较高匹配精度的点,最后通过三维重建和建立速度模型,实现了对机器人动平台运动参数的动态检测,并给出测量精度及改进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方便,有效,获得了较满意的检测结果;此方法还适用于多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和空间复杂运动的检测.3.学位论文徐永能汽车车轮定位参数智能化动态测量方法1999该文分析了车辆直线行驶时的侧向力特性,并针对单从力学的角度上由侧滑试验台测出的侧向力难以计算出车轮外倾角和前束值的实际困难,提出了基于满意准则数学模型的车轮定位参数智能化动态测量方法.运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组织和安排试验,以车轮外倾角和前束值作为试验因素,侧向力和侧滑量为试验目标,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处理得到了试验车辆的侧向力和侧滑量同车轮外倾角及前束值间的映射关系,同时还对轮胎胎压、载荷和车速等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由于遗传算法在求解时具有能同时搜索解空间内的多个区域、不受其搜索空间限制性条件的约束及不需要其他辅助信息也可进行计算的特点.该文运用它和满意准则模型的广义形式组成该测量方法的核心计算环节,并结合试验得到的映射关系,通过编程处理,实现了车轮定位参数的动态测量,且能够实地指导汽车检修人员进行车轮定位参数的调整.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文提出的模型是正确的,算法可行,程序正确,系统构成合理.从而为研制开发简便的、动态的、智能型汽车车轮侧滑试验台提供了发实可行的依据.4.期刊论文吴勇.郝矿荣.丁永生.张淑平.WuYong.HaoKuangrong.DingYongsheng.ZhangShuping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动态视觉检测系统,-电子测量技术2009,32(4)建立了一种基于二自由度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跟踪运动目标,实现对运动目标的相对距离和瞬时速度的动态检测.本系统为双目视觉系统,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点匹配,利用其随机搜索的特点,更快更好地找到全局最优值,从而得到较高匹配精度的点.最后通过三维重建和建立速度模型,实现了对机器人动平台运动参数的动态检测,并给出测量精度及改进方法.此方法还适用于多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和空间复杂运动的检测.5.学位论文张楠面向结构测试的演化测试优化技术研究2009随着计算机软件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计算机软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软件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软件质量保证手段,已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经常耗费整个开发过程中30%~50%的资源。为了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研究者们针对自动化测试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演化测试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自动化测试技术。它采用遗传算法智能搜索测试数据空间,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测试用例。目前,演化测试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测试领域,包括结构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性能测试、面向对象测试、回归测试等。本文针对结构性演化测试,深入研究了演化测试的静态和动态优化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了演化测试过程中出现早熟与退化现象的本质原因,并针对性的对演化测试过程进行动态优化。(2)通过大量实验,考察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给出相关参数的最佳配置方案。(3)研究了演化测试中,flag变量问题导致的测试性能下降,并针对结构性演化测试中三种覆盖率标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4)扩展了演化测试框架ETF,实现了自适应演化测试框架SA-ETF。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提出了自适应演化测试框架SA-ETF,动态检测早熟与退化现象并自适应地调整存活策略。出现早熟与退化现象时,应用位翻转法DABR调整退化的种群,并应用PCC存活策略使调整后的种群参加到演化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SA-ETF有效消除了种群的早熟与退化现象,提高了演化测试的性能,减少了演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2)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本文的进一步实验,提供了DABR相关配置参数的最佳取值方案,给出了针对结构性演化测试的参数配置规则与建议,为SA-ETF的应用提供了指导原则。这些建议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程序和测试目标,有助于提高演化测试的效率,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提出了基于PC的适应值函数构造方法和基于符号执行的flag变量问题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符号执行被测试程序,利用获得的信息构造适应值函数,指导测试数据向测试目标的转化。该方案可用于覆盖指定语句、指定语句序列和指定路径。通过实验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演化测试参数配置的建议。(4)扩展了现有的演化测试框架ETF,在ETF中添加了位翻转法DABR和PCC存活策略的实现模块,形成SA-ETF。扩展后的ETF能够在传统的演化测试框架与SA-ETF之间灵活地切换,提供对比分析以验证SA-ETF的有效性。SA-ETF为以后的研究者对早熟与退化现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为演化测试的研究提供了支持。6.期刊论文王延江.袁保宗.唐晓芳基于遗传算法的人脸跟踪研究-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4)提出了一种快速的、鲁棒的人脸定位及跟踪研究方法,定义了一种新的运动能量表示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很快地检测出图像中的运动区域.在检测到的运动区域内,利用人的头部及面部结构知识确定出人脸区域,再将检测到的人脸区域作为模板,利用遗传算法在新的图像序列中动态地进行模板匹配,以确定人脸在新的图像序列中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检测速度快,而且对光照、人脸姿态、表情及其他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7.学位论文张建基于移动代理的异构计算中的负载平衡研究2004课题基于移动代理对异构计算的负载平衡问题做了一些研究.首先对移动代理的特点、优势及形式化作了阐述,与其它模型作了比较,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随后的研究内容包括:利用移动代理对机器的负载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基于移动代理改进MPI并行程序的负载平衡、基于移动代理的并行计算框架、移动代理的负载平衡过程的数学分析、负载平衡的算法和策略、动态期望调度算法以及利用遗传算法增强移动代理的调度能力等.负载监控是负载平衡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负载平衡决策提供基础.多数负载监控是为同构的计算环境设计的,不能满足异构计算的需要.或者是针对特定的异构环境,开发难度大,扩展性和移植性差.为了基于移动代理研究异构计算环境的负载平衡的目的,我们提出了基于移动代理进行负载监控.该方法能够简化程序的开发难度,降低网络的开销,动态检测异构计算环境中各节点的负载状况,为负载平衡提供了基础.在异构计算环境下编程通常利用像PVM、MPI这样的消息传递库.基于这些库的并行程序由一组互相通信的进程或线程组成.要想有效使用异构计算系统,需要程序员在各计算机间均匀分配并行任务,而且,他还要考虑背景负载这样的动态因素.由于在MPI环境中缺少负载平衡机制,很可能会使某些已经很忙的机器超载,导致性能恶化.如果MPI并行任务能有选择地在轻载机器上运行,排除重载机器,将会提高系统的性能.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移动代理的方法改进MPI并行程序的负载平衡.在基于移动代理负载监控的基础上,获得系统中各个机器的负载信息,将其中负载较轻的节点找出来构成一个子集群,这样就可把MPI并行任务调度到该子集群中的机器上执行,从而加快并行程序的运行.由于用PVM和MPI开发的并行程序在异构计算系统中不能无缝移植,如要在各计算机上进行显式编译,以便在其上运行;在某计算机系统上编译时,源程序可能需要修改;